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Sunny
编辑|渡十娘 
今天《繁花》收尾,大家总算长长舒了口气。本来以为大结局不过是潦草地交代一下每个角色的去向,没有想到的,是埋在最后也是最深的那根线——爷叔和金花的和解,瞬间拔高了整个剧的眼界和格局。
假如没有“爷叔”,那就是金宇澄的《繁花》——一部阿宝发家史;有了“爷叔”,就是王家卫的《繁花》——一部上海传承史。这是我还没有看完全剧的时候写下的一句话,但现在我想加一句,“爷叔”不仅仅是一个传承的标签,更是从深层里传达了上海这座城市是永远有温度也有气度的。
游本昌老师第一天出场,评论区就热闹非凡。很多人都在讨论他和林栋甫谁更像“爷叔”?我的舅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上海是这样点评的——
大部分观众没有搞清楚“爷叔”身上老克勒和老法师的主次关系。本质上说,他是后者占主体。
八九十年代的老法师身上必须具备懂生意经的最基本特征,他们更类似一种“账房先生”。而这类人通常是旧上海过来的,他们身上虽有旧时生意场中的“老克勒”举止气质,但同时又不是真正的老板那样气宇轩昂。所以要求角色有一种处世的低调而不是张扬——更多是一个辅助性的角色。爷叔代表着那个繁华的年代叱咤风云过,又在不堪的年代被陷入困境中的特殊人群。在这方面游本昌还是拿捏得比较準确的。
而我,则是透过“爷叔”试着解读导演的意图——上海在骨子里是有一种“上海精神”的,或者你也可以称之为“海派文化”(不是周立波的那种)。比如上海人就算到了香港,纽约,抑或天涯海角,依然会秉承着很多旧时的习惯(剧中爷叔开场教诲初入商场的阿宝的那段就很经典),以至于看港片长大的一代误以为那是粤港文化,其实不是的。因为香港的文化,除了英伦文化的浸染之外,上海的租界文化也留着极深的影子。
要知道大半个香港电影圈都是上海人,难怪吴思远说,我们在香港拍电影不会讲上海话是吃不开的。王家卫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很多部戏中都会把这种旧上海的文化有意无意埋进镜头里。而这一次,他准备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了——“爷叔”其实就是这一层:从上海昔日十里洋场到90年代经济变革时期,许多东西都是似曾相似的(比如股市)。老上海会深吸一口气说,上海回来了。
冒险家的乐园。这就是上海该有的样子。宛如李李送给宝总的鲶鱼。没有鲶鱼,沙丁鱼会死,吃肉的鲶鱼同样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前赴后继改天换地的动力所在。黄河路只是修罗场。无数的“宝总”和“爷叔”才是来来往往永不黯淡的上海色彩。
为什么很多人在刚刚开播的时候会脱口而出,香港导演王家卫,拍的不是90年代的上海,而是他想象中的30年代的上海。真的是这样么?很显然,这句话,对又不对。
其实王家卫拍的不是香港,而是当年高仿香港的上海,抑或本来香港又是高仿的旧上海。它们隐约间有着交替也是可想而知的。
改革开放之初,两极分化是非常大的。比如现在人人都吃得起甚至不屑一顾的永和豆浆当年在零陵路开了第一家。半夜里“台巴子”(上海人当时这样称呼台商)们开了凯迪拉克去宵夜。原本市井间最平常的四分钱一根的油条身价暴涨几十倍,对当时上海人的冲击可想而知。
而黄河路就更是如此了。当年黄河路夜幕降临每家店面全都是忙着招待客户的生意人,他们的标配往往是一只公文包配一只大哥大,“像砖头一样,砸得死人呃”。
我是91年进报社的。作为初代“娱记”,黄河路也曾经是我特别熟悉的地方:牯岭路转弯角上的人丁盛当时几乎是中国半个电影圈聚会的风水宝地。最热闹的是《霸王别姬》首映前夜,徐枫带着陈凯歌一行占了人丁盛包房,外面也都是剧组的人。张国荣没敢来,怕粉丝把饭店拆了。果然,第二天他们就把大光明的玻璃门给挤碎了。
一切皆可能,这就是90年代的上海。上海人的财富深藏不露是因为当年的认购证钞票一夜天上来,再加上后来的房产红利,只要稍微有些经济意识的上海人都不至于过得太差。而用一条黄河路来聚焦那个时代的变迁,我以为导演还是抓得很准的。至于很多人觉得他拍的不是那时候的上海,那也只不过相当一部分的观众其实并没有机会经历那些深夜的“黄河路”而已。
更重要的是,黄河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从地理位置上讲,它的尽头就是十里洋场的南京路,坐拥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和远东第一大影院,大光明电影院。这种地理位置上的暗合,都是有讲究的。而电视剧中,则用了原小说没有的一个人物——爷叔,串起了导演始终难以忘怀的十里洋场梦。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假如爷叔这个人物只是作为阿宝发家的佐证,那么王家卫就算不上顶级导演。而他恰恰安排了一个道具两场戏,把两代的恩怨,三代的传承貌似轻描淡写,其实深入骨髓地描摹了出来。
还记得阿宝初入27号,第一次见到汪小姐的情形么?她戴着厚厚的玻璃镜片,蹲在炉子前,利用烧开水冒出的水蒸汽把一张张邮票从信封上撕下来,然后贴在玻璃门上......这套娴熟的动作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集邮,是当时很多人的爱好——不是为了后来大火的邮票市场,而是一种小布尔乔亚式的消遣。
