“因为观鸟不仅仅是关于鸟本身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种与人类自然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主    编:刘阳  陈水华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   品: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定   价:128 RMB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
著   者:约翰·麦金农(John MacKinnon, 中文名:马敬能
译   者:李一凡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   价:200 RMB

第一次看到《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这本书的情形,至今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也是自己第一次参加野外调查,惊叹于师长们可以随口就说出路边鸟儿名字的同时,也为那本画满了各式各样鸟的图鉴所折服。还记得当时有位师姐提到,她手里的那本是第一印,图版部分用的纸张更加的厚实,之后印次选用的纸就要薄了些。
对这本书的由来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诞生记。汪松先生在书中的“中文版引言”里曾写道:
“为了促进中国公众认识鸟、热爱鸟,继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IUCN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帮助下,本书得到世界银行/荷兰合作项目CY99环境子项目的资助,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为此次出版提供优惠版权,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该书出版也给予部分资助,是该书的定价比较大众化,这也体现了国际保护界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希望《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成为观鸟爱好者,进而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力军。”
这本书有没有达到人们最初的期望呢?相信了解、使用过的诸君,心中自有答案。
不妨再来换个视角看看。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为检索词,“参考文献”主题下能够搜到1709条引用(截止今天)。除开2000年该书出版之前的9条引用,再考虑到有些收录的文献并未列出参考文献,这本书在简中世界里的被引次数毫无疑问是远远超出1700次的。我们的出版史上能有如此影响力的鸟类题材书籍恐怕并不是太多。
世间大概莫得所谓完美的图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自然也不例外。该书出版以来,关于图版质量、文字描述等方面,一直不乏各种评价。随着时间推移、观鸟活动在内地的逐渐发展,希望能有一本与时俱进的新图鉴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近日,新版《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终于来了。借此机会,就在今天的推送讲一讲目前已有的两本覆盖全国范围的新手绘图鉴吧。对中国鸟类手绘图鉴的历史回顾,则请参见:史海钩沉 15. | 第一本国产原创鸟类手绘图鉴是?
一、体  量
作为野外识鸟的工具书,鸟类图鉴的大小和重量是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太大太重不便携带,太小了又怕承载不下该包含的内容。《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由于采用了图版在前,文字在后的版式,加之书价比较平易近人,所以很多鸟友都会自行DIY成两册。那么,新的两本图鉴又是什么情况呢?
从下面这张图不难看出,块头最大的是《中国鸟类观察手册》(2021年出版,以下简称观察手册),其次是上下册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2022年,以下简称新编版手册),然后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000年,以下简称野外手册)。
重量上的排序,也是如此:手中的这本观察手册重1355.3 g,差点儿到三斤新编版手册上下册共计1160.5 g,两斤多一点儿;野外手册最轻,即便加上了岁月的包浆,也才1059.6 g。
仅看新编版手册上册(图版部分)的话,那轻便的优势一览无遗,只有510.8 g。跟自己DIY的也带了岁月包浆,还有了书皮,并且夹带了些其他资料的野外手册图版部分重量(480 g)基本不分伯仲。
如果对这些重多少克没有什么概念的话,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一般重量在300 g左右(不含那些大屏旗舰机型哈),所以新编版手册上册大致相当于不到两个手机的重量。假如习惯了携带使用野鸟手册DIY的图版部分,那么适应上册的体量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而观察手册的体积和重量,意味着要准备个包来带它,背着这近三斤重的书外出多半也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吧。
二、图  版
字典是助我们认字的工具书,图鉴就是帮我们识鸟的“字典”了。正因如此,手绘图鉴的图版质量历来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为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纷争,在这里不展示书中的图版,就大致讲讲对
观察手册
新编版手册
图版的总体印象吧。

