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赵丹青 王明荃  排版丨何奕乐
Offer季,先上好消息!今天早上我们又收到了两位同学被
斯坦福大学录取
的消息!至此,引知已经收获了美国
前20
大学
每一所
学校的offer!

来看看今天的捷报,恭喜同学们!
今日捷报
恭喜引知学员Z同学
  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恭喜引知学员X同学
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恭喜引知学员N同学
被宾大沃顿商学院录取!
恭喜引知学员C同学、H同学、S同学
杜克大学录取!
恭喜引知学员C同学
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
恭喜引知学员C同学
被塔夫茨大学录取!
以上本科录取信息令人激动?别急,我们的研究生申请故事也同样精彩。
今天和大家分享自己经验的是今年申请到宾大教育学院的Angelina Xu学姐,她的申请经历一波三折,却也十分独特。她对自己申请的管理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范本。
这里就不做剧透,大家且往下看吧!
Angelina Xu
今年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录取
复旦大学中文学士
托福104,GPA3.07
GRE155+166 写作4
的背景或许是所有申请美研的同学中比较少见的,因为我是在本科毕业工作十年后,下定决心赴美念书的;而我想要申请的专业又和自己做了多年驾轻就熟的本职工作Marketing看起来毫不相关——教育心理学。这个情况已经足够稀有,而如果我告诉你我曾经因为滑雪摔伤导致脑出血瘫痪了整整一年,考G考托加申请最紧张的时候恰逢怀孕前三个月,反应剧烈难受无比,这样的申请状况是不是绝无仅有?
我曾觉得我的经验没有借鉴意义,然而仔细一想,其实每个人的申请情况都不尽相同,而背后对于自己目标的执着坚持、以及如何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offer的过程却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如果我接下去的长篇累牍能让年轻的你找到一点启发,或者至少收获了信心和鼓舞,那我的分享,便有了它的价值。
 专业的申请咨询机构助你插上翅膀飞向梦校
虽然这篇分享是源于引知的邀稿,但我仍旧要毫不避嫌地把这条放在第一点,因为任何情况下,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的确能帮我们大大节约了精力、少走很多弯路。在正确的方向上用力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Doing right thing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things right.
我的申请方向是教育学,而我的引知辅导老师——博文就毕业于哈佛教育学院,因此他对于美国的教育学院看重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增加经历、去包装自己都非常了解,能给予我清晰且到位的指导。 比如在最一开始他便建议我去提升statistics统计方面的能力, 而我当时绝对不会自发想到,教育和统计有什么必然关系。可事实是这的确是美国教育学很看重的能力,因为不少内容都是基于研究的。而有了统计的基本功,才能有的放矢地准备调研问卷,分析所得到的数据。
再比如在我写完个人陈述的初稿后,博文基于我的内容帮我调整了故事主线。内容都是我自己的原创,而侧重则由于编排的不同,从我个人的受伤经历转移到了我作为一个母亲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洞察。因为受伤瘫痪一年的事件对我来说的确是个无法磨灭的大事,也是最终我下定决心去美国学教育学的原因,所以在我心中实在无法把这一部分讲述的重要性降低;可是博文就能从能引起学校注意和兴趣的专业角度,帮我把作为一名母亲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加强,从而引导出我的学术兴趣和申请原因。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博文的专业辅导,是打造不出这样一篇成功的个人陈述的。
当然引知能做的不止这些,还包括帮助厘清学业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冲刺、目标及保底三类学校,帮助学员做到申请不落空等等。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高技术含量的咨询指导之外,我的每一个学校网申表格,在提交前,都会经过引知2位老师(毕业生导师及前招生官)的检查确认才让我提交。这是典型的抓大不放小。
在我看来,好的留学咨询机构,不在于是否可以把我们伺候的如同一个婴儿一样,事无巨细都替我们安排好,而是在于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是否能给予专业且靠谱的指导,而引知就是这样的机构,感恩遇见你们。
专业选择需要忠于初心
我选择教育学并非因为我不喜欢自己的老本行市场营销。事实上,在我痛苦的申请过程中,偶尔帮朋友做个营销方案的时候,那种顺手熟悉的感觉还真是欢畅无比。之所以选择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我看好这是未来的风口行业。而且无论以后事业大小,适合的教育都能帮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这样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是我在瘫痪康复后所希望做的,因为有了价值感也更能持之以恒。而我的商业背景,能帮助我把理想的教育模式推广给更多受众,并不会完全浪费。
如果让我倒回学生时代,我不会有那么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不可能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对未来的规划。我想,我会首先思考自己真正兴趣所在,因为兴趣是长久坚持的关键。现在热门的行业未必我们毕业后还是热点;目前冷门的领域,或许是未来10年的机会点。我们不是神仙,没人能保证押宝一定正确,如果学习的是有兴趣的领域,无论如何都不会后悔。而且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任何领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不用非得随大流。其次,我会去找已经从事相关工作的师兄师姐、前辈朋友聊天,去切实聆听他们的职业状态和感受,从而帮助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如果读者里有父母,也请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毕竟未来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我们再厉害、再有眼界格局,也都免不了有自己的局限性,而孩子的未来是开放的,前途无限的,不要用我们有限的认知去影响他们无限的人生。