金科长显然也是此中高手。然后培养她的小徒弟从撕邮票开始,锻炼她的耐心。没想到,汪小姐走出27号独闯,开业那天,金花送来了一本集邮册。面对这个徒弟,她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她从来都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女强人,另一方面,她又不失性情中人的仗义:她知道徒弟这样赤手空拳闯荡不易,一本邮票簿既是一份嘉许(她曾经精心收集它们付出的心血),又是一份实际的支持。
她当然也知道汪小姐是懂得这份情谊的,上海小囡从小被教育“要拎得清,要记得人家的好”。所以这场戏也处理得非常“上海”——因为就如原著中贯穿始终的“不响”文化,上海人做事说话都讲究留有分寸和余地。那种大喜大悲大包大揽之类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在上海人的对话中。吴越的表演也很到位,淡淡的,需要对方知道但又不给对方压力的适度隐忍,以及强压在内心的那份赌注:徒弟日后会不会又有出息又有良心?这种内心的纠结都在一句轻描淡写的“(这些邮票)都在我心里了”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句“都在心里了”,不仅轻轻化解了汪小姐对于即将要拿走师傅最珍贵的记忆的愧疚,而且也没有什么假惺惺地故作姿态。她当然是权衡再三再作出割舍的。这也为后来这本邮票簿又两次转手回到她手中埋下了伏笔。
李李当然是生意人,她拿到汪小姐送来抵账的邮票簿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变现。也正因为她的这份生意人的姿态,没有让邮票簿最后搁置在她手上,而是在剧终时被爷叔在市场上无意中见到买了回去。
众所周知,爷叔和金花其实是亲戚。而爷叔在提篮桥吃了几年官司(坐牢)也是拜这个小辈所赐。其实导演在这里很显然是夹带私货的: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举报成风已经可以说人人自危了。而金花按照事后她对爱徒的“处置”也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包括后来他们在生意上有所来往她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可见她对于自己的“大义灭亲”不仅没有愧疚感,可能还是颇觉有理的。直到她收到那本珍贵的邮票簿时,她的感动与释怀才是导演要表达的对过往历史的一种深切的悲悯。
而完成这一步的,恰恰是阿宝背后的男人,我认为的《繁花》灵魂人物,爷叔。
爷叔这个称呼在上海是有讲究的。上海人一般称呼自己家的叔叔(爸爸的弟弟),会叫“阿叔”,或者几(排行)爷叔,或者某某(一般是小名)爷叔。而隔壁邻居则可能是某家爷叔。直接称为爷叔的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陌生人之间的统一称呼,而另一种则是特指不正式的人生导师,一般是男性长辈。
《繁花》中的爷叔自然是后者。上海人有句话,用来调侃对方貌似样样都厉害:要么我叫侬爷叔。可见爷叔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领路人。这也很符合剧中的爷叔的形象,阿宝穿三件套,爷叔就要低调一点,中山装笔挺。然后一副旧旧的眼镜,没有我们想象中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风流倜傥,却尽显在风雨飘摇中练就的精明强干。
爷叔对阿宝的助力自然不必说了,关键是,这个人物的背后不仅是一种时代的链接,更是体现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中,既有需要借鉴曾经的经验教训的地方,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变。
一般平庸的导演都会设计出让小汪发达后为师傅赎回邮票,看着弹幕上观众的呼声你就知道了。可王家卫就是王家卫,要让观众牵着鼻子走就不用戴墨镜了。爷叔也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外音,说明了邮票不是他特意为之,而是正好因为有人找他去看让他撞上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天意,符合爷叔这种老江湖的真性情:小姑娘小辰光脾气跟我一样,嘴巴比脑子快,要吃亏呃。
好一句“嘴巴比脑子快”,是上海人都明白,那是明贬暗褒。说明在这个长辈的心里从来没有开罪过这个不谙世事的小辈,了解她不是恶毒之人,所以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公,也就一笑置之了。
