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丨刘颖璐   作者丨康乃馨
编辑丨赵丹青   排版丨何奕乐
Erin中文名字叫顾怡然,是引知公司的教育总监。除此之外,她还是“哈佛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达特茅斯大学生物和环境科学双学士”。但和拥有着如此耀眼学霸光环的她聊天,你会发现,Erin其实是一个人如其名的随和“大姐姐”——对生活,怡然自得;对事业,怡然自乐。大概是一直怀着一颗“初心”在做教育,让Erin远离了许多戾气,所以让人觉得她还像学生一般纯粹。
如果把人在每一个阶段做的选择看做是一个节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实际上就是由这一个个看似单一的决定串联起来的。Erin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初做的每一次选择,原来都在把她向“教育”的方向推,“真的就是跟随心在走吧,”Erin总结道。
“对于我来说比起做律师,还是当老师开心”
Erin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按照家里人的设想,在达特茅斯大学念完本科的Erin,应该接着去法学院深造,或者开始在律所学习,Erin当时选择了后者。但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受人尊敬的律所工作,却让Erin直呼“太痛苦”,每天淹没在成千上万的法务文件和电话里,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Erin,“这不是我想要的事业。”
一番思前想后的挣扎斗争之后,Erin开始着手申请哈佛大学的教育学硕士专业。一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她就毅然辞去了律所的职务,开启了她正式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生涯。但Erin和“教育”的缘分,却远始于入读哈佛之前。让我们把时钟拨回2005年,回到“教育梦”在Erin心中刚开始发芽的那一年。
理科女在常春藤萌芽的“教育情结” 
看起来知性的Erin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她在达特茅斯大学选的专业是生物和环境科学。除了上专业课之外,成绩优异的Erin还在学校里兼职做助教,帮学生们补习上课不懂的知识点。很快Erin就发现自己十分享受做助教的过程。除了能够挣外快,最让她成就感爆棚的时刻就是学生们从不会到会,发出“哇塞,原来是这样!”的感叹,这让Erin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有价值并可以得到回报的。有一天,学校里的一位中国学姐找到了Erin,问她有没有兴趣做社区里的中文老师。
学姐告诉她,在达特茅斯大学所在的Upper Valley地区,虽然中国人口不多,但有不少被领养的亚裔孩子,还有一些家里有小孩,但大人要上班的中国家庭,都十分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学习接触中文的机会和环境,所以这位学姐想找一些对教课有热忱有能力的人加入。既会讲中文,又有助教背景的Erin自然是不二人选,Erin对这个想法也非常感兴趣,于是马上和学姐开始筹备。他们租了一个小教室,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分好班,最小的只有三岁,最大的也才九岁。小一点的孩子,就教他们中文的听和说,稍大一点的,再加上读和写。除了最基本的听说读写,Erin和伙伴们还教孩子们写书法,做手工和折纸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课程。看着这些最开始连“你我他”都分不清楚的小ABC们(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现在已经能写出通顺的中文句子,了解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和历史,Erin突然领悟——原来教育的意义不仅可以是教授知识,教育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除了成就感,教孩子们中文的这个经历让Erin对“教育”又多了一份使命感。
“如果我不去,我一定会后悔” 
重返故土,竟是去乡村支教
当Erin以优异的成绩拿到达特茅斯大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的双学位之后,两个工作机会,携带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也摆在了她的面前。
一份是可以让Erin继续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留在美国做环境科学相关的教育工作,另一份是J.P Morgan提供的在中国乡村支教的机会。当身边人都认为Erin肯定会选择第一份工作时,Erin却做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她选择回到中国,去农村支教。
“当时就是很单纯地想要回到祖国,为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做一点回报吧。”Erin回忆当初做决定的心态,轻描淡写地就像在说“我买了那条红裙子”一样。“如果我不去,我一定会后悔,”她接着说,“我还年轻嘛,我不怕吃苦,也不怕挑战。我想选择更难的那一条路试试看。”
就这样,Erin从美国飞回了中国。这一飞,就带着她来到了陕西秦岭的山脚下,一个距离西安市区有着60公里的农村。山区里条件不好,断水断电是常有的事,甚至在冬天,这个北方的村里都没有暖气,一同去支教的10多名老师只能躲在宿舍用电暖气取暖,但电压不稳电暖也常常不工作,没办法,大家都被冻得跺脚。
除开生活条件的艰辛,更让Erin感到震撼的是这里的教育水平和孩子们对教育的认知。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Erin所接触到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稍微大一点的,上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告诉Erin,自己的目标是初中毕业,然后就出去打工,多挣点钱;女孩子呢,则是想早点嫁人。Erin只有告诉他们,你们的未来不应该局限在这里,你们还有很美好的青春在前方等待,要多读书,将来才会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在农村支教,一个老师担负的责任注定要更大更多。她回忆道,有一个小孩子,已经一年级了却不知道怎么擤鼻涕;还有一次她和一个学生在宿舍里聊天,那个孩子在没有告知Erin的情况下,拿走了她的一个物品,但这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我和你很亲近”的象征。Erin在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感到了心疼。这两个孩子让Erin意识到,“不是每一个小孩都能幸运地拥有教育的机会。 因为没有人教,这些孩子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也不知道社交礼仪。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真得帮到他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因材施教’”。
