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WE Career 获取第一手北美职场资讯
昨天的朋友圈被一个番茄炒蛋的广告刷屏了。
一段名为「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广告,讲的是留学美国的儿子想给异国朋友们做一盘中式番茄炒蛋,打电话向远隔重洋的父母求救,父母录了一段段小视频手把手教他做,朋友们尝后赞不绝口。欢畅之际,有人问中国和这里的时差是多少,儿子这才猛然发觉,父母是半夜四点多爬起来给他录的做菜视频。
“想留在你身边,但更想你拥有全世界。”
结尾的字幕更是让人泪目。

(小编反正是2:15秒开始泪目的...)
这条视频获得了很多共鸣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喜欢这条广告的人认为它有温度,感人,洞察了留学生和家长间的情感冲突,很多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留在身边,但为了孩子真的可以牺牲自己,广告中把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与为人父母的伟大品质表现的真实,也让我们想到每个人的父母。
觉得不好的人吐槽这广告逻辑差强人意,视频中的男主是妈宝男,不会上网查,连这都不会还出什么国留什么学。
其实这些吐槽的观点是对的,但现实是目前中国很多家庭确实就是这样,而这个广告内容就是把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的那种情感矛盾发掘出来并在视频中对为人父母的情感矛盾做出解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在于父母真的这样手把手教你炒鸡蛋,留学生也不是生活不能自理。关键是这样的场景,是跨过十二小时的时差,世界上有两个人这样无时无刻地牵挂你。你的一点点要求,他们都会认真地帮你实现,小心翼翼地问你,好不好。也许你理解成这样为溺爱,但出门在外的人在这样的爱里也更加感恩,开始不再麻烦父母,所以才有这许多共鸣。
小编相信真正感动于这条视频的人,也许曾经充当过这个懵懂不知体贴的“熊孩子”,但是现在也更加感激父母的爱与奉献。

撇开对视频的好恶和价值观的争议,客观事实是这条广告确实火了。
为什么这条广告能形成“刷屏”效应呢?
它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
知乎用户@张嘎子从广告的角度分析了它的成功之处。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该广告,其实它能产生“刷屏”的效果也并不意外。因为这段只有四分钟的广告本身确实包含了很多可能“刷屏”的元素,下面我结合一些最新案例来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真正能产生“刷屏”效果的主题其实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人类产生基本情感的领域,比如爱国(《战狼》)、亲情(本片)、爱情(《女孩陪白血病闺蜜剃光头:我陪你一直走下去!》)、慈善(“自闭症‘小朋友’绘画”、“鲁若晴”)。因为这些情感是人们内心最普遍的情感,或者说最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情感,所以表达这样主题的内容往往是容易“刷屏”的。
第二,情节的设置。该广告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有一点“反转”意味的。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因为时差的原因成为了“深夜做饭”的不平常。“反转”剧情容易令人印象深刻,揭晓谜底的时候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看不见的客人》,就是把反转玩到极致。再加上“反转”剧情的部分又兼有情感刺激点(父母对孩子的爱),因此就更容易让人变得感性,有转发的冲动。
第三,就是该广告的细节部分也有意设计的让受众“带入”自我。首先“年轻人不会做饭远程请教爸妈”是一个很常见的生活细节。甚至不只是留学生独有的经历,刚独立生活的年轻人也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所以这个故事主线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然后是“番茄炒蛋”这道菜。番茄炒蛋说是中国的“国菜”也不为过了。之前白岩松在解说奥运会入场式的时候结合国家队队服的颜色说过西红柿炒蛋是中国人的“国民菜”,也是大多数人学会做的第一道菜。这句话在当时也被刷屏,可以说每个人都做过“番茄炒蛋”也是人们共同认可的。