好一个爷叔!是模子!当吴越追出门来,走在人流中的爷叔忽然回眸——你道是看过万千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却不见一个耄耋老人的那一个回眸,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我忽然就冒出张爱玲的那句话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王家卫也是。我在上影厂工作了一辈子的师姐今天结束后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海报配了一句话,《繁花》是王家卫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何止情书?!因为懂得,他努力在众多的瞬间中提炼了这三十集,一群人的故事。因为懂得,你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人人都在位,人人都全力以赴地展现最好。灯光,摄影,不静,道具,音效,化妆.....在这里我们才看出来导演其实不需要全才,但首先他要有思想懂调度,能把一个团队凝聚起来完成自己的想法。
这部戏的演员可谓个个在线,包括只露手露腿的芳妹都是个性饱满的。主要演员自然不用说了,一开始觉得唐嫣太乍吧了,后来才发现汪小姐前面有多傻白甜后面就有多让人从怜悯到敬重;我们和范总一样,对这个嗲嗲的上海姑娘刮目相看;从游本昌到董永到吴越,自然是老戏骨永远在线。尤其董勇从凛然正义的警察形象一夜变成乡镇企业家还真不习惯。
最让我惊艳的是范家两位配角:范湉湉虽然也是特立独行的性格,但本人其实没有卢美琳那种“白相人嫂嫂”的气质。但你看两场打戏简直封神:给宝总的那记耳光;和给小江西先擦泪后撞头,她的整整两分钟的戏没有台词全靠演员的脸部特写,和形体动作,可谓是层次之分明。表演之到位,你简直不能想象这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而这离她第一部戏《少林足球》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而这二十年间,她靠着综艺终于重新回到了演员的梦想之路上。
黄河路上,啥人敢打宝总
还有范志毅,据说来到剧组连台词都没有。王导说,一个小姑娘,侬使劲车(调侃)伊就是了,于是就有了那段灵光一现看完一遍绝不会忘记的“范志毅是我邻居”的桥段了。最后那句“虹口小汪,不要坍招水”更是瞬间让人泪崩:“坍招水”就像一个魔咒。上海人一生所受的教诲就是那五个字:不要坍招水。所有的倔强,尊严,努力,不服输...都在里面了。如果这是范大将军脱口而出的台词,那真是太经典又太接地气了。
用拍电影的手段拍电视剧,业界大叫“降维打击”,受益的却是我等观众。片中57首插曲全部是90年代的经典,每一首都是恰到好处地衬托着主人公们当下的心情:一首“再回首”贯穿在汪小姐到虹口小汪到汪总的人生之路上,与师傅的两次深情拥抱都是这首歌很好地渲染了气氛。
从一再响起的“偷心”到“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再到突然响起的“东爱”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没有接吻没有床戏,但处处都是情都是爱,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爱,很多的爱,超越了男女私情的爱。
这样有爱的上海,即使吵吵闹闹,你会不爱么?和平饭店里的手动电梯,90年代的凯迪拉克,玲子房间里的老家具,老旧的热水瓶,一本封皮皱折的“飘”......为了还原当年的样貌,不仅1:1重搭黄河路和进贤路,连角角落落里的老东西都被从上影厂的道具库房和演职员们的家里Ken(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汉字代替这个发音。上海话,意为挖地三尺找出来)了出来。
热气羊肉,排骨年糕.....哪一样不是310们的心头之好?据说为了逼真,不仅让当年做黄河路霓虹灯广告牌的师傅重新开机;连镜头前的菜,也都是当年黄河路的师傅们一只一只烧出来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编剧秦雯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同样写上海都市情感同样改编自小说的《我的前半生》和《流金岁月》也是出自她手。要知道,墨镜王之前是从来没有讲好过故事的,但这一次整个故事有始有终有起有落,完全符合电视剧收视节奏,不得不说,编剧首先是可圈可点的。
再好的戏也终究有落幕的时候。一瞬间,我仿佛觉得王导是爷叔附体,在人流中突然回眸,看着你们,问:还满意吧?等不及听答案,他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爷叔的使命完成了,王家卫的使命也完成了。他给出的不只是情书,而是一份满满的慈悲——渗透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们骨子里的那份激流勇进又活色生香的一代又一代人的上海味道。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 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Sunny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