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之路,与您同行」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蓓娜朗读音频
文 · 英豪 主编 · 李贤

狄翁(Charles Dickens)有云:“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事俱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当时有识之士,咸谓人间善恶或臻至极。亦必事有所本,势无可绾,但居之习之可也。”(魏易 译文)
我们现如今的时代,即是如此。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让欧美社会涌现出许多新兴行业,机械化生产造成大批工人因失业而生活艰难,流浪街头者时常有之,贫富差距增大的同时,也让人心冷漠异常,社会道德沦丧,人的生存环境也江河日下,诸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诸如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纷纷印证了这一点。
而我们生活的时代则得益于信息革命,它带给我们便利的生活,多元的商品,极致的享受,同时也让很多人背井离乡,很多人流浪街头,很多违背伦常的事层出不穷,很多地方污染严重,我们这个时代的贫富差距和人心的冷漠程度绝不亚于狄翁笔下的那个时代。
在信仰上,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另一个怀着基督信仰的人——克尔凯郭尔却抵制官方教会。二人对基督信仰、对教会敌视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那时人们信仰的失望,原本活泼的基督信仰在市民间已化为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变成了对这套教理的宣认,缺乏了因信仰而带来的生命活力与信仰本有的爱与温情。简言之,信徒变得“假冒伪善”了,因而“上帝”在他们那里也就是“僵死”的了。
基督信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中,也面临着十 九世纪那种危险。试问:当一位垂死的流浪汉向你寻求帮助,抑或一位失业贫寒的人向某位信徒或牧者寻求帮助,其结果会如何?
在谢尔登的《跟随他的脚踪》中,那位牧者的回答是:“我想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现在的工作机会太少了……今天早晨我忙得很,希望你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我这儿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给你做,我只有一头牛和一匹马,都是我自己来照顾。”随即,关上大门。
两天之后的主日,这个流浪汉在聚会临近结束时,面对“衣冠楚楚”前来敬拜的人,表达了自己的一段心声,“我已经在这城里流浪了三天,到处找工作,从未听到过一句同情安慰的话,除了你们的牧师。他说他为我感到遗憾,希望我在别的地方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我想也许你们已经被流浪汉欺骗得害怕了,我无意指责任何人,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当然,我了解,你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但令我困惑的是,‘跟随耶稣’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你们唱‘无论何往,我愿跟随’又指的什么?你们是不是说你们要受苦、舍己,并拯救失丧痛苦的人,就像我所知道耶稣所做的一般?……”
在表达完自己心声之后,流浪汉不幸心脏病复发当场死去。
小说中的牧者因为那位流浪汉的死和他的话受到极大震动,他反思他的讲道主题:“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
最终,牧者以行动来影响教会,影响身在不同行业的基督徒,引导他们在自身的所处的环境中根据耶稣教导的原则来生活,其中有报刊主编、巨额财产拥有者、天才歌手、大机构主管……报刊主编开始考虑是否要报道残酷的拳击比赛和带露骨描写的新闻,高级主管要考虑是否要隐瞒自己机构的犯罪行为,天才歌手要看待自己内心想一夜成名的动机。
也正因为《跟随他的脚踪》针砭时弊,甫一出版,销量奇佳,后因出版数量位列世界十大畅销书。
笔者零八年读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小野译本(该译本早已脱销),至今依然能回忆起当时的些许感动。
这本书提出的问题不限于十九世纪,而是可以穿越于任何时代,当人情冷漠的时候,这本书可以成为信徒的警示,让信徒反求诸己,反思自己和基督耶稣之间的距离。“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诚实地先问自己:‘如果是耶稣,他会怎么办?’”并且追问自己是否原意“跟随他的脚踪行”。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 24:12)甚愿信徒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可以深情地活着。
< END >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感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给我们点赞哦!
英豪:带职传道,现于广州侍奉。管理学学士,业余译者、编辑。擅长于析理研经、书评影评。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长期有偿征稿,征稿类别如下:信仰生活、感恩见证、时事评论、神学解析、婚恋家庭。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类别/书评,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更多原创作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