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同成长
作家池莉在写女儿的文章里曾经动情地说,“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而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正是因为不断成长中的孩子的召唤,我这株成年的树才绽放出新芽。
        我与我的孩子共同成长,《小枇杷》与小读者共同成长,家长与我们这个团队共同成长,最重要的是,所有的父母和子女都在共同成长。
        我们的枝条如此茁壮有力,头顶的天空如此明净高远,有什么理由停止向上?
2.最根本的真实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珍贵的财产是什么,你会怎样回答?
        我有几个答案,其中一个来自我的童年。
        小时候常常和父亲一起散步。有一次他说,我给你开个“中国古典文学史十讲”吧,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即兴的,我也不记得他是不是真的讲了十次,可是每每想起这件事,就觉得自己的童年很丰盈。
      后来我看过很多文学史的书籍,父亲的资历并不能跟这些作者相提并论;对于给我的“讲座”,亦没有周全的准备。可是,我从父亲的讲座中获得的,远远超出任何形式的书籍和课程,因为它是有爱的。再好的书籍,都没有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那么温暖。
        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研究古典文学的父亲;父母可以给孩子的教育,也远非“中国古典文学”一种。不同的父母可以传给孩子不同的财产,但是,身在中国之外,想让子女了解自己母国的文化,怎么做最有效率呢?
        2012年,我和潘婵娟创办《小枇杷》,初衷就是给所有想要给孩子讲述中国和世界的父母提供文本,帮助父母陪伴我们的ABC孩子成长。
 叶芝在诗歌中写道,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很多人觉得《小枇杷》是学中文的工具,或者孩子独立阅读的材料,也有人不看杂志,但听我们的电台,参加我们的活动,或者注册我们的课程。对“小枇杷”这个品牌,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定位。我在跟陌生人主动介绍组织时,也说我们做的是向下一代传承中国文化的工作。其实,这都是枝叶。无论枝叶如何生长,我们的根是爱的传承。
这是《小枇杷》成长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真实。


3.选择
    编写第一期杂志的时候,我想到这些了吗?
    很可能并没有,至少是不清晰的。不经历无数的试错,“爱的传承”很可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份杂志和一个人一样,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受一些先天的因素制约和影响(就像人不能选择父母,《小枇杷》从诞生起就不能避免由于我和这个团队的局限所带来的种种天生不足),也有后天的选择和努力。关于如何生根,前文已经有了记叙(成长记点这里123456);接下来,我想从编辑的角度,重现一下《小枇杷》成长中的种种选择、改进、遗憾和变化
4.走进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2013年初,在递交了ISSN申请还未获批的情况下,《小枇杷》出版了试刊号。当时是如此的不自信,这一期甚至不叫“创刊号”。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三大板块——故事、趣味、互动(后来趣味和互动合并,增加了文化);有了连载故事、中国文字、中国人文、手工、诗词金句、童谣等沿用至今的栏目;也有了五星难度分级、难字注音这样的阅读辅助,但是比起后来的杂志,这时候的《小枇杷》还十分青涩。与现在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主题尚不突出。这一年的生肖是蛇,这期杂志有《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中国文字”介绍的却是“人”,而“中国自然”是“熊猫”,“童谣”又是“小燕子”。但是对于一个介绍文化为主的杂志,零散的编排会使儿童因为抓不到重点,缺乏重复和重叠,而难以理解和记忆。
2013
 试刊号
        虽然留下很多遗憾,但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生长在美国土壤的《小枇杷》就这样生根发芽了。

“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更是世代炎黄子孙思考的方式,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播的载体,也是我们面对全世界不同文化、肤色、习俗的人们时,内心所依凭的信仰之根和力量之源。”
       “希望所有关心孩子汉语学习的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阅读,并在我们提供的内容基础上自由发挥,尽可能多地告诉孩子们一个完整的中文世界……孩子会因为我们的参与而懂得、接受、热爱,会因为心里装着父母的故乡而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2013年试刊号卷首语
《捧起小枇杷,走进最亲最美的国度》
5.定位和规范
