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在社会新闻里出现,意味着公众抵触情绪的开始。一方面,文身在超级都市里被视作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是个性和审美的体现,优秀的纹身师收费不菲,文身图案也富于表现力和艺术性;在另一方面,在小镇青年、农村青年、社会青年身上也存在着大量劣质的文身,最常见的是歪歪扭扭的“忍”字、“爱”字和“心”字,各种变形的构图,包括骷髅、裸女、关公、老虎、龙等等。以及一些无法索解的图样,让人怀疑是当代艺术作品。譬如,
嘲笑猴:
蜕皮龙:
四头身关公:
以及“你以为是一条狗其实是瞎眼霸王龙摸索肚脐眼哈哈哈哈你没看出来吧”的:
对文身持有中性甚至赞赏态度的人,是人群中的小众。选择文身的人,大部分对文身的文化意义也毫无知觉。我曾经在微博上做过一次调查,询问人们为什么要文身,并且给出了7个选项。其中包括彰显个性、寻求保护、展示力量感等等,但是很快就遭到投诉而下线重新设计。微博用户纷纷表示,里面没有他们需要的选项。修改上线的调查表里新增了一项:图案好看,最后这个选项得到了最高票数。而这些人所谓的文身,不过是在后颈上纹一只蝴蝶,锁骨上纹一朵玫瑰,脚踝上纹一个卡通人物,特点是精致而小巧。
大多数人提到文身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前胸后背上雕龙画凤,双臂带鱼盘旋的社会大哥,或者是上面提到的边缘青年。公众对于这种人的观感并不好,默认这样的人都是争强斗狠之辈。所以,任何社会新闻里出现了文身哥,公众会自动把自己代入没有文身的一方,并且对文身哥产生抵触情绪。
任何社会新闻里出现了宝马车,在中国绝对是不祥之兆。尽管宝马公司多年来在中国做了一系列广告和公关,但是“宝马车主”却已经牢固地在民众心里树立了自己的形象:暴发户、为富不仁、嚣张傲慢、欺压良善、无法无天、横行无忌。编辑和记者甚至无需过多描述,只需要在新闻稿件里写上“宝马车主”四个字,读者脑海中就立即警报大作,恶感上升,并且对随后的新闻事件有了非常具体的期待。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新闻报道也往往不会让读者失望,同样是看到宝马车主一脚刹车,同样是面对环卫工人,读者不会期待车主从车上跳下来对中暑昏迷的环卫工人进行人工呼吸,而是等着一顿拳打脚踢造成环卫工人的昏迷。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众车主代表还在往上爬的辛劳进取之辈,奔驰车主代表着已经盘满钵满的生意人,宝马车主代表着个人奋斗成功的年轻人,奥迪车主代表着仕途之上的阶段性赢家。民众对于宝马车的恶感,折射出他们对有钱年轻人的真实态度。这种反感并非出于客观分析,而是基于现实考虑:大众车主是自己,或者自己的梦想。奔驰车主在不可见的山巅,奥迪车主不敢得罪,所以宝马车主是个安全、可见的选项。人们不会对自己倾尽全力都根本无法达成的人生感到愤怒,但是,会对自己有可能达成但是尚未达成的人生而感到愤怒。因为也许那一天会在太晚才能到来,届时已经没有任何炫耀的意义了。
刀是所有社会新闻里的道具。和电影里的枪一样,电影里有一条定律:如果开头出现了一支枪,那么在电影中后部,这把枪就一定要打响,否则不应该为它浪费任何镜头。因为当观众看到它的时候,就立即在心里产生期待,等待着它的激发。即便是文明人,在内心深处也存在着对于血腥和暴力的渴望。社会新闻里出现了刀,意味着正文里有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人和人之间的对决。这样的事情总是充满戏剧冲突,而且总有生命受到威胁。人们不是靠正常的事件来认知和理解生活的,在寻常事件中人们往往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只有那些异常事件,才能异乎寻常地提醒人们自己是如何幸运地在生活着。
这三样东西带来三种强烈的对比:
文身和非文身,代表了两种不同价值观类型的人。对于大众而言,文身的人代表了社会的异类、边缘人,社会中他们;而没有文身的人代表了自己,正常人,普通人,社会主流的我们。这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立,“他们”的存在是一个威胁,是一个压力,需要看到结果,需要看到“我们”获胜,从而释放这种威胁带来的心理紧张。
宝马车和路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经济地位的人。路人在这里无论是真的路人,骑自行车的人,骑电动车的人,或者是任何一种低价代步汽车的人,都构成了宝马车的对比关系。宝马车位于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因此也位于气势上的优势地位。开宝马车的是“他们”,“路人”是我们。和文身哥相比,“我们”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生活里遭遇宝马车主,感受他们的优势,感受自己尊严的丧失。所以,“我们”天生会站在路人一遍,那是自己人,路人的命运代表着“我们”的命运,路人遇见的可能性是“我们”面对的可能性。
