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先为没有及时回复后台的留言道个歉。因为我自己做这个公号比较佛(懒),两篇文章之间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登录公号。所以时不时会错过回复后台留言的时间段(系统规定只能在48小时之内回复,48小时之后既不能回复也不能加微信好友)。实在是不好意思。所以请留言提问的同学,麻烦留个微信号,这样我即使48小时之后看到,也可以通过微信号加好友。谢谢啦。
上个礼拜的总统就职仪式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虽然因为前总统的离任而松了口气,却没有因为新总统的上任而欣喜。(原因?看之前这篇本以为我的那票投给了寂寞,结果发现是美国大选中四两拨千斤的1%
一方面,总统加两院都掌握在同一党手里的这种无制衡状态,让人不禁担心会出台极左的政策和法案。
另一方面,眼见着极右派越走越偏,特别是近期那些非理性的暴力抗议,让人也难以认同反对党的立场。
面对这种极左和极右的分裂状态,我不想觉得自己身为蝼蚁,对改变大环境不会起到一丝影响,所以干脆对社会对政治不闻不问,活在当下闷头赚钱过好小日子;又不想认为自己担负着拨乱反正的重要使命,要抓住每一分机会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冲锋陷阵,跟别人唇枪舌战。更不想自己的孩子持以上两种极端态度的任何一端。
回想过去的大半年, 总觉得自己在清醒的同时,希望能更温暖平和。现在风头浪尖已过,接下来的时间特别希望自己能做到:
对身边的人做到温和而坚定,无论对方价值观;
对身边的言论和事态,做到兼听不同的话语,并能清晰的分析其中的逻辑道理。
作为妈妈,更希望能引导小朋友学会客观理性地分析社会和政治事件,同时温暖又不失立场地对待身边的人。
所以想借这篇文章聊聊这个努力方向里的几个探索和收获:
  1.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理性分析和了解客观事实,以及用心聆听,平和对待异见;
  2. 如何分辨校方给孩子传授的社会和政治内容;以及如果不同意校方教授的观点,如何跟学校交流和反馈;
  3. 面对美国现在的社会政治的问题和担忧, 我自己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家庭:理性和温暖的起点
    之前讨论过如何培养小朋友在思考社会问题中的逻辑思维(看这篇关于社会问题,如何和孩子进行既有心又有脑的讨论和交流。由美国种族问题谈起 )。这里希望探讨的是,如何从家庭交流的态度和方式中,培养小朋友冷静又温和的态度
这里说的温和
不等同于没立场,和稀泥

温和是指在冷静理性坚持自己的立场的同时,
  • 从态度和思想上都尊重跟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不把某些价值观的不同扩散到在其它方面处处跟这个人作对;
  • 愿意聆听别人的观点;
  • 不同意的时候不一定要跳出来辩个面红耳赤;
  • 对方有意愿讨论的话,能有理有据的讲道理,不谩骂诅咒威胁动粗,
  • 对方无意讨论的话,把反对的话留着心里,或者绕道走的话也不会纠结。
    这个态度,首先需要的是冷静和清醒的头脑。
    YouTube 有一个频道叫Campus Reform,由一帮年轻人自己组织的,专门针对社会和政治问题在大学校园中对学生进行采访。
作为妈妈级别的观众,我自然带入感超强,每看一集就会偷偷想“哎呀,这个孩子怎么教育的啊?我希望我们家的长大了也这么头脑清醒”,或者是 ”妈呀,这孩子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想不清楚呢,我们家的长大了千万别这样。”
这里推荐一下这个频道,并不是因为它的政治立场,而是因为里面的采访真实反映了大学生(算是同龄人中的教育好的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看两集就对家长很有警戒效果。
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家庭里跟孩子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交流不仅对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非常重要,而且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
探讨政治和社会问题,对事不对人
    最近看到网上讨论政治政策,一个让我难以相信的场景是。不管讨论啥,大家先挖地三尺找出来这个人是支持Trump还是支持Biden的,只要看到对方跟自己立场不一样,就全方位对对方进行攻击,彻底抛开正在讨论的话题。即使原先讨论的话题很有意思很值得讨论,也立马被个人的政治偏向彻底掩盖了。

