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想的鸟巢第 90篇原创文章
思想的鸟巢 | 生命因为遇见变得开阔
遇见有缘人是心灵的摆渡,遇见书籍是灵魂的破晓。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
(内容来自网络)
事有凑巧,我近日刚看完德国诺奖作家黑塞的小说《在轮下》,还在为天才少年汉斯的人生悲剧唏嘘不已时,今天便从公号《爱惟教育》上刷到了一篇名为《求救怎被忽略: 爸爸写给自杀儿子的泣血日记》的文章。
自去年他16岁的儿子因抑郁而坠楼身亡以来,中年丧子的锥心之痛,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这位父亲的内心,让他深陷在悲伤、愧疚、懊悔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一如汉斯,这孩子也是从小品学兼优,也是背负着老师、家长的厚望,也是不堪忍受繁重的课业负担,而在人生最美的花季离开了这个世界。
书法大赛的获奖证书、跆拳道的晋级证书、英语与奥数的荣誉证书……父亲翻拣着儿子厚厚的一摞曾见证了他的优秀的证书,痛不欲生。他们做父母的只关注儿子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却忽视了他渐渐消失的笑容和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儿子嚎啕大哭,父母却认为只是压力大了些;儿子把手臂划得伤痕累累, 父母却轻视了心理医生的忠告……儿子生前留下的六千多张照片和视频,将美好的回忆变成了父母心底永远的伤痕。
读罢这文,如鲠在喉。其实,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近些年已有数十起类似的悲剧发生。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生,从离我家200米远的沃尔玛超市顶楼一跃而下,当即摔成了肉饼,让人不忍卒睹。而据我当火车司机的亲戚讲,前些年济南的一名学生自觉上名校无望,高考后的第二天一头撞在了飞驰而来的火车上。结果后来她家里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的通知书……100多年前黑塞笔下所发生的令人扼腕的事件,仍在我们周围频频发生。

《在轮下》是时年29岁的黑塞于1906年发表的一部抨击旧的教育制度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缘自黑塞的亲身经历,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同样地经历了苦闷、孤独、挣扎、绝望,只是汉斯被它们卷在了车轮下无情地碾压,走向了死亡,而黑塞却用它们浇灌出了最美的花朵。
汉斯家中并不富裕,但他天赋异禀,才情过人,是他所在小镇的骄傲,被校长、牧师、父亲寄予厚望,确信他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为了能通过州试进入神学校,汉斯不得不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常常用功到深夜。不能钓鱼了,不能养兔子了,不能做水车了……一切孩童的游乐都被剥夺了。潺潺的流水、清清的草地、长满垂柳的河岸,在他眼里都黯然失色。因睡眠不足,他脸色发青,眼神疲倦,常为头痛所苦,而且非常消瘦,前胸后背的肋骨历历可数,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汉斯幸运地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州试。入学前他本可以尽情地游泳、钓鱼,悠闲地度过暑期,可在阳光和水里玩耍的快乐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他若想在人才济济的神学校脱颖而出,就必须利用假期到老师那儿提前预习功课。他觉得自己应该一直都是第一名,不允许有人超越他,他也以此引以为傲。
汉斯本是下定了决心,要在神学校里名列前茅,可能的话要得第一名,可事与愿违,他没有按事先设计好的人生模式走下去。他在神学校与轻率不羁、漠视功名的海尔纳成为了密友。汉斯从海尔纳那儿学会了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也学会了感受诗句里的美好与壮观。只会拼命用功读书的汉斯,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了生活中幸福的味道。海尔纳是懂他的:你是不喜欢用功的,只不过是害怕老师和你父亲罢了。
汉斯的成绩在逐步下滑,他的健康状况日渐恶化,甚至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症状。而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的海尔纳的被遣返回家,更是让汉斯身心俱疲。大家对他的评价每况愈下,从优到良,从良到可,最后则变为零。老师们不给他好脸色,只知道用轻视来处罚他,用冷嘲热讽来刺激他:要是你现在没有睡着,可以请你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吗?你为什么没有跟你那伟大的朋友一起走呢?” ……校长也阴沉着脸,一脸怒气地想要唤醒他那沉睡了的名誉心,可谁也不会发现这个清瘦的少年脸上所浮现出来的无可奈何的微笑里,隐藏着一个逐渐消失的灵魂,正用畏惧和绝望的眼神环视着周围。
已经疲惫至极的小马驹倒在了路旁,变成无用的废物了。被迫回家疗养的汉斯同样不受家乡人的待见。这个孤独少年本想躲回孩童时代的美好回忆中去寻求仅有的慰藉,却发现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所有的努力都已付诸流水,功名野心也都化为了泡影,他成为了被大家拿来当笑柄的工厂最下级学徒。爱情的破灭是压垮汉斯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痛苦与孤独中,在深深的幻灭感中,汉斯走向了那条曾经带给他无数欢乐时光的河流……“美丽的脸庞像是在沉睡,白皙的眼皮覆上了。没有闭紧的嘴唇看来是那么满足,几乎可以说是快乐的
在汉斯的求学时代,老师们虽然都满怀教育的热忱,却只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培养出人头地的名誉心,并不能给予青春期陷入迷惑的学生以精神上的慰藉。而对于海尔纳这种没有功利心,只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思想自由的学生,则被视为异端,因为老师的义务与国家所托付的使命,就是除去少年心中的粗野力量与自然的欲望,加进国家所承认的稳健与中庸的理想
在汉斯的葬礼上,他的父亲叹息道:真叫人弄不懂,像他天生这么优秀,而且一切都那么顺利,竟然会遭遇这样的不幸?鞋匠法兰克指了指旁边身着礼服的老师、校长和牧师说:这孩子会落得这般下场,那些人也是帮着推上一把的。你和我对这孩子都有疏忽之处,不是吗?
