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动物双城记第27篇文章
周五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我照例到纽约时报的讣告版阅读时,看到最新的一条居然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讣闻。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开错页面,被链接回了1955年的纽约时报讣告版。
可是仔细想想,63年前纽约时报也还只有纸版,也不可能有网页留存。再打开一看,虽然标题赫然写着《林徽因与梁思成:探索、挽救中国古建筑的伴侣》,但正文中的解释是,自1851年以来,《纽约时报》的讣告一直以白人男性为主,现在讣告版特别推出了“被遗漏的”(Overlooked) 栏目,讲述一些女性的故事。
纽约时报认为,这封讣闻报道本应在195541日林徽因过世时发出,但当年的“性别歧视”和“信息隔绝”,让这封讣闻迟到了63年。
到了晚上,“纽约时报补发林徽因讣告”,已经经由澎湃唐人街栏目报道以后,一度成了微博热搜。
特地查阅了一下,讣告版下面这个Overlooked子栏目从今年38日起上线,算上最新一期的补发林徽因讣告,一共补发了八位给社会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但死亡一直没有得到时报关注的女性讣告。
Overlooked栏目
其中有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反抗日本牺牲的韩国民主人士Yu Gwan-Sun、发明了巧克力曲奇饼干的Ruth Wakefield、还有不带氧气瓶独自登上喜马拉雅山峰的Alison Hargreaves.
为什么纽约时报这么把讣告写作当一回事?
因为在传媒业发达的美国,已经有悠久历史的讣告写作——我更喜欢讣闻报道这种叫法,是最重要和最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
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像公文般的死亡告知函(Death Notice)或者葬礼通知(Memorial Notice)不同,讣闻报道特指由专业记者执笔的生平故事,在故事中会有为什么这位逝者值得大家关注,和他的一生是如何影响了世界。
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有一些是已经在媒体工作过的,其中有一位男同学之前在纽约一家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告诉我,除了突发新闻之外,讣闻报道就是他最喜欢的栏目了,比评论版和副刊都喜欢。
我第一次听他这么说的时候十分不理解,在我的印象里,讣闻就是小时候贴在小区大院门口的死亡告知函,内容一般包括年龄、职称、工作单位、葬礼时间,有时还盖着治丧委员会的章。
直到我自己开始固定阅读《纽约时报》的讣闻栏目,我才逐渐开始明白为什么讣闻在美国那么受欢迎,为什么有的名人还要指定自己的讣闻写手或者提前审阅自己的讣闻——
好的讣闻不是死板的个人简历,它是高度浓缩的人物故事,从死亡的结局开始追溯这个人一生的际遇、起伏、成就和闪光时刻,以及这个人曾经怎样影响过世界。
Obit截图。
而讣闻记者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功,比如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线索、核实信息、拼凑真相、字斟句酌,都是新闻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美国的一些后来写出重磅调查的记者,其实就是写讣闻报道起家的。
2016年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讣闻(Obit,讲的就是特别会讲故事的《纽约时报》讣闻编辑部的故事。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59万人去世,作为极少数拥有一个讣闻编辑部的媒体,《纽约时报》的讣闻记者需要从这些人中选出大概1000人,作为讣闻报道的主角。
因为许多美国人都以自己或者家人能上《纽约时报》讣闻版为荣,所以讣闻编辑威廉·麦克唐纳德(William McDonald,下简称“麦克唐纳德”)大概每天都会接到1015个电话,类似于:
“我叔叔订了一辈子《纽约时报》,阅读《纽约时报》时报就像是他的宗教,你们能不能给他写一篇讣告?”
也有时候,他们在到底选择哪一位讣闻主角之间纠结很久。
而他们筛选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逝者的人生故事是否具有新闻价值(Newsworthiness)。看纪录片里他们每天的选题讨论会,就特别有意思。
《纽约时报》讣闻编辑麦克唐纳德。
除了公认的名人,讣闻编辑记者们更多是在一些有小许成就或社会贡献的人物之间做选择。
每天早上醒过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今天谁死了?