        2013年的杂志完全是赠送以中文学校为主体的华人社区,到了2014年,虽然来了少量订单,但是还是以赠送为主。由于缺少规范,前五期杂志难度不太稳定,个别篇目“中国风”太重,美国儿童接受起来有困难。这时候我们的编辑杨旸说了一句话,让我警醒,“送出去的杂志,如果小朋友都看不懂,以后就没人买了”。于是到2014年的三月刊“环保”主题,我们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更严格的规范。
        首先,主题明确。这一期出版的时间是“植树节”附近,我们借此跟孩子讲述中国人对环保的认识。这一期所有的栏目都围绕(春天)环保/植树展开,代表篇目有“中国人文”《古人环保》和当时还没有栏目名称后来演变成《小枇杷》特色栏目“童年记忆”的《春游》,“成语故事”选取的是《拔苗助长》。
2014 植树
        其次,这时候我们的字库也做好了。以北美最流行的四大教材为基础,把汉字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根据字库来确定栏目的星级难度及文字的注音标准,而不再是根据编辑和老师的经验。每期杂志以三星栏目为主,五星级一般来说是一篇长文章(偶尔还有一两篇小文章),四星1-3篇,一二星文章也确保有一定的数量。如此,4-14岁的读者都能找到可以阅读(或听读)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首创的“童年记忆”后来成为《小枇杷》杂志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如果必须选择一个的话)。由父母亲,乃至祖辈、大姐姐大哥哥跟小读者们分享自己的童年,把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份感情传递下去,这个栏目的特色体现也正是《小枇杷》的特色。
     “一个在父母故事中长大的孩子是好问多思的;一个在故事中成长的民族是丰富成熟的。《小枇杷》希望能够把更多我们这一辈的见闻、经历和心得分享给下一代,让小树站在大树肩头,与大树根脉相连,却能看得更高更远。”
——2014年3月卷首语
《给孩子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6.讲述我们热爱的城市
        在《小枇杷》早期的时候,有人问过,“每期一个主题,如果主题用完了怎么办?”
        这是一个我从未想过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编写的文化主题,如果不是无穷大,也是远超过我的计算能力吧。
        2014年7月,我们第一次选取了地理主题,我把第一次,给了我最爱的城市(之一)——南京。
/
       南京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对我来说,又因为熟悉,而觉得鲜活生动、接地气儿。
        这是一期我的校友承包了一半的杂志:“中国人文”《生活在南京》出自中文系的校友笔下(部分图片还是来自我的相机库存);“童年记忆”《南京》是历史系师姐根据儿时的经历创作;“中国自然”《雨花石》则出自生物系的师妹,也是《华夏地理》的编辑。值得一提的是“童年记忆”的图画作者王祖民老师也是南京画家和资深编辑。他创作的这组图,地标隐藏在无数生动的生活细节之中,简直让离乡背井的南京人看了泪目。在六周年庆上,我们还将原作做了慈善拍卖。
        后来延续这一期的某些传统,我们做完了“六大古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介绍,并且都邀请当地人撰写“童年记忆”。
        做完南京,我感觉把这座熟悉的城市又爱了一遍;后来请五湖四海的朋友讲述他们的家乡,又爱上了他们的家乡和童年。但愿这份爱,能唤起家长心中对故土的爱,并传递给我们的小读者。
7.把美带给孩子
        《小枇杷》诞生之初,有一点我们很明确:这不是一份中文教学杂志;作为向儿童介绍(以中国文化为主的)文化的杂志,我们要传递的是(带有中国气息却不局限于中国的)真善美。
        因此除了文字之外,我们也特别重视图画的质量,希望孩子拿到杂志,第一眼的感受就是中国文化是美的。我们请到的插画师,除了上面提到王祖民老师(《南京》),还有徐学廉老师(《屈原的故事》)、Lisa(“四格画”系列和《齐天大圣》)、何晓莹(“成语故事”系列),燕子和老丁( “童年系列)”都令人难忘。
小枇杷
         2015年3月、2015年5月,我们做了两期关于美的杂志——国画和数学。

       国画这一期,开篇采访一位身世特殊的画家,“成语故事”选取《画龙点睛》,“童年记忆”是传统小吃——糖画,中国人文介绍了几位中国画家,美国人文则介绍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中国画,手工栏目教小朋友用国画的方法画猫,影评介绍了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数学这一期,开篇是对数学家张益唐的专访,讲了圆周率和算盘的故事,“童年记忆”是某年国际奥数金牌得主回忆他参加竞赛的经历,在“你问我答”栏目我们采访了包括工程师、金融分析师、医生、钢琴家、体育裁判在内不同职业的人如何在工作中使用数学。

对于这两个博大精深的学科,我们的介绍可谓点到即止,但愿这“一点”能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做出更多探寻。
童年回忆
你问我答
你问我答
        “数学和文学、艺术不冲突,同样都有美感。从这点讲,它们是相同的。我一直喜欢古典音乐。”

——2014.5卷首语
《美丽心灵——访数学家张益唐》
8.接地气儿
