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突然听到消息,费嘉伦(Karen Phillipps)女士已于二月六日在伦敦家中去世。之前就听闻她不幸罹患了癌症,惟愿老人家最后的时候走得安详。
相信跟我一样,许多中国观鸟者和鸟类研究人员的手里,都有一本叫做《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工具书。跟几乎所有的书一样,这本书的封面上也印着作者的名字。而这里的卡伦·菲利普斯其实就是费嘉伦。她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自然也入乡随俗有了一个中文名字。而且经过音译,这个中文名很精巧地对应了她原本的英文姓名。同样的道理,大家耳熟能详的马敬能,正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文字作者约翰·麦金农(John MacKinnon)博士的中文名。但是往往会在一些使用中文的场合,看到约翰·马敬能
这样的组合出现,实在是有些...

作为一名出色的野生生物画家,费嘉伦女士一生著作颇丰。除了为人所熟知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之外,她还为很多图鉴配过插图。最早的可能要算是1977年出版的《A Pictorial Guide to the Birds of Hong Kong》,这也是第一本关于香港鸟类的彩色图鉴。原本是向本地及访港的使用英语的爱好者提供一本观鸟的入门书籍,由于插图质量在当时的鸟类图鉴当中属上乘之作,出版之后颇受大家欢迎。在此基础之上,前后进行了五次修订重印,逐渐成为了中国香港乃至华南地区野外观鸟的标准参考书。到了1994年,由香港观鸟会林超英先生翻译成为中文,增补修订出了第六版,也成了第一个中文版——《香港及华南鸟类》。2017年,在第一版问世四十年之后,内地引进了这本经典鸟类图鉴的第八版,于是也就有了首个简体中文版——《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
》。除此之外,在
香港及华南鸟类
的基础之上,2000年还出了一个越南语的修订版《越南鸟类》( Chim Việt Nam),助推了当地的观鸟发展和公众教育。

1994年第六版的封面
2017年简体中文版封面
进入20世纪80年代,费嘉伦女士有两部作品问世。她先是在1983年出版了《A Popular Guide to Chinese Vegetables》(中国常见蔬菜),接着参与了于1985年出版的《A Field Guide to the Mammals of Borneo
》(婆罗洲兽类野外手册)。

20世纪90年代,费嘉伦女士有了更多作品出版,其中不乏重量级之作。1993年,费嘉伦女士马敬能博士合著了《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Borneo, Sumatra, Java, and Bali: The Greater Sunda Islands》(大巽它群岛鸟类野外手册: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岛),该书前后重印了不下十次。1997年,她参与的《The Birds of Sulawesi》(苏拉威西岛鸟类)出版。实际上,直到2016年西班牙Lynx Edicions出版社推出《Birds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Greater Sundas and Wallacea》(印尼群岛鸟类图鉴)之前,费嘉伦女士绘制的上述两本图鉴都是想要了解印度尼西亚,这个“万岛之国”大多数鸟类最好的工具书。1998年,她绘制插图的《The Birds of Peninsular Malaysia》(马来半岛鸟类图鉴)出版。

2000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几乎同时推出了英文原版和中文版,费嘉伦女士负责了全书绝大部分图版的工作,仅有少量柳莺图版交由大卫·肖勒绘制
。尽管,这本书里有些图版的处理和表现力并不那么特别尽如人意,但我想许多人应该跟我自己一样,都是通过
费嘉伦女士
的画笔,方才开始认识到这片土地上鸟儿们多姿多彩的无穷魅力。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请参阅:
中国观鸟启蒙工具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诞生记

费嘉伦女士虽是英国人,但出生在婆罗洲的山打根(Sandakan),她对这座世界第三大岛屿也有着别样的感情。在前面提到的一些作品里,她就已经涉及到了婆罗洲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工作。2009年,她跟自己的兄弟昆廷·菲利普斯(Quentin Phillipps)合著了《Phillipps'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Borneo》(菲利普斯婆罗洲鸟类野外手册)。同以往专注于物种辨识的常规图鉴不一样,这本书里加入了很多婆罗洲鸟类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关系的生动内容。全书丰富的细节,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并很快于2011年就推出了第二版。受此激励,他们又在2016年推出了兽类野外手册,详见:荐书 No. 5 ▏《菲利普斯婆罗洲兽类野外手册》。同样的,两年之后这本兽类野外手册也推出了第二版。
《菲利普斯婆罗洲兽类野外手册》封面(2016)
费嘉伦女士还画过东南亚的水果图鉴(2010)
在现代亚洲的历史上,恐怕很难再找出一位如费嘉伦女士这般多产,涉猎领域广泛,鸟兽菜蔬瓜果,并且涵盖了如此之大地理范围的自然绘师了。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许多人,藉由她的画笔,见识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斯人已逝,但她的作品将永存,未来依然会激发感召一个又一个爱自然的心灵。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何芬奇先生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前面“合作者的话”里所写的一段结尾:
“作为一位中国读者同时又是正在从事鸟类学研究的业内人士,我觉得我真的是没有这个勇气和胆量去评说费嘉伦女士(Lady Karen Phillipps)用她的神来画笔泼洒给本书的那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光彩。透过时空隧道,我仿佛依稀看到,随着分类学家们的深入研究,物种的命名会有所改变,今天所采用的分类系统的序列也会有所改变;而对于众多的观鸟爱好者来说,他们恐怕不会过多地注意到、更不会长久地记得,书中的文字部分究竟写了些什么;然而,书中一帧帧精美插图中那只只鲜活而呼之欲出的birdlife,将深重而持久地印刻在他们的脑际,引导着他们一点点地去接触自然,一步步地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尝试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形式相随相伴,去深切体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和真谛之所在。”
参考资料
马敬能 [著],卡伦·菲利普斯 [绘],何芬奇 [合作者及翻译校订],卢和芬 [译].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尹琏,费嘉伦,林超英. 2017. 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欢迎关注鸦雀有生,这里有关于鸟兽、自然、保育、图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