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然公司
一群傻瓜,会搞垮一个大公司。这个说法你很可能会同意。但是,我说一群聪明人把公司搞垮了,信不信?
安然的案例,就是一群聪明人搞垮大公司的故事。

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2000年,安然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
另外,安然公司还运营着一家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宽频部门,同时也经营纸、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其所属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5个领域的经营业务。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公司连续6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在几周内破产。我们大多数人听说是因为财务造假,但是,财务造假最多被监管部门处罚,为什么会破产呢?
二、突然亏损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要发当年的二季报,在二季报中,要更新一下1997到2000年的财务报表,在编制报表中,就是以前年度事项调整,其实很常见,每年都会调。
在修改过的报表中,安然的收入减少了6.13亿美元,债务上升到了6.26亿美元。这让投资者脸上充满了问号。
因为2000年第四季度,安然公司天然气业务成长翻升3倍,公司能源服务公司零售业务翻升5倍;2001年一季报,安然公司季营收成长4倍,是连续21个盈余成长的财季,到了2001年二季报,你突然告诉投资者,营收都是成倍翻的一家老牌公司亏损了,一亏还是6亿美元?这是怎么回事?
2001年年初,一个叫吉姆·切欧斯的人公开质疑安然的商业模式。他指出,虽然安然的财报看起来很漂亮,但安然根本是赔本赚吆喝。因为没人能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而且公司报告的利润和经营现金流是不对称的。切欧斯还注意到,安然与合伙公司有内幕交易。
2001年3月5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安然股价是否高估》,对安然的财务提出疑问。
受负面信息影响,安然股价迅速下跌。
2001年8月9日,安然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但就在这几个月中,安然的高管则表示,股价下降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下降以及整体经济低迷,闭口不谈财务问题。
直到10月16日下修业绩,安然集团还想用投资失败来解释,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早已经盯上了它
2001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安然公司自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认做了假账:自1997年起,虚报盈利5.86亿美元。
三、安然瓦解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好几跳。
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
结果发现,安然有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为投资人所知。
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
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
还有负责监督公司的监事会,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安然关系特殊,要么正在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机构。你说说这种监事会还怎么行使监督权力呢?
在这之后,安然公司债券也被降级,降到比垃圾债好一点点,这些都导致安然很难从市场上融资了,而注意此时安然还有130亿不为人知的债务窟窿哦。
到了2001年11月28日,本来打算收购安然的德能(Dynegy)公司放弃了收购;安然的信用等级被彻彻底底地降为垃圾等级。
彻底还不上钱了,资金链也断了。2011年11月30日,安然欧洲公司也宣布破产。
安然破产那天,要求员工在30分钟之内收拾好个人物品离开,要知道安然有2万员工。
注意了,这些安然的员工中有9000人在2001年初按83美元的价格通过养老金购买安然公司的股票,最后变得一文不值。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从10月16日到12月2日,安然从世界五百强排名第七,到破产,只用了不到两个月。
在2000年,安然还站在世界之巅,两个月后,就掉进万丈深渊。
四、为啥造假
20世纪90年代,安然当时想从一个标准的天然气供应商转变成一个新能源产业经济中介,转型需要钱啊,所以安然需要不断的融资。要进行融资的话,你的信用评级得高吧,为了保持较高的信用评级,安然公司得做出一些虚假的报表。
为了做出虚假的报表,安然用了一招叫做创立特殊目的实体,也就是合伙公司。比如你本来要借钱买设备,这样负债率会升高。但是你可以新成立一家公司(特殊目的实体),百分百控股它。然后你用这个公司的名义借钱买设备,自己花钱跟这个公司租。这样负债就不在母公司的报表上了
斯基林加入公司有个条件,要求使用当日市价会计原则,允许在签约当日结算未来的获利,也就是可以凭空捏造自己的利润。这为安然未来瓦解埋下伏笔,也是后来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这种会计原则可能导致的后果显而易见:
首先,利润和现金不匹配。大量的利润并没有任何现金,投资者会越来越难以判断安然到底收到了多少钱,因为今后收到现金时不会再做利润,哪怕今后一分钱也收不到。
其次,安然的增长率难以维持。因为本该在未来年份确认的收入全部都计入了当下,这意味着安然每个季度都要有新的生意。
2001年3月,安然事件畅销书作者、彼时《财富》杂志的记者贝思妮麦克林采访斯基林,并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但无人能回答的问题:安然公司到底靠什么赚钱?
事实上,安然公司赚钱有两大法宝。其中之一,就是利用财务官安迪法斯陶建立的数家空壳公司。
具体操作就是,安然对投资人隐瞒财务亏空,并把这些亏空大量转移到法斯陶建立的多家空壳公司,这其中最著名的是LJM公司
在肯恩·雷和斯基林的默许下,安迪以安然财务长的身份和LJM合伙人的双重身份来游说投资者。因为LJM只是贩卖安然公司资产,所以安迪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保证LJM公司的盈利。
此外,他还拿安然公司的股票作为对赌的保障,最终凭借超过20倍的预估投资回报率,共有96家银行纷纷投资。
也就是说特殊目的实体为许多大公司提供了一种能够筹集到所需的用于各种目的的资金,而且还不用写在报表上的方法。
安然通过创立数百个特殊目的实体,进行重大且复杂的交易,如暗箱作业,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还将财务的责任从账面载体上消除,创造性地做账等。
另外,安然高层一些人用这些特殊目的实体转移资金,调整利润,操纵股价,与“圈内”人士进行秘密交易,一些会计师们利用职权为自己聚敛财富,从中捞取了巨额钱财。
五、致命打击
在安然破产前夕,2001年8月9日,安然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售安然股票。(斯基林在安然事件后被判14年,应该是2020年出狱)
杰夫·斯基林
怀疑安然有问题的也在抛股票。