    过去的这一年,估计每个人都有自己很不喜欢的政客。有人很讨厌Trump, 有很讨厌Biden的,也有很讨厌Kamala的。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
    你是因为讨厌这个人,所以才讨厌他/她的一切政策?
    还是因为讨厌这个人的很多政策,所以才讨厌这个人?
    估计大家都觉得应该理性地选择后者,可是看完Campus Reform几期相关的采访,我开始怀疑到底有多少人其实是对人不对事,特别是青少年。
    比如下面这期采访,主持人故意把竞选政策张冠李戴,把Trump的竞选政策说成是Biden的。于是绝大多数支持民主党Biden的大学生都上钩了,说这些政策多么好,应该大力支持。直到主持人指出这些政策其实是Trump的,被采访者都表示不知道原来自己在很多政策上是认同自己特别反对的人的。
    还有一期,主持人故意把Kamala 的言论和政策说成是Trump的,结果被采访的学生一致反对和各种鄙视这些言论。直到主持人揭露说其实这些话不是Trump说的,而是Kamala说的,那些学生全部傻眼,说难以置信自己支持的副总统候选人会说那样的话。
    这里不讨论该喜欢谁讨厌谁或者什么政策好。
    但是作为家长,咱们有责任引导自己的孩子在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时,不要因为对一个人的成见先入为主,阻碍了理性思考的机会
对事不对人,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
  1. 讨论新闻和政治问题时,即使这件事是跟某个人相关的,也把讨论重点放在事情和政策本身。分析这个政策的利弊,讨论支持利弊的数据和证据,可能带来的影响。而不是脑洞大开主观揣摩为什么这个人要提出这个政策或者各种阴谋论。
  2. 如果一定要单挑某个人讨论,可以把这个人优缺点,自己支持和反对的言论,都搜罗搜罗。特别是如果自己不喜欢的政客,却也时不时说出自己赞同的观点,也没必要藏着不不说。让孩子学会把政客,甚至总统,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这个人可能犯错也可能说错话,有的政策我们支持有的我们反对。比如说,即使我再不支持新总统的政治经济政策,但是他老人家坚持要求戴口罩,以及规范化新冠病毒的叫法(不能叫中国病毒),这两点确实无可厚非。
  3. 既不要把自己不支持的政客当敌人一样谩骂诅咒和绞杀,也不要把自己支持的人当神一样信奉。这样才可能尽量保持冷静的态度。
把自己代入多个角色分析
    在讨论社会问题时,最自然的就是把自己的现状带入对问题的分析中
    比如在这个采访中,当问到学生是支持社会主义(高福利,免费上大学,利益均摊等等)还资本主义(多劳多得,自费上学),不少被采访者(大学生),因为处于自己没工作没收入的阶段,都是把自己代入了社会主义中得益者 (低收入,希望免费上大学),所以都回答说自己更喜欢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当主持人把利益均摊的形式变成了均摊GPA (学科成绩),这些支持社会主义的学生都不干了,说自己辛辛苦苦复习做作业得到的好成绩,凭什么摊给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帮助别人学习没问题,但是把自己的分数白送人绝对不同意。
    还有那些支持非法移民免费上大学的,在采访中,当主持人请他们自己掏腰包给没钱上大学的学生筹集学费的时候,没一个人愿意给钱的(大多数人都说自己身上没钱,也支支吾吾不想电子转账),还有人直接明说了的” 我支持这个政策(免费上学),但这个burden (帮别人付学费)不应该在我身上,找那些有钱人去。”
其实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讨论,也不乏如此:
  • 自己高收入的话,就更倾向反对提高税率;
  • 自己享受福利的话,就更倾向提高福利;
  • 自己拿最低工资的话,就希望提高最低工资;
  • 自己孩子成绩好,就希望更多的天才班的资源;
  • 自己孩子成绩一般,就希望取消天才班,或者降低选拔要求。
根据自己的状况来站队其实也再正常不过的了,也不用有什么罪恶感。但是,不管什么政策,都不可避免的有利有弊,短期长期的影响也会不同。只通过某一个角色来看,很容易放大利弊中的一项,而忽略另一项;也容易放大或者忽略短期和长期效果之一。
所以,要想引导小朋友冷静客观看问题的话,不妨引导他们多代入几个角色。
比如说,关于税收和最低收入的,可以从政府角度,商家和老板的角度,低收入人群角度等多方面分析。
  • 作为低收入者,肯定愿意自己的最低时薪提高。收入增加,但是会不会面临工作职位被取消的问题?
  • 作为雇佣者,如果你所付出的薪金超过了你的支出预算,那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弥补这种收支的不平衡?用机器代替人工?或者如何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以达到跟薪金匹配?
  • 作为政府,提高了最低时薪,最低时薪的工作岗位数会不会受影响?市场上给最低时薪的总体工资有没有改变?
    代入多个角色,不仅能让人多方面的思考。更能让小朋友理解跟自己不同见解的人,理解对方可能是从某个角色出发,也可能是更看重利弊中的某一点。理解了别人的想法是怎么来的,知道他们的出发点,应对起来就不容易胡乱猜测对方的初衷,不会盲目与人为敌。
分清目的,方法,和结果
    当我们讨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常见的争论是两派指出对方的险恶用心,攻击对方的目的
    比如说种族问题,左派(民主党)会骂右派(限制福利,限制根据种族设立不同的入学和入职门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坐享白人的优势地位,只管自己挣钱,不顾黑人死活。
    而右派(共和党)也会骂左派(提高福利,根据种族设立入学和入职的比例)用福利收买选票,培养劣势群体的依赖性,剥夺他们自强自立的机会,以此长久的掌控他们对左派的忠诚。