再次,就是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另一个人会插话,这也是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细节,也是该广告的一个重要情节。其实追究下去,插话的行为不只是插话,其实也包含着说话者对听话者的重视。想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答,才会你一言我一语的插话,就像小时候爸爸让孩子这么做,妈妈让孩子那么做,虽然会吵吵闹闹,但他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可以说是生活中“甜蜜的争吵”。也是一个情感带入点,让观众产生“是我”的感觉。该情节在本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虽然是为了强调重点情节,但我猜创意人员对这个细节的设定或许也是很满意的。
还有就是儿子没有回复父母信息,父母一直催一直等。这个细节也很有趣。一方面发了信息一直等回复这个人往往是“爱的多”的那一方。如果置换成情侣关系可能更好理解。更在乎的那个人会在信息发出去之后一直等回复,心神不宁,非得看到回复才能安心。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长途的原因,留学生群体基本上都是孩子用便宜的外国电话卡给父母打电话,父母没法主动打电话给孩子,这也是一个留学生的共同现象,容易让人情感带入。所以哪怕再晚,父母再着急,也只能等。
除此之外,这个广告也有意设计了到了一些贴合生活的细节,比如刚去美国没有筷子,用叉子打鸡蛋;孩子做菜会一边做一边吃;外国朋友发短信的时候单词简写;儿子给妈妈标记的用户名是“老妈”(我身边男孩确实叫“老妈”的多,女孩这么称呼妈妈的少);儿子的手机服务商是美国AT&T公司;还有最后妈妈那句“会做饭啦”的背景音。这些细节的设计都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
最后,感情落脚点,也就是“泪点”。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是不是在父母拍做菜视频那一段哭的。他们穿着睡衣,半夜四点起来做菜,爸爸拍视频的姿态看起来甚至有些笨拙。这个短片的“泪点”是在于父母为了满足你的一个要求,牺牲了自己,但是他们什么都没说。
其实这个“泪点”也并不新颖,在很多其他的文章中也常有体现。比如之前微博上有“孩子临时回家没有通知爸妈,饭点突然袭击才发现原来爸妈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吃饭都凑合“。还有之前《奇葩说》中马薇薇表达父母为了帮你省钱隐瞒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说的催泪句“真心说出的不一定是真话,那是情话啊,你这个傻孩子”。或者角色互换一下,“出门在外的孩子前一秒刚遭到了批评,哭了一场,但是妈妈打电话来却说没事,都挺好”。这背后的情感逻辑跟这个广告是一致的,就是亲人之间因为爱而付出,但并没有让对方知道。有一天当被爱的一方知道了真相,会觉得很感动,“扎心”想哭。
至于很多人讨论儿子做菜的时候应该查软件而不是打扰爸妈,说儿子是“妈宝”,父母溺爱儿子等。我不认为这些讨论推翻了故事背后的情感核心,换句话说,这只是在完善“技术环节”。假如这个菜不是番茄炒蛋这么简单,而是妈妈独创的私房菜。或者这个事情不是做饭这种可以上网查的任务,而是真正需要找父母倾诉的事情,那么是不是这个故事不会引起争议了。
其实我猜“做饭”情节的设定是有妥协的。简单的情节受众代入感强,但是不这么做的人会有“被代表”的反感。复杂的情节更为严谨,不容易被指摘,但是传播普及度可能不高。最后创作人还是选择了普及而不是严谨。但是这一点确实可以设计的更高明一些。
广告不是文艺作品,也不是纪录片。如果这则广告的商业目标是“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知度”,那么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另外,虽然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该广告能刷屏的原因,但这也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并不是任何一个广告具备了以上因素都可以“刷屏“,”刷屏“广告的产生有一定的随机性。我猜这个广告的设计者在一开始也只是觉得这个创意不错,应该也没想到能”刷屏“。但是最后能有这样的结果,除了那些能看到的流行要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国内中产的队伍的壮大。广告中的家庭是一个很典型的上海中产阶级家庭,符合广告受众群的画像。所以在我的朋友圈里分享这条广告的人,除了留学生群体之外,还有那些有经济能力将来送孩子出国的年轻父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该广告吸引到了他的目标客户群,这个商业目标也是达成了的。
WE Career独家整理编写 
部分内容来源知乎 
 WE Career 
北美最大华人职业发展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