        2015年9月主题“筷子”,是编辑高子琪的提议,也是《小枇杷》出版以来最“接地气儿”的一期杂志,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点,作为一个儿童杂志编辑,我从“我想告诉孩子什么”逐渐转变到更多地是思考“孩子想听什么”。
        筷子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也承载着传统和文化——
        “成语故事”《齐心协力》,父亲临终前通过让孩子试图折断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来告诉他们兄弟团结的力量;
        “民族民俗”《筷子里的中国传统》,从筷子讲到中国人的餐桌礼仪,甚至处世之道;
        “美国人文”《中美饮食文化的比较》在比较差异时,也告诉小朋友无论哪国文化,我们都该爱惜粮食,感谢准备食物的人;
        “科普”《漂洋过海的筷子》,从筷子折射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故事”《筷子左左的故事》,原创故事,主角是一根筷子;
        “中国人文”《象牙筷子》,纣王的叔叔从纣王使用奢靡的象牙筷子,预感到商朝的灭亡,历史上这段记录被分成三部分,层层递进,浅显易懂。
        古今中外的“筷子”通过不同栏目交织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重新审视这个司空见惯的用具,乃至触类旁通地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中国文化。依旧是“厨房中文(kitchen Chinese)”,我们却可以带领孩子走得更深、更远。

        后来《小枇杷》还做了“玩游戏”“饺子”“茶”“扇子”等主题,也都是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说过——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打开《小枇杷》,让这笔财富从你的嘴巴,传到孩子的耳朵,从耳朵直至他的心灵。”
——2015年9月卷首语《从耳朵到心灵》
9. 艰难的话题
        因为采访结缘,我得以认识了绘本大师、Caldecott金牌得主Ed Young。一次聊天中,杨先生问我,有没有想过给美国孩子介绍“孝”?杨先生20岁来到美国,当时已年近90,他说,“过去我觉得中国人讲的孝是愚昧的东西,不想提,现在反而觉得,还是要给孩子讲一讲。”他还说可以给《二十四孝》的故事配图。
        孝是中国人的美德,而《二十四孝》里提倡的多半是“愚孝”,可以说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糟粕,要不要跟孩子说,又怎么说呢?
        “孝”和“愚孝”之间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而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互相渗透、拉扯,左右着几代人间的关系。人们总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精华和糟粕的划分,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呢?如果想要孩子多理解父辈,我还是希望他们往文化的源头多走几步看看。
        在2016年5月,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了“孝”的主题,并且不带回避地讲述了《二十四孝》里《猎鹿》(《鹿乳奉亲》)、《卧冰求鱼》两个故事。在《卧冰求鱼》的最后,编辑做了一些添加:“卧冰求鱼的意思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孝敬父母。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一些中国古人认为,‘孝’可以感动上天,让奇迹发生。小朋友,这个故事和《白雪公主》、《灰姑娘》比较,‘后妈’的结局有什么不同?也请想一想,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王祥的做法会是什么后果呢?冰上危险,请勿模仿。”故事讲了,真伪提示了,可比较的对象也找出两个(我们一直接受的西方童话,就合情合理,充满正能量吗?),对危险发出了明确的警告,剩下的,交给孩子思索吧。
2015-6
小枇杷
        这一期“童年记忆”《最好吃的饭》,是一个不会做家务的孩子为爸爸妈妈煮“蛋糕饭”的好玩故事,“美国人文”栏目介绍了《父亲节和母亲节》,而“诗词金句”自然是脍炙人口的《游子吟》。这些栏目跟两个“二十四孝”的故事做了平衡,完整(也公平)地展示了“孝”的不同状态。
        也许有些父母育儿时喜欢打安全牌,但我认为“不告知”(家长所以为的)错误的思想,只是被动的、短暂的保护。如果《小枇杷》也能体现我个人特色的话,我喜欢(温和地)挑战孩子的认知边界和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小时候父亲会跟我说一些跟教科书背道而驰的观点,我初听很震惊,甚至极力排斥,直到成年后才意识到,这是父亲给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不轻易被洗脑的能力。
   “中美两国历史和文化不同,价值观也有差异。‘中国父母’在和‘美国孩子’沟通时,难免会因此产生代沟。我们决定比较完整地向孩子展示‘孝’,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古人是怎么理解‘孝’的。这并不是希望他们全盘接受,但是有效的交流不正是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吗?”