观察手册的图版共出自21位绘者之手,而新编版手册的图版除费嘉伦女士之外,又加入了7位绘者为该书新绘制的插图。从参与者的数量上就能大概猜到,这两本图鉴的图版画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尽统一的问题。总体来说,观察手册所用的插图基本在水准线之上,有些类群如鸻鹬、䴓、岩鹨、朱雀等的绘图质量并不输于国外知名图鉴。
如前所述,新编版手册的插图大部分保留了费嘉伦女士的原作,野外手册的读者一定对这些图版很有印象。或许也正因如此,使得新编版手册新增插图跟原作,乃至跟彼此之间画风不大一样就显得更为突出些。当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如杨小农(我们敬爱的马斯特·面)所绘的柳莺或许称得上是原创柳莺插图迄今为止的最佳呈现。但是,在同一个图版内同时出现费嘉伦女士原作、新添插图(用电脑绘制的?)和疑似照片抠图(如果猜错了,欢迎知情者留言指正)的现象,看起来实在是很难不觉得不别扭。
总之,个人觉得从图版整体质量来看,虽说野外手册相比,新编版手册的新增插图有其亮点,观察手册表现要好于新编版手册
三、文  字
新编版手册只有马敬能先生一位著者不同,观察手册的文字部分也属于集体创作,两位主编之外还有12位编委(并未明确参编人员的具体分工)。观察手册导言部分包含:中国自然地理概览与鸟类生境、中国鸟类名录的更新与分类体系、鸟类观察指南、鸟类的鸣声、鸟类的保护、鸟类的身体部位和观鸟名词解释。具体到每种则包括了体长(L)、生境、习性、分布和鸣声。该书完全省去了形态描述这一图鉴类的常设部分,以图版+识别要点指示替代。想来多半是为压缩全书篇幅而不得不为之吧。
新编版手册下册的引论部分则有:中国地理简介、中国鸟类地理、观鸟实用技巧和术语表。每种的文字部分包括识别(特征描述)、鸣声、分布和习性。总体而言,两本新图鉴的文字部分各有千秋,也不约而同地都多少提到了鸟类保护,也算是回应了当下这个时代的现实。不过,马敬能先生一如既往地在书中强调了鸟种记录,并对具体的保护行动给出了提示,更具可操作性。
新编版手册有一点不同于观察手册,前者与其前身野外手册一样,实质上仍是一本译著(英文版也已经问世)。参与翻译《东亚鸟类野外手册》的经历让自己清楚,图鉴翻译其实是件非常枯燥的工作。所谓枯燥,因为每一种基本都是在几点要素之间的不断重复,翻译时每天脑子里可能都是体长、翅长、生境、分布等相关内容的排列组合。而且枯燥之外,还必须保证要将作者的原文尽可能准确地加以呈现。在此基础上,仍有余力的话,对作者原文中的错误遗漏,还应当尽量纠正和补充,一切为了读者嘛。
新编版手册英文版封面
新编版手册的术语表当中将race直接译为了品种,个人认为是欠妥的。根据《辞海》在线版(www.chihai.com.cn)的相关词条,至少在简体中文语境下,品种是指“在生物学上,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按照自身的要求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得到的,能适应一定的自然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必须符合人类的需要。其群体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还可参阅:物种、亚种和品种:傻傻分不清?
©某位号称“品种警察”的热心网友
引自《辞海》在线版官网
总结&感想
有人曾这样评价过野外手册,大意是马敬能先生或许并非写这么本书最合适的人,但他真去写了,并动用自己的影响拉来资源促成此事的实现。为降低成本,让价格更加亲民,他和费嘉伦女士更是完全放弃了中文版的版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自己和读到这里的不少朋友,应该都算是受过这些恩惠的人。二十多年前,在资讯没有今天发达的那个其实也不算太久的过去,野外手册为许多人打开了一扇走进飞羽世界、重拾我们与自然联接的大门。感谢马敬能先生,缅怀费嘉伦女士,感谢让《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变为现实的所有人!
二十年后的今天,虽说仍没法跟欧美国际佳作辈出的鸟类题材的发达出版市场相比,但我们读者终于也有了面对是选
观察手册
,还是选
新编版手册
的“困难”。这就是一种进步。据悉,
观察手册
已确定会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引进推出英文版,国货当自强呐。

最近几天随着新编版手册的陆续发货,开始听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评论,有觉得纸张不好的,有说封面不好看的,还有不满意有些插图的... 说纸张不好的朋友,不是只有厕纸和铜版纸才配叫做纸嘛。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书拿在手里轻巧了些?在光亮处翻阅也不会有明显的反光呢?这些改进的出现,并非没有来由。
《东亚鸟类野外手册》的作者,马克·布拉泽尔博士在书中曾指出:“确实,最近几十年出版了大量的鸟类野外手册,但都是以国家为界,并且几乎全部是使用照片的图鉴,因而具有先天的不足;将重点放在图片本身,而不是强调严谨的鸟类观察,所创造的是一种更多是为满足鸟类拍摄者的需求,而非为观鸟者和鸟类学家服务的地方传统。” 
我们的观鸟传统还远称不上深厚,而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乃至手机拍照功能的进步,鸟类观察似乎在很多时候被有意无意地等同于鸟类拍摄了。野外手册+望远镜+记录本的“古法”观鸟好像都还没成气候,就又要边缘化了。
咋个办?

愿中国的鸟类爱好者都能回归初心,带上书多出去走走,不必听鸟有什么好看的话。能画鸟的画鸟,能录音的录音,能做记录的就多做记录,还可以多支持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和《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这样的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如果观鸟的话,没准真会这么说:P
参考资料
杨岚.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评介. 动物学研究,21 (6): 497.
荐书系列

欢迎关注鸦雀有生,这里有关于鸟兽、自然、保育、图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