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也叫做痤疮,一般口头上称作痘痘。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数据显示全球约9.4% 的人都有受影响。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过去30年来,除美国、波兰、德国和新西兰外,几乎所有国家中痘痘造成的疾病负担都在持续加重。
由此可见,预防和治疗痘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家从网络上或生活中也能了解到各种信息,但部分信息的可信度并不高,或者过于片面,容易误导人。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些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知识点。
01
既知其一:痘痘和雄激素有关系。
也知其二:其实痘痘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和雄激素有些关系,但这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具体的关系体现在皮脂腺的活性受到雄激素的影响,并且部分痘友的皮脂腺对雄激素的敏感性会增加,或者与雄激素代谢相关的酶过度活跃和异常活动,最终导致外周激素转化增加。所以,即便雄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它也可以引起痘痘,大多数其他方面健康的痘友,都不需要常规去检测自己的激素水平。
另外,伴有雄激素增高的内分泌疾病,也容易出现痘痘,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就是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痘痘外,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可能有多毛、姨妈不规律、不孕、肥胖等表现。
02
既知其一:长痘得忌口。
也知其二:有的饮食容易引起痘痘复发或者加重。其中嫌疑最大的是2种,一个是乳制品,例如脱脂牛奶、低脂牛奶,另一个是升糖指数高或者升糖负荷高的食物(例如白米饭、山药、通心粉、拉面)。因此,长痘的人可能需要忌口。
但是,饮食对痘痘的影响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并不需要盲目忌口、大范围忌口。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忌口方案,比如都不喝牛奶、都不吃火锅、都不吃甜食。
更重要的是,平时适当留意这些的食物,自己总结进食后的皮肤反应。如果某类食物每次(或多次)引起或加重痘痘,则要适当避免,或者减少每次吃的量。
03
既知其一:红霉素便宜又好用。
也知其二:2、3块钱的红霉素软膏有时候能去痘,但风险也挺大的。红霉素属于外用的抗生素,耐药率已经很高了——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红霉素的耐药细菌的比例高达82.4%,另一个数据显示引起痘痘的细菌(痤疮丙酸杆菌)中有45%的细菌对红霉素已经耐药了。
治疗痘痘,其实有比红霉素更有效的抗生素,红霉素不再是主流的选择。另外,如果单用红霉素的话(尤其是长期、反复使用),未来还会进一步耐药。
更重要的是,痘痘的表现、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治疗方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远不是一支药膏就能搞定的。
04
既知其一:口服异维A酸副作用明显。
也知其二:口服异维A酸是治疗痘痘很经典的一个方案,它的安全性是要引起重视,但副作用也经常被过于夸大。
其实,异维A酸的很多副作用和剂量都有关系,如果用小剂量,大多时候副作用都比较少,即便有普遍比较轻微。之所以有很多说法认为它的副作用明显,是因为传统上认为异维A酸要吃比较大的剂量。现在证据显示,异维A酸治疗痘痘的方案有很多,不见得一定要用大剂量,也不见得要吃到很大的累积剂量。
如何明智地使用异维 A 酸一直是个很重要的话题。总体的建议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严重程度、对疗效和复发率的预期、对副作用的耐受情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不要因为盲目恐惧潜在的副作用而拒绝这么好的一个药物。
有关痘痘防治,你都有哪些疑惑?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有皮肤方面的就诊需求,可点击下方医生名片进行问诊。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
[1] Chen H, Zhang TC, Yin XL, et al. Magnitude and temporal trend of acne vulgaris burden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1990 to 2019: an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Br J Dermatol. 2022; 186(4): 673-683.
[2]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2, 45(2) : 122-136.
[3] 张丽媛, 王奇飒, 朱纹懿, 等. 我国痤疮患者皮损中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Meta分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 35(9): 515-519.
[4] NICE. Acne vulgaris: management.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98. Jun 25, 2021.
[5] UpToDate.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acne vulgar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athogenesi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acne-vulgaris
(可上下滑动查看)
本文作者:皮肤科唐教清医生
医学校对:皮肤科林艳医生
排版:汤銮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