杀G杀T好老师比好机构重要
GRE和托福应该是任何美研申请都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大家能趁早就趁早,托福2年有效,GRE有5年,最后阶段的时间最好是留在申请材料上,而不是被标准化考试占据。
我的GRE和托福分数都不算很高,GRE155+166+4.0;托福109,然而考虑到毕业十年没有参加过应试考试,而且考G的时候还在全职工作,下了班还要陪孩子玩耍讲故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能取得的最佳分数了,没有任何遗憾。
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我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线下面对面课程,所以我选择的是在线课程。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棒。在线课程是直播+录播结合的方式,这意味着我的上课时间和地点大部分是自由的。而线下机构则受地域时间影响,未必能遇到适合自己的老师,这其中差别就巨大了。所以我的经验是,上课跟着老师走,而非机构。
个人觉得GRE肯定比托福难,但相比托福更容易突击。数学部分,以我们中国基础教育的底子,只要把对应英语搞明白,然后练几套题,基本就妥了。我是文科生,十四年没有碰过数学,仍旧觉得准备不太费力。Verbal部分,我基本就是一遍遍刷真题,以此背单词,加熟练解题套路。背单词这个事情因人而异,以我这个年纪的记忆力,外加一孕傻三年对智商的影响,我已经无法单独背单词,只能靠题目熟悉单词,关联记忆。总之,语文部分,单词量是个坎。 作文有题库,事先看完所有问题,加以思考,列出简单行文思路,就可以了,因为GRE的作文更多看逻辑和内容,至于文辞是否优美这种考验长期积累的东西,相对看的少。
托福因为分听说读写4个部分,每个部分花样还多,基本反映了真实英语水平,突击取胜较难。所以基本功好的同学短时间可以出分;基础差,还是需要留够时间。我第一次考试准备一个月拿了104分。之后陆续考了2次,准备了大半年,直到11月才考到109分。
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准备申请
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 我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有做项目主管的,也有作为一个团队中的成员的,这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去达成事先设定的目标。这些技巧和习惯,对于我的申请帮助巨大。
首先,排出适合自己的申请时间表,不用很细,有大的时间节点规划即可。然后就是尊重这个时间表,真正把deadline作为“死期”,绝不拖延一天。大的节点确定后,再根据大方向,去排细致的每周或每日计划,以实现每个大阶段目标。申请过程相比工作里的复杂项目容易很多,因为基本是单线前进,很少有并行项目,也不存在前置任务、后置安排相互牵连的情况。至于每天/每周的安排,在不影响“死期”的情况之下,略有快慢则影响不大。这样的好处是,每天要做什么都很明确,又不需要每天都强迫自己必须使命必达,偶尔的偷懒,更有助于保持长期的高效。
我在全职工作的时候,每天早起2小时,中午午饭后的1小时,外加孩子入睡后的1小时基本都用来学习。别问我累不累,当自己真正想要的时候,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后来不上班了,很快又怀孕,刚怀孕头三个月真是巨大挑战,不吃东西饿到要晕倒,吃了东西又想吐,成天困的不行,我和博文开玩笑,现在每天只有50%电量。我因此相应调整,每天早上四点半会自然醒,我就开始学习,午饭过后累的不行,那我就躺着休息,3点去接娃放学,然后陪玩、洗澡,等孩子9点睡了,我也就跟着入睡。同时,我也基于身体情况调整了申请计划表,放慢了进度,给自己每天都能完成的任务量。这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连续几次不按计划执行,时间表就会失去效力,慢慢就再也不遵守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当遇到不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部分时,比如需要辅导老师修改文书啦、比如请教授或老板发推荐信啦,务必留出双倍的时间,并保持跟进,确保最终对方按照我们的要求和时间完成我们需要的任务。这时候把控好自己的时间必不可少,不能因为和教授说好了,或者需要修改的申请材料发出给辅导老师了就万事大吉,主动权交由对方了。万一辅导老师忙于其他工作,或者教授一时漏看邮件,最终耽误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申请。
对于把控性较弱的事项,最好预计plan B。申请中最明显的就是推荐信环节。越牛逼的推荐人越难保障。我之前工作的公司是常年世界500强前10的跨国企业,我请市场部一位全球副总裁级别的老板给我写推荐信,她也欣然答应。然而,因为她在伦敦工作,工作又十分繁忙,经常全球范围内到处出差,对我的回复自然很不及时。为了不临时出现联系不上的状况,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在中国相对联系方便的一位老板来写推荐信。
最终,我在34岁的高龄,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带着两个娃娃,踏上赴美求学之旅。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也祝各位同学通过努力,梦醒成真,拥有似锦前程。
获取更多信息?
欢迎关注引知研究生微信平台!

点击关键字回顾引知往期精华

搜索以前的文章?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来找找看吧。
试试:GPA、标化考试、课外活动、辩论、夏校、写作、书单、选校、文理学院、选专业、就业、申请策略、申请流程、候补名单、家庭教育、留学心理、学费、美国高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