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吉隆坡去一個不知名的小舊城,需要二小時。我們的印度裔司機,是馬來西亞出生的第四代移民。熟悉當地的一切,在半途中,他帶我們參觀一個非常奇特的展覽館,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的近100年不同的民宿建築。這些竹樓都是曾經居住過的住宅。我很慶幸有機會看看不同種族的人的生活。

參觀這些竹楼,讓我很驚訝,他們的房子非常精巧,室內有極好的通風,而且做工精致。

各州不同的建築風格大同小異,是一個極好的博物館。

從外觀上看各有風情,毫無褒貶之分。

每一幢房子都有高高的腳。因為沒有專人講解,我猜是為了通風和防止蛇和動物吧。

雖然看上去十分陳舊,而且人去樓空沒有人氣,但陽光依然照耀。

一切完好無損。

不禁想像,這曾是誰家的樂園?是誰在這裡孕育後代?他們現在在哪裡?

而這一家,竟在草頂木樓前裝上了現代的磁磚,色彩奇目,好像把新時代帶進了原始生活。我不禁想起美國八十年代有一部電影叫《Gods must be crazy》

從室外來看,環境與房子交螎在一起,是一幢幢藝術精品。

這一幢木樓,則保持著遠古的風格,樓梯用一棵大樹砍出台階,需要跨一大步才能上一階。我費了很大的勁爬了上去,著實體會了原住民的不易。

從屋里往外看,競是透空的!除了從窗戶,從竹編的隔牆裡,竟也能看見外面的光亮。

屋頂與牆面也有通風。室外溫度30度,室內完全不用空調或風扇卻只有25度。我不禁贊嘆馬來西亞原住民在建筑上的智慧。

房子裡的設備很簡陋,除了必須,沒有多余的東西。

這種簡單的生活,現在看來競是讓人羨慕的方式。

我對這種生活充滿了好奇。

從這樣的室內裝饰來看,這不過是六、七十年代的事,其實,也并不遙遠。

我幻想如果有一天是不是可以租一間這樣的屋子,過一種極簡的生活。

這幢房子牆壁乾脆全部镂空了,完全沒有私密性,也許真是因為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這樣的房子才更適合居住。

也有人給曾經熱愛的家園做上精致的窗帘。

這樣的室外休息室,想必曾經是他們的重要活動場所。

剩下的很少的一點生活用品正反映了他們生活的簡單。

簡單的生活也一樣是一辈子。

它們的主人一定曾經為擁有這些家俬而感到快樂。

竹子做的陽臺,風吹日曬已經破損不堪。

遺留下來的簇裔,經營一些特別的點心,供參觀的人選購。

參觀臨近結束的時候,我看到這樣一間豪華房子,裡面裝飾精致。從這裡我也看到了社會在這裡的發展。他們有了中西式木制沙發,已經不再是席地而坐。

這一家人,他們是如何過上這樣富足的生活?現在在哪裡?我的思想情不自禁地想像。

這些問題久久地留在我的腦子裡,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這分別是十三個州的名稱。建筑風格各有不同,建筑材料大致相同,主要是木,竹,草,石,一律都是建築在離地面很高的木柱之上。

作者简的简介
1986年来美留学,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为石油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开发了先河。商人。但在业余生活中,仍不忘初心,坚持文学创作,以积极的形式表达人生百态。
简的美国医人文章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