    这种基于对对方目的的攻击,除了进一步让两派对立,实在没有什么其它作用,更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两派能先静下心来听完对方的言论,理解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劣势群体,只不过区别在于右派是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逻辑,而左派有更多的“伸手拉一把”的感情,那双方就没那么容易针锋相对,争个你死我活。毕竟出发点是一样的,不涉及善恶,只是方法不同,那更容易各退一步,冷静下来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到各自方法的优缺点,达到共识。
    所以在家里跟小朋友每讨论一项政策,不妨把这个政策的目的,方法,和结果都单独分析。引导小朋友在遇到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时候,先搞清楚不同在哪里。截然相反的目的其实很少见,一旦理解了对方跟自己的出发点其实没那么不同,敌意自然就会小了很多,也更容易冷静下来。
多交朋友,少树敌
    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这个自然而然的了。
    但是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呢?之前说的那个对目的和方法的区分就很重要的。
    如果虽然政见很不一样,但双方的目的没有大区别,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不同意见,那也算是“志同 ” (虽然道不一定合)。在双方都愿意聆听对方的前提下,理性讨论说不定会是特别有意思的朋友呢。不要因为政见不同盲目把对方划入敌营树为敌人。
    当然,也会有那些不仅价值观和政见跟自己不同,还完全没兴趣探讨事实理性讨论的人,甚至会用谩骂诅咒动粗来攻击对方。那要告诉孩子也没必要把对方当成敌人,去浪费时间精力去跟这些人纠结,还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直接忽视或者绕道走就好了。
学校:亦友亦敌的教育伙伴
    之所以说学校对于家长来说是亦友亦敌,是因为美国学校老师有明显的一边倒的政治偏向。虽然大学老师的一边倒最严重,但是中小学老师也不例外。

    2017年,Education Week Research Center 做了一次针对中小学老师政治倾向的问卷调查。(Google这个标题就能找到报告,可以下载全文)
       为了保证问卷代表的广泛性,研究者在选择调查者时也特别注意了老师的性别,种族,工龄,所在地的分布,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美国中小学老师的这些方面的真实分布。

    从问卷结果看来,民主党派的老师比例远大于共和党(中间派的比我预料得多)

    老师的党派分布也体现到了这些老师在2016总统大选的投票分布上,大部分给希拉里(民主党)投了票。

    不过,似乎有不少民主党派的老师觉得自己政治倾向相对中立,觉得自己偏左和极左的老师数远低于民主党人数或者给希拉里投票的人数。

    当然,老师本身的政治倾向,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在学校宣传和教授自己的政治倾向。
    按照教师行业的规定,老师是不应该向学生宣传自己政治倾向的,更不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中立的教学大纲。所以相当一部分老师(65%)说自己在学校会尽量避免政治相关的活动。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34%的老师对在学校进行政治相关的活动是完全无所顾忌的。虽然这些活动和谈话并不全是面对学生的活动(可能是跟其他老师聊天或者辩论,拉票)。但是确实能反映出来有近1/3的中小学老师是不忌讳在学校里表明自己政治立场参与相关活动的。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老师,才会让家长有时会面对棘手的情况。
    所以,如何应对学校教授的政治和社会内容,也还是需要事先做点心理准备,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从容应对。

