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动物双城记第28篇文章
今天北京时间凌晨三点,2018102届普利策新闻奖(The Pulitzer Prizes)获奖名单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创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记录了一个世纪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今年的奖项同样授予那些工作涵盖社会最重要话题的人:丑闻,阴谋,腐败,毒品,枪支,战争以及种族宗教冲突。
今年1217份参赛的新闻报道中,很多获奖都是实至名归,比如席卷全球的#Me too运动的掀起,正是因为《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杂志对好莱坞知名制作人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数十年来性骚扰丑闻的曝光,这两家媒体也因此获得颇具份量的“公共服务奖”。
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经让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今年的特写摄影奖(Feature Photography)就颁给了英国的路透社(Reuters)的全体摄影记者。
普利策评委会认为通过这些摄影作品,让全世界知道了罗兴亚难民逃离缅甸时所面临的悲惨命运”。
因为对罗兴亚(Rohingya)危机的报道,两名获奖的路透社记者至今仍被缅甸政府关押在监狱中。
而他们的报道记录的,就是在距离中国边境仅仅600公里的缅甸若开邦,正在发生种族屠杀、强奸、生死大逃亡、焚烧村庄,和叙利亚战争一样。
2017111日,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附近的PalongKhali,一名罗兴亚难民在穿过纳夫河途中哭泣。路透社/Hannah McKay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佛教国家缅甸,有100万穆斯林从15世纪起就世代生活在缅甸最穷的若开邦(Rakhine),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习俗。
在缅甸,外貌、语言、信仰与绝大多数人完全不同的罗辛亚人显得像个异数。
缅甸政府不承认罗辛亚人是缅甸公民,认为他们是英国统治时期从孟加拉来到若开邦的移民。
2014年,缅甸进行了30年来的首次人口普查,没有将罗辛亚人计算在内,他们被要求登记成孟加拉人。
1982年缅甸通过了一项歧视限制性的国籍法,否认罗兴亚人的公民权,限制了罗辛亚人受教育、享受医疗服务和出入缅甸的权力。若开邦地方政府有时还要求罗辛亚家庭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并限制跨信仰婚姻。
缅甸政府的立场让罗兴亚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国籍群体
最近几年,随着罗兴亚人与缅甸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连他们坚持的“罗辛亚人”这个名称也被夺去了。缅甸政府通常将罗辛亚人称为孟加拉人,暗示他们属于孟加拉国。普通缅甸民众往往叫他们kalar,这是缅甸语中指代所有穆斯林的称号。
因为长期以来的歧视,排挤和被边缘化,若开邦地区的摩擦经常演变成暴力。
201310月,成千上万名佛教男子在整个若开邦对穆斯林村庄进行打击,用暴力迫使罗兴亚人离开。
去年825日,罗辛亚反叛武装罗辛亚救世军(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在边境袭击了30名缅甸警察和军事人员。
在之后的四个月里,被称为缅甸国防军(Tatmadaw)的政府军和警察开始大规模反击镇压,对罗兴亚人的200多个村庄进行扫荡,强奸妇女和女童,烧毁村庄,从直升机上射杀平民,男人则被枪毙或斩首。
联合国人权事务主管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Zeid Raad al-Hussein)把这次屠杀称为教科书般的种族清洗
冲突发生后,缅甸政府阻止记者自由进入事发地采访,所有记者必须在官方带领下进入。
根据BBC记者的现场目击,“居民的家居物品、孩子的玩具与妇女的衣物散落各处,路中心有两个散发着汽油味、还有一点汽油残留在内的空罐。村中的穆斯林学校也遭纵火,火势蔓延至旁边的民居,三分钟后两座建筑就全成了一片火海。”
但从Google地图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到,罗兴亚人的村庄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面对缅甸政府军的杀戮,70万罗兴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向邻国的孟加拉国逃难。其中大约有38万是未成年人。至少有30%的难民不到5岁,这是自卢旺达大屠杀以来最快速的人口迁移。
201797日,逃难穿越边境的罗西亚难民。路透社/ Mohammad Ponir Hossain.jpeg
逃难路上的罗兴亚妇女和儿童也不能幸免,遭到缅甸军方的直接射杀。缅甸还中断了对若开邦的人道主义援助,留在那里的人只能得到有限的食物和水。
7岁的穆罕默德沙伊伊布,在8月从缅甸越过边界过程中中枪。路透社/阿德南阿比迪
自从8月的冲突以来,至少有730名不到5岁的罗辛亚儿童在缅甸被杀害,且大多死于枪击。其中,将近10%的儿童被烧死在家中,5%被殴打致死。真实的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2017914日,罗兴亚难民Hamida和她的丈夫Nasir Ahmed,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乘坐一艘小渔船,穿越孟加拉湾到孟加拉国村庄Shah Porir Dwip,这躺耗时5小时的旅程,生死未卜。