纵观整个故事,我们会发现,自始至终只有地位低下的鞋匠法兰克有着智者般洞察一切的头脑。在汉斯参加州试之前,他宽慰惴惴不安的汉斯:即使落第了也没有什么好羞耻的,成绩再好的人也有落榜的可能。要是不幸失败,这也是神的旨意,要每个人走应走的路就行了;汉斯因用功读书而变得瘦骨嶙峋时,他不由分说地开导:真是太愚蠢了,汉斯,这是犯罪的。像你这样的年纪,必须充分运动,充分休息,休假难道是为了躲在房间里用功吗……
是学校、老师及父亲残酷的名誉心把这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少年践踏到这步田地的。正如文中所诘问的:为什么他在最敏感、最危险的少年时代,每天非用功到半夜不可呢?为什么要把他养的兔子拿走呢?为什么要禁止他钓鱼和四处闲逛呢?为什么要把耗损身心的名誉心灌输给他呢?为什么在考试过后也不给他应得的假期呢?
了解作者黑塞和其作品《在轮下》的读者都知道,黑塞其实是书中人物汉斯与海尔纳的结合体。黑塞的遭遇其实比汉斯更凄惨,辍学后终日郁闷的他曾两度企图自杀,好在同海尔纳一样,成为一个诗人的执念成了他疏解压力的管道,在承受孤独与失意的同时,努力读书和写诗,坚定地走上了自己苦苦追寻的道路。他的世界本无光,他却把自己活成了光。而尚未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汉斯,因缺乏对人生目标的认识,不知该如何疏散心中的积郁,也没有得到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因而产生了对人生的倦怠。
黑塞借助这部小说,严厉地批判了当时不人道的教育制度和对青少年的摧残。他曾说过:我想借描述成长期的危机,来把自己从那记忆中解放出来。对于学校、神学、传统和权威等力量,也就是汉斯所屈服的,以前我也几乎屈服的力量,我想扮演一个小小的弹劾者和批判者本文《序》中也说过:对于黑塞来说,把有如噩梦般的神学校生活写入作品里,是洗涤心灵伤痕必要的一个手段。我想,这两段话可以看作是黑塞写作此书的初衷吧。
德国当代学者米夏尔斯这样形容黑塞的作品:"读黑塞的作品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是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他笔下的故事人物,仿佛是身边年轻的朋友,会遭遇种种束缚、不解、迷茫,同时又能被指引100多年前的名著《在轮下》,仍然值得当今的家长与教育者反省、探讨,也但愿100多年前发生在黑塞笔下的悲剧不再重演!
今天也很欣喜地看到了一篇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文章,这位教育专家的话让人眼前一亮!在被问到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时,他回答: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健全而优秀的人格以赢得未来的幸福,并造福国家社会。一个只关注分数和升学率的国家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深以为然!
《在轮下》是一部教育小说,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它具有浓重的悲观色彩。书名取自书中校长告诫年轻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话: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这部小说取材于黑塞在毛尔布仑修道院的不愉快经历,其中有对一所寄宿学校生活和卡尔钟表厂工作的长篇叙述。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大嫚:典型的山东大妞,个高人傻,好在钱还够花。有闲暇时,喜欢看看书,有所感时,乐意码码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