学校教学一定会涉及到社会种族经济政治话题
    美国小学学科的四大金刚之一的社会科学。教的一大部分都是咱们小时候在学校没有学过的内容,不要误认为这些内容是不务正业或者不重要,或者是老师在洗脑。
    大概教些什么,可以看看之前写的一篇美国小学的社会科学到底包括些啥?今天终于偷窥到了。
    既然有社会学,就肯定包括历史,社会,种族,经济,政治话题等等。我们要对孩子在学校接触这些话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就我的了解(特别是这次宅家上了大半年的网课,老师教什么,我走过路过都可以听见),社会科学的课本内容是非常中立的,注重对历史的客观描述,以及对基本的政治经济原则的讲解。而小学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是尽量专注课本内容的。(但是中学老师,特别是高中老师就不一定了)
    说实话我一点不反感美国小学的社会学科,每次看到课本都觉得是四大学科里编排的最好的一门,至少比数学课本强一百倍。
    上个学期听到小美的老师在跟她们讲机会成本(没错,二年级的社科经济学里有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这个学期听大壮给我讲老师给他们灌的励志演讲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start off by making your bed ( 就是那位海军上将的出名演讲)。我真是很感激学校老师会教他们这些语文数学科学之外的东西,小朋友很喜欢听,愿意照着做,也比家长教有效果得多,内容也受益终生。
    可惜的是,因为那1/3的老师多多少少喜欢自由发挥一下,对时事政治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比如对总体候选人的偏好,对选举制度的信任度)或者额外加点料,把当下流行的概念和事件加入教学中(比如Black Lives Matter, 或者defund the police, 或者不久前的占领国会和白宫),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些老师的言语会偏离了中立的轨道。
    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聊聊一旦遇到了老师/学校偏离了教材内容,向孩子灌输家长不认同的价值观,应该如何应对。
不要先入为主地跟学校进入敌对状态
    虽然美国大学里的教育学院是出了名的极左,读师范的学生也有各种调查显示是政治倾向偏左。但是也不用一听到孩子提到在学校学了某些政治正确的概念,比如种族平等或者平权,就默认老师在给孩子灌输极左概念。大多数的老师还是遵守职业要求,按照中立的社科大纲来讲授这些概念的。
    如果孩子回家提到老师讲课的内容,确实偏离了中立和客观的定义。可以先发信问问老师,问一下孩子的复述和理解是不是老师讲授的原意。(我们家就出现过是小朋友没听全老师的一个数学概念的讲解,导致理解错误的情况)
    如果在老师回复后,发现确实是小朋友理解错了,那正好把老师的回复给小朋友看看,跟小朋友纠正一下。如果老师当时确实说偏了,但是又不愿意承认的话,这么一问,也等于是给老师个提醒:有家长关心和关注老师是否尊重中立客观的教材。这样的话,老师以后上课会注意些。
    如果老师对自己偏颇的言论一口承认,甚至表明自己希望给孩子带来偏离大纲的某些价值观的教育的话,那就需要跟校长或者校区反应了。
跟校方交流的策略:肯定目的,质疑方法,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要理解学校老师介绍社会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是没问题的。问题往往在于如何定义和教授这个概念
    比如说,在讲解 “种族平等” 这个概念时,怎么定义?我们可能觉得是过程的平等,不分肤色的对待每个人,不因为肤色给与特殊待遇或者歧视。但是也有人会定义为结果的平等,每个种族的平均收入,教育程度,人均寿命都要一样,才算平等。
    所以,跟校方交流时,我们最好先肯定和感谢老师引入这个概念。然后再提出自己对于定义和教授方式的质疑。提出质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这不是一场自己和学校老师的政治辩论,而是希望探讨从孩子的教育角度出发,怎么才是学习这个概念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比如说:
  • 这个概念在字典中的定义是什么,跟社会上的其它定义的区别在哪里。
  • 如果这是老师的个人观点,而并非无可争议的事实,要请老师说明白这是个人观点,允许学生持不同意见;
  • 如果孩子跟老师持不同意见,怎么才可以让孩子觉得没有压力,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
  • 如何能创造机会让不同意见的同学直接进行理性的交流,鼓励大家聆听对方,并且冷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前提下,除了对老师的方法提出质疑外,如果家长自己能有什么建议,比如改用某个更中性的定义,或者使用字典上或者学术中更中立的定义,或者用某个更兼容不同意见的活动来代替偏向性严重的活动,那更是可以向学校直接提出。这样也能让学校看到家长关系教学的诚意,而不仅仅是抱怨。
体谅学校受制,关注解决问题
    当我们不赞同学校在有争议性话题上的立场的时候,很容易跟产生跟学校对立的心理。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很多时候,公立学校在某些事上面,其实选择空间也不大。比如说,如果州法律规定要给低年级教授某个概念的性教育内容,或者因为州法律规定大麻合法化,在关于毒品的讲座时候对大麻的轻描淡写,或者按照新总统刚刚签署的总统令,允许自认为是女性的男生使用学校的女厕所和女更衣室/浴室。这些,往往公立学校自己也没有决定权。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只能把自己的意见留给选票去表达,而不是跟学校争论这些规定合不合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最大程度的减少这些自己不认同的内容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比如说性教育和毒品教育,这类的活动学校一般都会提前通知家长,有时候还会把活动内容事先发个链接给家长看。我们可以先看看学校的活动计划,如果学校没发具体活动内容的话,家长可以直接发email问问相关老师要活动内容的详情(法律规定,公立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都是要向家长公开的,所以家长问的话,学校有责任提供)。
如果家长觉得教学/活动内容不合适,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不参加这个活动
。直接跟相关老师或者校长email提出不参加就可以了。这个做法非常普遍,我们家的就试过。老师和校长都会尊重家长的选择,也不会给学生难堪,一般还会提供其它的活动,比如去图书馆啊,帮办公室老师干点杂活啦(小朋友超喜欢的)。

