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是“正义”更重要,还是“仁慈”重要?
今天5月份,南京雨花台某小区变连续发生外卖被偷案件。
警方调查后发现,偷外卖的是一个正在复习考研的大学生周某,他有据可查的偷外卖行为就有10多次。
据了解,周某还是一个知名大学的本科生,目前正在准备考研,他兄弟姐妹有四个,因为他读书比较好,为了供他读本科读研究生,其他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
对于这件事,看到有文章说"偷外卖吃的大学生,你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着实吃了一惊,别人偷东西,他不可耻,居然是我们可耻,这是什么道理?
还有文章说:“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我们不但可耻,还有罪。真把人吓得一愣一愣的。
周某的偷窃和社会的反应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正义能被仁慈干预吗?
一个美好的社会必须存在两种基础价值:正义与仁慈。从正义角度看,周某应该为自己的偷窃负责,社会也不应该“放他一马”。
周某很穷,没钱了,饿得不行了,他可以去偷同学的外卖盒饭吗? 
我想大家都不会认为,穷和饿可以构成偷的理由。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当我们说,周某是很穷,没钱,快饿得不行了,这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们说,从周某所处的事实状况,是不能逻辑性得出周某应该去偷去抢、或者不应该去偷去抢的结论,即事实判断不能推导出价值判断,“是”不能推导出”应该”。这就是伦理学中的第一原理:休谟法则。
当然,休谟法则成立的前提是人是自由的,即人没有责任为他无法选择选择的事情负责。
那么,周某偷外卖是他别无选择的吗?
据他交代,自从发现现在外卖都放在门卫窗口后便偷过一次,当时没被发现。随后他便胆大了起来,常常路过就会顺走一份外卖,拿到什么吃什么。他自以为偷外卖无人追究,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你看,偷外卖基本上是他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以为不会被发现,随后变胆大起来。所以,偷东西不过是他的一种风险决策的行为而已。只不过他的所谓的理性是他主观的理性,是一种缺乏普遍性的主观理性,因而是错误的理性。
我们通常误把事物发生的“原因”当成“理由”。事物发生的原因遵循自然法则,事物的发生“理由”(合理性)遵循人类的自我立法。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和自然界,就是因为人能够自我立法,为自己确立价值标准。我们说一个社会是不会允许人们轻易去颠覆它的价值的。比如,周某就不能说我很穷,这是事实吧,所以,我可以去偷啦,可以去抢啦,我可以认为这个而是会所定的那条“”不能偷、不能抢”的价值标准是错误的,可以把它扔在一边。
一个社会不仅要有正义,还要有仁慈。但是,人们往往忽略的是,仁慈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同情心,而更应该是社会制度的合理关照。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他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主人,但却比他们更是奴隶。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我不清楚。如何使他成为合法的,我相信自己能够解答。
如果人是百分之百的自由,那么他应该为自己的处境百分之百地负责任。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组成社会制度,就意味着主动为自己套上合法的枷锁。在这个意义上,文明社会需要为个体的生活处境兜底。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
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
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老太太为什么要偷面包呢?因为饥饿,她需要面包来喂养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法官判处来太太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无法选择,她要是有10美元,就不会去偷面包了。她要是被拘役10天,谁来照顾三个小孙子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
“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Fiorello LaGurdia),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迪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
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这是发生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一个故事。
这位美国老太太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因为生而自由,所以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一部分责。因为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社会制度应该为她负另一部分责任。正所谓:
一个人为钱犯罪,
这个人有罪。
一个人为面包犯罪,
这个社会有罪。
这大概就是"偷外卖吃的大学生,你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但是,这里可耻的我们,并不应该是每一个公民,而应该是公共资源和权力的掌管者。
所以,美国来台偷面包的故事还有后续。
纽约市长古迪亚总觉得,老太太偷面包,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不这样,社会上还会出现类似的“老太太偷面包”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必须致信总统罗斯福。
很快,罗斯福收到了拉古迪亚的来信。信中,拉古迪亚“拷问”罗斯福:

为解决孙子的饥饿,老太太偷面包是种被迫无奈之举。难道说,你身为总统,就没有半点责任吗?
老太太偷面包,说明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地方!


当法律条文与人情伦理之间发生相抵触时,向老太太“赞助”10美元,并要求在场的每位法官拿出50美分“罚金”。回信中,罗斯福十分赞许拉古迪亚当时所作出的决定。
罗斯福在信中还说:
“每个人都应当有免于饥饿的权利。若还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政府就应该马上对他提供救助。若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而得不到救助,社会就有共同责任。拉古迪亚市长,请代我向老太太转告,说一声对不起!让老太太受委屈了。也代我向老太太保证,今后,社会上再也不会出现‘老太太偷面包’的现象了!”
半年后,美国政府相应推出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慈善救助体系。“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罗斯福也成为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开启福利事业的总统。
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他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就不一样。我不相信周某偷外卖是别无选择。周某去偷去抢只会让他更穷,穷的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
150年前,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为所迫偷了一块面包,因此坐了19年牢。
在《悲惨世界》中提出三个问题:贫穷让男人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冉阿让的悲惨经历,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人世的悲惨,究竟是缺少正义,还是缺少仁慈?
尽管我们鼓励仁慈,但仁慈不是必要的,它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给予别人的东西。
而正义是必要的,是所有人应得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