在支教了一年之后,Erin选择留了下来。她发现支教老师流动性大,每一次新手培训都会出现断档,导致衔接和沟通不顺畅,于是Erin在当老师的同时,又自告奋勇担当起了教师培训的职务,协助新来的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介绍课程进度等等。两年过去,她发现当初害羞木讷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开朗,英语说得越来越流利,待人接物上面也体面成熟许多。回到美国之后,Erin也一直跟进着孩子们的近况,回国休假的时候还见着了一些学生。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当初说着想辍学打工,早点嫁人的孩子们,都选择了继续念书,有些甚至还考到了西安市区的中学,畅想将来还要去北京念大学。
在中国支教的这段经历,让Erin真正了解到了教育的本质和精髓——除去成就感和使命感,教育更神圣的地方在于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境界,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重返校园,为了一个更好的“教师梦”
时间来到了2010年。从中国结束支教又回到美国的Erin,在家人的劝说下开始在一家律所工作。就像每个人在认定真爱之前,总会先遇见一个配角——配角很完美,可是和配角在一起之后,你才知道原来真爱另有其人。Erin就是在律所工作的时候,越发坚定地认识到,教育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真爱”。于是,她放下自己在律所的工作,申请上了哈佛的教育硕士专业。
如果说之前的教师生涯让Erin初识了教育的魅力,那么在哈佛的学习则让Erin对教育的认知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她的导师Hehir教授,是“特殊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泰斗,在“特殊教育”这门课上学到的知识也使Erin“受用一生”。
特殊教育专门针对心理和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他们往往需要教育者拥有更多同理心并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为这些孩子们研发并提供专属的教育大纲。对Erin来说,这也正是“教育”的魅力——她享受探索学生内因动力,思维方式和精神需求的过程,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进步,一起分享越变越好的喜悦。带着在哈佛学到的教育理念,毕业后Erin开始在波士顿的一所高中教生物。
当时她带的学生们大多不是本地人英语属于第二语言。如何让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们熟悉连本地生都觉得难记的各种化学专用术语,Erin也费了很多心思,比如让孩子们自己录视频画连环画来解释什么叫光合作用,什么叫细胞分裂;比如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解各种气体的特性等等,她总是第一时间去了解学生们的反馈,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让学生们能完全吸收课堂上的知识。
华丽转身
永怀对教育的一颗赤子之心
在高中讲台上一站三年的Erin,机缘巧合结识了引知的三位创始人。引知的三位创始人Joel,Yosepha和David分别毕业于耶鲁和哈佛,相似的教育背景和理念让四个年轻人聊过之后,一拍即合,火花四溅。Erin并不是一个轻率的人,她能感觉到引知是一个靠谱的团队。“因为大家都是认认真真地想把教育做好,”Erin说,“这已经非常难得了。在这个人人崇尚快钱的社会,能脚踏实地,一心只为学生的公司太少了。
考虑过后,Erin决定加入引知,并担任教育总监一职,负责制定教育大纲,课程题材,教师管理和培训。引知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很特别”的理念和Erin不谋而合;面对学生,如何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也让Erin拥有了更多挑战和探索的空间。现在,她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参加讲座,一起做实验,一起写报告,“和年轻学生待在一起,让我也能一直保持一颗年轻,乐意去尝试的心态。与其说我在帮助学生,不如说学生们也在帮助我变得更好。” 
由于工作需要,Erin接触到了许多想去美国念高中的中国高中生。当年也是从美国高中开始念起的Erin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和她当年出国的时候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不仅英语可以达到正常交流的水平,现在孩子们拥有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眼界也让她惊喜连连。作为一个“过来人”,也作为一个教育者,Erin希望更多的中国家长们能放手让孩子们去试错,去失败;对于羽翼还未丰满的年轻人,Erin也鼓励他们能勇敢跳出舒适区,大胆接受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或许我们不能很快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在尝试过后,我们一定要学会思考,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在被问道,那你会一直喜欢教育,并把教育当做终身事业来追求吗,Erin轻快又坚定地吐出了两个字,“会的。”
对教育的这种笃定,大概就是是Erin她本身,最怡然的状态了吧。
点击观看引知总监顾怡然Erin完整采访

相关阅读
点击关键字回顾引知往期精华

搜索以前的文章?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来找找看吧。
试试:GPA、标化考试、课外活动、辩论、夏校、写作、书单、选校、文理学院、选专业、就业、申请策略、申请流程、候补名单、家庭教育、留学心理、学费、美国高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