因为风浪太大,加上严重超载,当他们快靠岸时,船被海浪打翻,所有人被抛下了船。
当路透社摄影记者Mohammad Ponir Hossain正在海滩上拍摄精疲力尽的难民时,他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位母亲正抱着自己遇难的孩子。她亲吻他,像孩子还活着一样。
2017914日,一名哭泣的罗辛亚难民母亲,正哭泣着亲吻自己遇难的仅五周大的孩子。路透社/ Mohammad Ponir Hossain
很多人簇拥着这位哭泣的母亲,人群里弥漫着悲伤。Hamida的丈夫Nasir Ahmed扒开人群,发现自己遇难的孩子,他悲伤的抱起幼小苍白的身体,默默的离开了人群。
在这次船难中,一共有14人遇难,其中11名儿童,还有数十人失踪。
缅甸过去也曾有过大规模逃亡的事件。1960年代,军队夺取政权后,政府下令30万印度裔人口离开这个国家。缅甸的印度裔难民被迫回到印度,他们的物业和土地全被国有化。
比逃亡到欧洲的叙利亚难民处境更糟糕的是,大屠杀中幸存的罗兴亚难民,并没有因为到达孟加拉国生活状态变得更好。
近百万的罗兴亚难民的涌入,让孟加拉这个贫穷国家面临巨大压力,左右为难的政府打算把难民全部集中在一个偏远的无人岛上。
不堪重负的孟加拉国政府表示,罗兴亚人是缅甸国民,一定要回家。
2017914日,罗辛亚难民伸出双手接受当地组织在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尔的Balukhali临时难民营派发的援助。路透社/丹麦西迪基(Danish Siddiqui
无家可回、伤痕累累的罗兴亚人只能寄人篱下,艰难的生活中。
难民营里条件恶劣,逃到孟加拉国的大部分儿童大多营养不良,而且都经历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无论是目睹亲人被杀还是缅甸政府军纵火摧毁他们的家乡。即使是在难民营里听到关于大屠杀的故事,也会让他们觉得非常难过。
数十万的罗辛亚儿童或许只能这样无国籍、无居所流亡着长大。
为了生存,一些人已经开始把女儿送去给孟加拉国的中产阶级当女佣,或是进入当地的服装行业。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儿童和青少年非常容易被贩卖,无论是为了性剥削还是做家务”。
更让人担忧的是,因为同是穆斯林,难民营里临时学校开始得到中东激进组织的资助。联想到叙利亚儿童曾被极端份子胁迫当童子军或当人肉炸弹。
罗兴亚人流亡的一代,如果从小在心中埋下种族仇恨的种子,会有怎样的未来?
在难民营里读《古兰经》的孩子
这场种族大屠杀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无论缅甸政府官员、宗教领袖,还是当地的人权活动人士,媒体人,他们的态度惊人一致:罗辛亚人不是以佛教徒为主的缅甸的合法公民,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位了国家利益。
“在民主社会,人人平等”,“但不包括恐怖分子”。
在这片虔诚的土地上,佛教僧侣一直是道德权威,但是在将罗辛亚人非人化的运动中,他们一直身先士卒。
针对联合国关于军队大规模焚烧村庄和攻击平民的报告,缅甸官方回应称,那是罗辛亚人对自己干的事,是穆斯林杀穆斯林。
缅甸领导人,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曾被看作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民主领袖,但针对缅甸政府军这场屠杀,强奸和纵火的种族清洗她从一开始保持沉默,到后来发言称,这是国家迈出的积极的一步,引起很多人不满,有人甚至要求取消她的诺贝尔奖。
2018112日,昂山素季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路透社/斯特林格(Stringer
所有人都无视罗兴亚平民的遭遇,所有人也都理所当然习惯他人的苦难。
在这场上下出奇一致的运动中,一个曾经当过政治犯的资深编辑告诉BBC记者的,或许才是真实答案。而这样的答案,我们并不陌生。
“人人都很害怕,都不愿意触碰这个话题。去那里(若开邦)本身就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报导都只是基于官方的新闻通稿”,还有来自公众的压力,如果你和主流意见对立,“就连你的亲戚和朋友都会不喜欢你”。
在这样一个集体盲从、噤若寒蝉、白色恐怖笼罩的国家,路透社的记者执意要戳破皇帝的新衣,或许在这样的时候,记者更称得上“无冕之王”。
20171212日,路透社缅甸记者瓦龙(WaLone)和觉梭(Kyaw Soe Oo)在对缅甸军人在若开邦一个村庄杀害10名罗兴亚人的武力镇压进行调查时,因两名警察在仰光一家餐馆向他们转交了一叠文件,缅甸政府以这两名记者非法持有政府机密文件,违反1923年缅甸殖民时代的“官方机密法”将其逮捕。
路透社记者瓦龙(Wa Lone)和觉梭(Kyaw SoeOo)被捕
在诉讼中断期间,记者瓦龙向缅甸新任总统温敏呼吁,“我们现在在永盛监狱,因为我们报道了新闻。我们正在面对法庭,因为我们发现了不公正的事情。我希望新总统能让这个国家拥有真正的新闻自由。”
3月的听证会上,缅甸当局拒绝了对两名记者的保释,这两名记者至今仍被关押。
和过去改变世界的那些调查报道一样,路透社的这篇报道也是深入政府缄默之墙的后方,找寻令人坐立难安的重大真相。
普利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瞭望者是这个社会触礁之前最后发出信号的人,当他们无限接近真相,也代表着我们向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又迈进一大步。
About us
松鼠+猫姐
前媒体人
一个美国求学多年,现居北京
一个北京飘荡多年,现居悉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