——2016年5月导读
10. 英雄与美人
        2016年9月,《小枇杷》首次推出人物类主题——英雄。这是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子会很感兴趣的话题。
      通常杂志的第一个栏目是一星或二星难度的“四格画”。这期的“四格画”我们分别画了孙悟空、林肯、岳飞、花木兰四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代表“中”“美”“男”“女”的英雄(同时也是神话、现实、历史、传说三个维度)。
      这期“故事”讲的是柳宗元笔下的少年英雄区寄,他的故事简直是《小鬼当家》的古代版,甚至更为惊险。
        “美国人文”《爱讲笑话的总统》讲的是林肯。文章并没有强调林肯的政绩,而是把重点放在林肯用幽默化解攻击,力图化敌为友,和失败后不气馁、不放弃这两个特质上。面对他人质疑他不消灭敌人,反而对敌人过于友好,林肯的回应非常有力,“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敌人吗?当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敌人就不存在了。”
        “中国人文”《中外英雄大比拼》则侧重小男孩最关注的“武力值”,做了两组比较“李元霸和蝙蝠侠”“项羽和阿喀琉斯”。虽然武力值都来自传说,却一本正经地比较数据,还给了文献出处。
        “童年记忆”《我的爸爸是英雄》说的是一位平平无奇的爸爸。“我”的小伙伴们的爸爸,有的见义勇为,有的救死扶伤,有的力大无穷,有的发现小行星,可我的爸爸却整天上班下班,做饭买菜,没有过人的本事,我能为他感到骄傲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以上几篇,包括没有提到的“动脑筋”“诗词金句”“图画游戏”都很好地服务于“英雄”这个主题,既有正能量,又不失趣味,并且体现了“英雄”的多面性,最终引导孩子从自发地认为“谁谁是我的偶像”到思考“我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本来是一期比较圆满的杂志,我们却一连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小英雄区寄》的配图里,区寄把匕首插入强盗胸口,过于血腥,引起家长投诉;
第二,是马立平老师在见面时指出来的,封面的小孩子手部的动作像在假装打枪,不适合儿童杂志的封面;
第三,编辑杜度后来复盘时提出,《中外英雄大比拼》一文过于强调暴力,尤其提到阿喀琉斯“杀死的敌人,把河流都阻断了。”
        在中国大陆,至少是我们幼年时,儿童的日常读物对“暴力”敏感度比美国同类读物要低许多。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在编辑时不够警醒。感谢读者、老师们的提醒和鞭策,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有了英雄的教训,在2017年7月做“美人”主题时,我们更加有了“媒体从业人员”的觉悟,既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中,体现了美到极致的传奇,也从正面引导对美的理解。“童年记忆”《我要登台》讲了一个小女孩,因为个矮不能参加合唱演出,最后通过努力和主动争取,站上舞台的故事。“世界人文”《美人之美》则选取了四位美人,告诉孩子四个道理:白雪公主的后妈(“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心灵”);丑小鸭(“人的一生中,美是变化的。要勇敢追求梦想,做更好的自己”);(《荷马史诗》里的)海伦(“也许人们夸大了美人对历史的影响,但是美丽是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潘安(“美丽不分种族、性别,也不在于身高、年龄、眉眼大小,你看见时就会感受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也有了一个新的传统,就是介绍一类人物时,会有一篇综述文章,较全面地涵盖这一类人物和相关话题。这种文章较为全面、深刻,对拓展孩子的认知,提高思考深度很有好处;但是又必须做到简洁清晰,因此很考验作家的功力,尤其他们对(美国华裔)儿童的理解。《小枇杷》不仅在滋养小读者,也在不断培养作者。
11. 美国文化里的中国
    《小枇杷》几乎每年都会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或节气,但在2017年,我们介绍的是圣诞节。
        圣诞节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还真有的!