    再比如说,根据新总统刚签署的总统令,公立学校要允许学生按自己认同的性别使用洗手间,更衣室等设施。即使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不认同这个规定,也难以对抗不实施。其实从之前的那个中小学老师政治倾向的调查看来,连支持民主党的老师也有近1/4不支持这个政策。(所以老师的党派分布,跟他们对具体某个政策的支持度,也不是一刀切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跟学校讨论这个政策的合理性,但是可以跟学校提出自己的担忧,比如
  • 如果有男生捣乱,为了恶作剧进女生洗手间或者更衣室,假称自己觉得自己是女生怎么办?
  • 如果自己家的女孩子,因为这个政策,对在学校使用更衣室和浴室产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怎么办?
抛开政策本身,这些顾虑都是合理的也并非空穴来风。既然学校不能违抗总统令,但是家长可以
探讨怎么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隐患
,看学校可不可以提供解决方法。

给我们自己的充电器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想到刚刚提的那条洗手间更衣室法规就头大,就需要深呼吸。然而深呼吸之后,头脑刚清醒一点,又会想到更多的需要深呼吸的事。

    想要在跟孩子和学校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首先得我们自己有这个心境。可是,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觉就是冷,乱,杂,空。
    冷,是因为心寒于发现曾经以为熟识的人原来与自己的价值观有那么大的分歧。
    乱,是因为发现自己曾经信任的社会秩序原来那么容易被冲击,无论是社会治安还是政治秩序,都可以在一小撮人的举动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杂,是因为各种新闻和消息渠道传来的信息,前所未有的互悖互博,让人难辨真假。
    空,是因为2020年初的各种新年计划都被打乱得不见了踪影,生活工作教育都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在焦虑和愤怒中忙忙碌碌却又觉得难有所成。
    所以无论是为了孩子还是为自己,我们都得努力把自己从这些感觉里捞出来。

