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发布一条关于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的采访视频,视频里张小泉总经理称:“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中国人这种切菜方法。为什么米其林厨师切的肉片更薄,黄瓜片更透明,是因为前面有个支点。我们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随后夏乾良在微博上表示,“网传本人评价‘中国刀工不及米其林厨师’话题,视频是很久之前的采访视频,且并非视频的全部,现传视频中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从而导致大家对此产生极大的误解。众所周知,张小泉创立时,米其林还并未出现,不过我亦为自身的不当言论对消费者理解造成的错误引导,表示诚挚的歉意。”
这已经是张小泉舆论危机的第二波了。
前几日,广州一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结果菜刀断裂了。消费者找到经销商,反映刀面断裂问题,客服回复“菜刀不能拍蒜”。显然,这一违背中国人常识的回答,几句新闻性与戏剧性,立马上了热搜。
随后,张小泉发表情况说明称,经销商客服回复不当,公司官方客服已再次联系消费者,表示歉意,并赠送一把新刀具以表诚意。
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还表示,公司将从消费者反馈中发现自身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售后服务等存在的诸多问题,“努力研发更好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张小泉即将发起“断刀召集令”项目,凡在国内购买的菜刀,若在过去五年内有断刀事故发生,包括张小泉品牌及指定同行品牌,公司均可按照类似款型、类似价值进行新刀换货。
看起来事情结束了,危机公关还进行得不错,结果以前的视频又被翻出来了。
就断刀本身而言,事情有两面性。
张小泉友善地提醒消费者,一般而言,常规刀具是可以拍蒜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刀具都适合用来拍蒜,一些硬度较高或者有专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来拍蒜的话,有断刀的风险。
这个科普并没有错。刀具的硬度和脆性,的确并不能等同。脆性是指受打击易碎的特性,它们与晶体的结构造有关。比如玻璃的硬度为6,翡翠的硬度在6.5-7.5之间,硬度更高,而铁板的硬度为5。受锤击、掉落,玻璃、翡翠易碎、铁板则不会有问题,说明玻璃、翡翠虽硬度高于铁板、但其脆性也高于铁扳,韧性不如铁板强。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但它的脆性同样大。当脆性大的宝石遇上硬物撞击的时候,不管你硬度如何大,它同样会在重击之下瞬间碎掉。
曾经,有群众冲进宫殿,发现了大批的钻石,为了验证钻石的真伪,他们用锤子砸这些钻石。这些钻石都被砸碎了,于是,他们宣告这些钻石都是假货。其实,这些钻石都是真的,这些见识短浅的家伙弄错了钻石的硬度和脆性,将钻石的硬度当作韧性。
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烹饪中,“刀拍”作为“切、片、剁、劈、拍、剞”六大刀法之一,是备菜过程中常见的操作。所以,拍是一个常见的使用方法。大多数中国家庭只有一把刀,所以,“刀不能拍”,这不是教育消费者问题,而是对消费者要求过高,过于傲慢。
其实,所谓的教育消费者,是当一把刀超出了消费者一般常识的时候,就需要在产品说明书,外包装上明显的提示。国外的消费者说明书非常详细,甚至连洗衣机不能洗小孩都会以警告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因为国外的消费者保护更加苛刻,稍有不慎,就会遭遇消费者的维权起诉。
张小泉本应该将刀的这个特点包装为一个卖点,告诉大家,一种更高级的方式是合理地选择不同场景下的刀具,提升其产品形象。结果,却因为不重视消费者,产了一个丑闻。虽然,可以拍不代表质量更好,不能拍,也不代表质量更差,但却被竞争对手抓住可以“拍”这个点,嘲讽张小泉。
断刀的事易了,但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就难过关了。
其实,说中国消费者切菜的方式不对,这话当然会让很多人不接受,但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其实,中国人吃饭的方式,也是不对的。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致病因素。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不论发病还是死亡率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三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中国、欧美的Hp感染率,分别约60%、40%,中国更高的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吃饭是不分餐的筷子进了嘴有到菜里去夹,相当于吃到了别人的口水。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过,几千年中国人就是这么过的,也没人觉得有什么。
疫情之中,国家也在全力的宣传、提倡分餐制,甚至很多地方强制要求公筷。这实质也是在说,中国人吃饭的方式不对,但群众也没有上纲上线,群起而攻之。所以,也没必要上升到民族感情的层面。
夏乾良这个话是在很久之前说的,而中国舆论在快速变化之中,企业公关部门对此应该有足够的敏感性。但另一方面,动辄上纲上线,对市场,对每个消费者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最后,说个题外话,唯一能避免吃别人口水的中餐,恐怕就是火锅了。火锅汤起到分散的作用,沸水随时杀死细菌,每人一个油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