在《纽约时报》讣闻栏目,大部分讣闻是800字左右。最有新闻性的,故事性最佳的会上千字,比如教皇去世。
如果新闻性有限又值得记录的,比如一个在70年代美国广告业黄金时期做出过一些创新性广告作品的广告人,最后麦克唐纳德和同事就决定只给他500字。
虽然字数不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但是字数确实一个讣闻新闻性的最好衡量。
而读者对《纽约时报》讣闻栏目的高期望,也让麦克唐纳德和讣闻记者鲁斯·韦伯(Bruce Weber,下简称“韦伯”),威廉·格莱姆斯(William Grimes,下简称“威廉”),压力巨大。
有时,一个名人之死刚宣布几分钟,讣闻编辑部就开始不断接到读者的问询电话,你们的讣闻怎么还没写好。
编辑记者毕竟也只是凡夫俗子,而公众人物的一生往往有太多可以描写,很难在几小时内一蹴而就。
为了更好应对这种情况,《纽约时报》会提前准备大概1700则名人讣闻,长度从几百到一万字不等,大约以每周3个的速度增加——与库内资源消耗的速度基本持平。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讣闻,负责执笔的两位记者John MarkoffSteve Lohr准备了四年。200781日,Markoff草拟了开篇段落:
史蒂夫·P·乔布斯,硅谷之子,大学辍学,在个人电脑和数字媒体领域重塑了全球文化格局,于____ 辞世,享年____。据____消息,死因是____
之后的四年,就是不断更新和丰满文字,2011105日,乔布斯去世新闻宣布不到一小时,《纽约时报》已经在网站上发布了3500字的讣闻。
乔布斯讣闻,题目是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梦想家
但也有时候,因为准备时间太长,讣闻记者反而死在了笔下人物的前头——
2005年去世的作者Mel Gussow为伊丽莎白.泰勒提前撰写了讣告,当2011年泰勒去世时,她的讣告下面也刊出了Mel Gussow的死亡通知函。
泰勒的讣闻和讣闻作者的死亡通知函放在一起。
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作家、艺术家。他们每天的写作都是关乎怎么去让逝者在故事中重生,让他生命中的最闪光时刻(defining moment) 被更多人所知。这大概也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了
纪录片中,谈到自己的工作,讣闻记者玛加丽特·福克斯(Margalit Fox)认为讣闻通过盘问历史(Interrogate history)、讲述故事的方式,讣闻将读者重新带回到了不同年代。
而在他们笔下流淌出的故事,从一战、二战、冷战、美国民权运动,正慢慢进入到现代。
一些他们毫无准备、正当壮年的现代人物,会突然传来死讯。
比如摇滚歌手、IT从业人员,就是他们现在觉得最需要提前备稿的目标人群。
“对摇滚乐手来说,他们的65岁就相当于平常人的85岁。”
当然,讣闻也不全然是名人的专利。最近十几年,平民讣闻(Egalitarian Obituary)也开始改写之前新闻界对讣闻是记录公众人物之死的定义。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纽约时报》开辟了一个叫做《悲伤的群像》(Portraits of Grief)的讣闻专栏,截止到2001年底一共刊登了2100多篇遇难者的讣闻报道,用简短的故事记录了这些普通人生命中不寻常的故事、经历、以及家人朋友们的怀念。
NYT悲伤的群像讣闻专栏。
Dianne Bullis Snyder: 一位妻子,母亲,实干家。去世在2001911日美国航空Flight 11上,终年42岁。
LEON SMITH JR.:云梯消防队司机,队里唯一穿15号靴子的人。在世贸中心去世时终年48岁。
JOHN F. GINLEY:消防员。一个安静但有爱的父亲。去世时两个女儿分别10岁和8岁。
SUZANNE KONDRATENKO:高级咨询员,八个女儿中的第三个,小妹妹患有唐氏综合征。在世贸中心怡安保险公司去世时27岁。
James K. Samuel Jr. :工作时间早上六点到下午二点的交易员。在世贸中心卡尔期货公司去世时20岁。
Francis Esposito:新手消防员,日常喜欢和哥哥、父亲一起去玩水。在世贸中心去世时32岁。
ANDREW DESPERITO:中尉,消防员。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他最后一次被看到是将一位女士护送到安全地带后,又返回到世贸中心去寻找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去世时43岁。
……
这个系列因为完整深刻地记录了9.11事件,记录了遇难者的生平,跟进了遇难者家属的情况,2002年获得了普利策公共新闻奖。
而这些每天记录人生、记录历史的讣闻记者,也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死亡。
人生的起、伏、跌、宕、生、老、病、死之后。
会有多少字来记录我的一生。
我的一生有没有过成就,有没有影响过别人,有没有留下来什么。
我人生有没有过闪光时刻,有没有人会记得我。
毕竟在我们的讣闻中,都希望作者会这样来结尾:当他死去时,他度过了充实、有趣和没有虚度的一生。
About us
松鼠+猫姐
前媒体人
一个美国求学多年,现居北京
一个北京飘荡多年,现居悉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