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伦敦遭轰炸,人们在图书馆中求知
图片来源:1940年《荷兰屋图书馆的绅士》
——“你读朋友圈里好友转发的文章吗?读了以后是什么感觉?
——“看啊。大多数文章标题看着挺深刻,打开以后发现大多数实际上没什么营养,也没意思,往下拉几行就会关掉。”
——“那你为什么还看呢?”
——“习惯吧。再就是有些标题确实吸引人,还有对于那些大家都在刷的东西,感觉再不了解一下就要被世界抛弃了。”
——“那就没有你特别喜欢的公号和文章吗?看了以后就没学到点什么?”
——“我最爱的当然是观点流啦(好吧这句是观澜君自己说的……)。说实话,不少文章当时可能有点感触,但转头就忘了,现在回想一下,好像什么也没学到。”
以上来自观澜君与好友的一段对话,提问者是观澜君。
也难怪这位好友说起朋友圈阅读来满心怨念。
朋友圈里面经常出现的“男默女泪”造作文、“惊天秘密”谣言文、各类诅咒文、标题图让人想入非非的“私密视频”,经常让人感觉一打开朋友圈,就像是走进了一条电线杆上满是牛皮癣广告的小胡同。
所以观澜君这位知道如何关闭朋友圈的好友,经常关掉一阵子,“周期性出家”。
他说,现如今想在朋友圈里面看点高质量的东西,有点难。
图片来源:quillette.com
《社交红利2.0》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长篇博客到140字的微博,书写门槛降低,可部分用户依然能够将140字的微博写得非常精彩,这无形中会给其他用户带来心理压力。相比之下,手机拍摄图片没有门槛,因此朋友圈更鼓励用户多发图片,简单配上一些文字就好,信息的状态比微博更“简单”和“轻量”。
简单,轻量”二词说明,以牺牲高质量的作品为代价,消除水平差异带来的压力,朋友圈带来了全民的阅读参与。
在朋友圈里,什么样的文章最受欢迎?根据统计数据,位列前三的是情感、养生和政法新闻。朋友圈阅读的一个弊端,就是日常生活话题太强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秘书长 @吴长青 说。
如今“轻阅读”流行,大家更喜欢段子和八卦,爱看图不爱看字,内容上也更关注实用性、功利性和娱乐性,大多数读者把阅读当作是享受和消遣,用以填塞候车、排队、乘地铁、上厕所时的碎片时间。
加上朋友圈已经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它的信息量,会让人产生已经获取了足够知识的假象,很多人便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读书,而将好友在朋友圈里转发的内容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所以有人说,国民沉浸于朋友圈的信息消费,是从读书世界的集体沉沦
图片来源:hjenglish.com
那朋友圈阅读,是否能代替读书呢?
 @梁文道 聊到朋友圈阅读的局限性:“朋友圈阅读局限很大,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和你差不多的人,发的都是你会认可的东西,长此以往,你的世界会越来越窄。不断有微信和电话进来,打断你的阅读,也会令你失去处理信息结构的机会。”
知乎上也有一个讨论——“碎片时间的碎片阅读如何形成知识体系?”其中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性的阅读和思考。但面对朋友圈的无限信息,我们往往只阅不读
真正的读,不只是过眼,而是要过脑。@涂子沛 提到了一个朋友圈的“挤兑效应”,就是说,朋友圈在不断地刷新,随着手指划过屏幕,大量的信息涌向脑部,就像银行发生兑现危机,大家一拥而上、反而谁也没有办法拿到钱一样,知识无法从信息中兑现。
也就是说,刷了一天手机,感觉自己很努力的样子,可得到的大多只是未兑现为知识的信息。然而再多的信息,也不等于知识只停留在信息上的认知,终究是浅显的。
@新周刊 对于前一阵子火爆的《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是这样评价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切突如其来的古典热都是叶公好龙。观澜君倒是觉得,诗词大会与地铁丢书活动的火爆,正是印证了大家对于自身匮乏的知识储备与无法静心阅读的焦虑。
图片来源:@ELLEMEN睿士
谈到中国令人尴尬的国民阅读现状,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年人均读书7本,与上一年的4.5本比起来似乎略有进步。
但这个数字,与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是拿不出手的。
那我们不读书了,微信是不是要背这个锅?
@三声 对此分析说,读书被现代媒介裹挟固然是走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但媒介的弊端却不是影响国民阅读水平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些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娱乐化程度比我们还要高,可为什么仍然能保持高水平的国民阅读状态?
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道理应用在读书上,可以说是“仓廪实而知诗书”。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闲暇的,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大范围的疲于奔命状态,为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殚精竭虑,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无不是经济条件较好、财富分配较佳的地方。
人的生存境况与国民阅读之间,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欲解读书之愁,需解人民之困。
图片来源:hjenglish.com
观澜君见过两个难忘的阅读场景:
一个是在一个小饭馆里,有个人一边吃米线一边翻一份参考消息,“我从初中就开始看了。”
另外一个是饭店门口的外卖小哥,等待接单的时候手捧kindle看得入神。
看到他俩的时候,观澜君想到了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两位小哥随时随地看书的样子,与张岱痴痴地去湖心亭看雪的举动,给观澜君的感受居然一样美好。
话说回来,我们如此在意读书,是因为读书真的很了不起吗?
是的。
不过观澜君也觉得,读书这个行为,也并不见得比读一些10万+更高贵。道理很简单,从质量上来说,许多书籍不一定比那些10万+们更高
在当今时代,碎片化的阅读和互联网阅读已然是主流。朋友圈里面,确实有许多很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也有许多高品质的文章,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尽可能广泛地去主动筛选、阅读,并对着交流频繁的手机屏幕静下心来思考
回想一下,大家是不是经常正看着一篇“深度好文”,结果突然进来一个电话、突然看到有必须回复的消息,于是不得不退出?等到再回去看时,思路早就断了,兴致也没了,干脆关掉。
虽然现在微信文章有“在聊天中置顶”这一功能,可就算置顶又如何呢?置顶也并不能拯救你已经断线的思考。
或主动或被动地,许多人在朋友圈中无法实现沉浸式的阅读,无法沉浸就少有思考,这是朋友圈阅读的另一弊病。
在古代,读书该是一件十分有仪式感的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曾是娉婷佳人来”。其实这样的仪式感,并不是标榜读书的所谓“高贵”,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置于一个阅读的情境之中,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静心思考,将过目的信息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
所以对于阅读来说,载体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碎片化的趋势也不一定是阅读的大敌
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在“
思考
”。

朋友圈阅读固然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其便捷、轻量的特点,的确是传统阅读不可比拟的。用好朋友圈,将其作为传统阅读的补充,即便是简短的阅读也不忘甄别和思考,是可能达到“无时无刻不在提高”的效果的。
这才是朋友圈阅读的价值所在。
所以胖友们,对于阅读来说,不管载体如何变迁,重要的还是我们始终不能失去的,思考的能力。
图片来源:butterbin.com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关注观点流,在输入框回复“目录”,可提取观点流所有文章链接~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