持刀者和被砍者,代表了两种不同法律处境的人。持刀者果断越过了法律边界,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被砍者受到了威胁甚至是伤害,但除了转身逃跑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选项。反击并不能保证获胜,可能反而遭受更大的伤害;反击成功也不意味着胜利,因为反击就让被砍变成了相互斗殴,自己要承担责任;反击伤害对方则很可能被判防卫过当,自己从受害者变成被告,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惩罚。一定程度上,违规的“他们”获得了自由,自由地使用暴力。“我们”是守法者,“我们”是无辜者,但是“我们”缺乏自保的手段,没有多少选择,这是最让人揪心的地方。

任何含有其中之一对比的社会新闻,都会引发公众关注。《文身哥殴打路人》,这种新闻引发恐惧的心理;《宝马车主殴打路人》,这种新闻引发不平的心理;《车主持刀砍杀路人》,这种新闻引发愤恨的心理。当三者合一的时候,《文身宝马车主持刀砍杀路人》,这就是热点新闻,但不足以引发讨论,因为一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结局可以预料。如果再加上一点戏剧反转,《文身宝马车主持刀砍杀路人遭反杀》引发公众的好奇,那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会新闻头条,人人都想点开看看发生了什么,并且期待这条新闻能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安全感、公平感、解恨。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是:
任何能够打动你内容,都诉诸于大众的心智模型和情感诉求。在上述的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文身哥”建立了某种心理模板,只要见到这个字眼就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人们对“宝马车主”、“持刀者”也是一样。由此,你就开始进入选边程序。而最为有效调动你情绪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强烈对比。进入选边程序之后,因为强烈对比,会让你的情绪升温。这个过程如果反复加以强化的话,会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判断。可能你看到某些特定字眼,某些特定概念的时候,你的情绪就已经改变,判断就已经下达。
大部分时候,你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需要警惕这种心智控制模式。因为它很容易接管你的思考,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这种模式是如此广泛地存在,以至于你很少特别地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的公众号文章总是比别家的短了吧?你也知道为什么别人一定要把14个字的标题用到尽了吧?
题图摄影:C_Scott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往期回顾: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一些北京地区的礼仪介绍:

1、听到“晚上一起喝酒呗”,正确的回答是:好啊,走一个呗。不能回答失礼三答案:几点?在哪儿?都谁啊?
2、听到“哪天咱们聚聚”,正确的回答是:好啊,好久都没聚了。不能回答失格三答案:哪天?哪儿聚?不如就今天吧?
3、听到“晚上你来一起聊点事”,正确回答是:好啊,你定了微我。不能回答打脸三答案:啥事儿?你能有啥事?你能有啥事我还能帮上忙的?
4、听到“这事明晚我们先碰一下”,正确回答是:诶呦,不好意思嘿,明晚我丈母娘结婚。不能回答天真三答案:我们碰啥?你说了算么?我们能定什么?
5、听到“能加一下微信吗”,正确回答是:好的,我手机信号不好,麻烦您扫我,等信号好了我通过您一下。不能回答直白三答案:不能。我不想。加了我还得删,大家就都别麻烦了吧。
                  广而告之 点而看之
黄油煎松茸,点击图片了解一下:
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也可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