对于一般上市公司来说,股票涨跌很正常,是市场行为。但是,
对于安然就不一样了。股票价格下跌是安然破产之前最大的一个风险。
安然高层非常清楚,控制风险的唯一方法是让股价持续上升,至少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价格水平。

因为安然的核心秘密就是利用关联企业调节利润,当有利润的时候,子公司的利润可以在总公司的报表上辉煌表现出来。当亏损的时候,报表上看不出来。安然关联子公司有九百多个,LJM的案例的为什么特别引起关注?是因为你的利润是假的,是拿宽带业务作为一个实体经济质押给银行。同时把宽带业务作为一个等值的定价锁定的安然的股票一定价位之上。把这两个东西给了LJM,LJM在当地取得了银行信用额度,然后银行的前进到母公司,作为母公司的利润。
把股票作为表外业务的担保和抵押,当安然股票价格跌到一定水平,不足以质押LJM在当地取得的信用额度时,你必须全额赎回,结果就造成了原来当利润的那笔债权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来填进去。

显然,股票价格下跌sh是安然破产之前最大的一个风险。但是,安然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这个风险了。
股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评级公司穆迪投资和标准普尔连续把安然债券评级连降六级,变成垃圾债券,这又是致命一击。
此外,德能电力公司终止收购计划,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有了。没有现金流了。安然必须清偿马琳二号、鱼鹰信托基金高达34亿美元的债务。
于是,唯一的道路选择就是破产。
六、管理启示
导致安然崩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的电影《安然: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正是以“安然事件”为背景,讲述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世纪丑闻。
安然的文化在很多公司都可以看到,为什么安然破产了呢?
安然的风险不是所谓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而是在经营自己的股票价格。它用三千多家关联企业来经营的,其中九百多家不合并报表的海外子公司,而且是合伙制。这么多表外业务不可能没有漏洞的。经营的核心是调动资金链,调整现金流发生的时点,调整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的比例,来维持一个核心的东西: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当股票价格跌破风险线,就会引发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崩溃。
为什么安然会形成这种经营模式呢?主要归功于CEO斯基林。
当安然前CEO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申请哈佛商学院的时候,教授问他是不是足够聪明,他非常干脆地回答说:“I am fucking smart!” 于是他被录取了。1979年拿到了哈佛商学院的MBA,进入世界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担任能源和化工行业咨询顾问,成为麦肯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合伙人。
1953年11月25日,具有“异类的天赋”的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任安然公司CEO(首席执行官)。他最喜爱的书是《自私的基因》,该书主张人类的进化是由贪婪和竞争推动的。为了继续传递自己的基因,杰夫•斯基林在安然公司实行彻底的“物竞天择”,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倡导高风险高收益的文化。
他的“金点子”是把安然打造成一个能源批发交易市场,就像买卖债券一样买卖能源,并在公司实行绩效审查来剔除业绩不佳的员工,因为他认为“只有钱能够带来生产力”。
他们的经营理念是获得价值(财富转移)而不是创造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炒股票,就是在赌博。而这种赌博又被不正当的激励政策所强化,它鼓励人们去欺骗和说谎。最终形成一个掩盖真相的文化。高层的欺骗行为助长了整个公司的道德沦丧,进而破坏董事会的管理,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的风险。

当然,斯基林自己就非常喜欢风险,他认为:风险=荣耀。
斯基林视风险为荣耀,经常带队核心成员和客户参加极限运动,成为安然传奇。
“我们喜欢冒险,因为赚钱就靠冒险。”斯基林说。
这种赌徒心态最终搞垮了安然。
安然的案例表明,在出现欺诈之前,企业存在致命的能力缺陷,而欺诈能掩盖这样的能力缺陷。安然不是一个关于财务作假的故事,更是一个管理能力缺失的例证。
道德与能力要匹配,你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你也要有能力分辨出利益冲突,还要有能力引入相关管理系统和流程,使财富和道德相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