    这里纯分享对我自己有效的几个经历。
追几个温暖的小星星,不完美有瑕疵的那种
       说到给自己加油和充电,从小到大,好像学校和社会宣传的榜样都是光芒万丈的人。从小时候就知道的居里夫人到去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女科学家;从微软的Bill Gates 到苹果的Steve Jobs 再到 Telsa的 Elon Musk; 再不济也是身边各种或者早早财务自由同学,或者家庭事业身材衣品都完美爆表的同龄人。
    然而这些耀眼的光芒,即使一开始能给自己点努力的动力,往往是被照射得越久,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这种光芒遥不可及。而且相比之下,自己的生活更显得缺乏价值和意义。最后干脆躲得远远的。
    我越来越发现,倒是那些光芒并不耀眼的温暖小星星,在真诚分享自己专长的同时也不介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更有吸引力,更让人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给别人带来同样的温暖。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Youtube上 Fitness blender的女教练。几年前喜欢她家的视频,是因为那里就是简单纯粹和指引清晰的锻炼,没有噱头不卖人设,不唠叨不花哨,居家实用。后来看到她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如何走出暴饮暴食症和厌食症的,如何希望通过自己的频道,帮助大家选择更健康的生活。突然觉得这样在平凡中给大家带来动力的人好温暖。
    另一个是YouTube食物摄影频道The Bite Shot的创办人。一开始喜欢她是因为她无保留的分享。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她不仅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公开分享,还在FB上开始了食物摄影师讨论组,让全球各地的同行业者互相交流,鼓励。那个小组是我见到的最友好最温暖但是又非常真诚,毫不吝啬的对别人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群体。让我看到了同行间是如何互助共进,而不是你有我无的恶性竞争。
    后来也是因为看到她为了鼓励频道的读者追求自己的爱好,分享了自己不一帆风顺的经历:之前经营着家里的公司,虽然收入不错,但是看不到工作的乐趣,于是严重酗酒。后来鼓起勇气,把爱好慢慢变成新的工作,在短短几年内不仅成为全职摄影师,出了书,还收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些并不完美,不介意把瑕疵暴露在自己光芒下的小星星。在我看来更真实,更温暖,更让我有动力也去找到自己的方法去发光发亮。不用去追求多么功成名就举世瞩目,哪怕只是小范围的温暖有光,哪怕只是做一件小事,也能看到其中的意义。
做收藏家,不做捡破烂的
    这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感触特别深的一个建议。

    里面说到要“有选择性的收藏”。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针对艺术工作者的建议,更是所有人都能受益的原则。

捡破烂的:
  • 不分新闻内容真假,全单照收;
  • 各种逻辑欠缺的分析长留心底;
  • 看到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和看法,无法抽离其中,一定要过去骂两句踩几脚。
收藏家:
  • 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 见到假货歪理坚决绕道走,
  • 有兴趣发掘真知灼见,
  • 只保留事实和有理有据的理论分析。
既然不想当鸵鸟,就不能把自己跟社会新闻,话题,和问题讨论彻底隔绝。所以面对满世界飞的真假新闻和理论评价,也不能完全屏蔽。我这大半年慢慢努力养成了对外界信息求证,筛选,和收藏的习惯:
  • 看到新闻,首先报以怀疑的态度,然后Google相关标题和内容,同一条新闻多看看不同媒体的报道,看有没有重要的细节被某些媒体故意遗漏。
  • 分辨出报道中哪些内容是facts (可不可信,证据在哪里),哪些是记者或者编辑的opinions. 看新闻的话, 主要关注facts, opinions可以直接过滤掉。避免用别人的脑子做自己的思考。
  • 无根据的恶意揣摩,辱骂,挑衅,诅咒,离间的言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然能直接跳过最好),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辩驳,更不值得为此影响自己的情绪。
  • 如果对某个社会话题感兴趣,比起新闻中的只言片语带方向的评论,相关的书籍或者podcast往往有更有系统性逻辑性的分析,更值得阅读,思考, 收藏,和分享。
    我们平时接触和收藏的信息,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把自己埋没在谎言,戾气,谩骂,诅咒里,那我们自己的情绪和价值观也逃不过这些的影响。如果我们收藏的都是事实和理性分析,那么我们思维和情绪的都源于那里。跟孩子,跟学校的交流也会更理性更冷静。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作为“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支持者,我之前一向不支持大福利政策。觉得高福利培养了人的依赖性,恶性循环。但是最近听EconTalk (顺便吐血推荐一下这个podcast),里面有一期讲近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兴起对美国劳动力架构造成的影响。
    里面充分的数据事实和清晰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美国现在有一部分人的失业(而且是不小的一部分人)是因为不可控的大环境因素,比如说美国传统制造业的外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针对性地给与他们一定的福利,比如提早退休或者免费技术培训,可以增加低技术工种年轻人的就业率(那部分失业的老人不会跟他们抢工作机会),对于老人和年轻人来说都是好事,还可以缓和社会矛盾。

    比起在网络上看支持和反对福利的两派人吵架,这种理性的分析让我能理解两种观点各有长短,也有各自合理的初衷。以后在谈论相关话题的时候,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更理性的心理去参与对话。

结语
      美国当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让左右两派愈发对立和相互仇视,夹在中间的人往往绝对是最被孤立的。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就闭上眼睛。无论是对自己,对孩子,还是对待学校老师同事朋友,只要努力分辨信息,兼听意见,收藏事实和理论,其实还是可以做到既清醒又温暖地发声。

更多关于美国社会学科的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