        首先,连载故事《鬼鬼酷酷(6):第一桶金》,讲的是哥哥酷酷趁圣诞节销售goodie bag,第一次创业的故事。《鬼鬼酷酷》是2017开始的新连载,在这之前,《小枇杷》选的连载故事都是《花木兰》、《阿凡提》、《齐天大圣》、《哪吒》这样的经典传说,虽然“保险”但是缺少惊喜。以美国华裔两兄弟为主角的原创的《鬼鬼酷酷》一开始推出时,受到不少争议,尤其因为不是时刻展现“正能量”而受到过批判,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打开《小枇杷》最迫不及待的就是看两兄弟的故事。2019曾暂停一年,但是读者呼声不断,2020又重返《小枇杷》,连载至今,这是后话。
        如果说《第一桶金》讲的是美国(华裔)孩子怎么过圣诞,“童年记忆”《教会里的圣诞节》则告诉我们,在好几十年前,中国西南小城的小孩是怎么过圣诞的!虽然远离西方社会,但是宗教传播的力量下,教徒的虔诚和喜悦并没有因为地域而改变。
        这期的“中国人文”《中国制造》更是别开生面,讲的是中国江南小镇佛堂,与圣诞密不可分的关系——原来世界各地的圣诞用品一半以上来自这里的工厂!这篇只有六百多字的散文,信息量却很大,既有对江南小镇温情的回忆,又有对人们赚钱生活的现实描述。有趣的是,忙碌,甚至遭受工业污染的小镇,只有在圣诞这几天,才慢下来回到过往的静谧——当地人虽然不过圣诞节,但是总算放假了。
XIAO
PI
PA
圣诞
        这篇文章普林斯顿大学儿童图书馆的陈敏捷博士有专文介绍,文章链接:    https://blogs.princeton.edu/cotsen/2020/01/christmas-made-in-china/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你问我答”栏目中,我们邀请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回答关于圣诞的八个问题,比如“把礼物送到美洲、亚洲、欧洲和澳洲的是同一位圣诞老人吗?”,得到许多脑洞大开、令人捧腹的回答。后来小枇杷电台据此做的录音节目也非常棒!
        地球村时代,没有一个文化自成一体,节日和庆祝更不会对国界之外关闭大门。最重要的是我们享受和分享幸福和温暖。
12. 中国魂
        截止2017年底,《小枇杷》的主题分类有动物(每年第一期都是介绍当年的生肖)、工具/发明、节日/节气、地理、人物、学科/运动和传统/习俗七个大类,2018年3月刊,我们首次推出了植物类的“竹”,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继续介绍了同为“四君子”的梅、兰、菊。
小枇杷· 梅兰竹菊
      在这一系列杂志中,我们有机会借描述客观存在向孩子展现中国的灵魂,这种“挖掘”和“发现”对编辑和作者也是有趣的体验。
我们不可能抽象地教会孩子理解“傲、幽、澹、逸”这样的精神境界,但是却可以通过植物很形象地描绘出来。
   “梅花的美是属于大自然的,而梅的精神则是属于人的,是千百年来无数高尚的人们所坚持的美德:勇敢地忍受痛苦和孤独,坚守内心,保持高贵,散放芬芳。这样的花,你喜欢吗?”
——2019年11月刊,丁敏帅《梅的精神》
        在“竹”这一期中,“成语故事”选取的是《胸有成竹》(宋朝画家画竹熟能生巧的故事)、“自然地理”《无处不在的竹子》(介绍竹子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用途)、“童年记忆”《挖笋》(江南孩童挖笋的经历)、“中国人文”《苏东坡与竹》(类似在“兰、菊”一期《陶渊明与菊》)、“科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诗词金句”《竹石》、“绘画”《水墨画——熊猫和竹》……如此,关于竹的硬核科普知识、历史典故、竹的文化意义、生活中的竹以及个人对竹的体验和记忆都融合在了一期杂志里。读完这期杂志,孩子在吃竹笋时,看见竹椅、扁担时,经过竹林时,看见大熊猫时,都会比过去有更多的联想和感受,中国文化就这样无声地潜入孩子的精神世界。
13. 最美中国
        既然说“捧起《小枇杷》,走进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们自然想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之美。在介绍国画时,我觉得中国很美;介绍杭州时,我觉得中国很美;介绍中秋时,我也觉得中国很美……但是最能体验中国之美的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是诗歌。唐诗宋词之美,璀璨至极,无与伦比,而且只有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能欣赏。如何介绍给从小说英语,中文还是“半文盲”的孩子们呢?
小枇杷·诗人
        在“诗人”这一期里,我们主要通过四篇文章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成语故事”《七步成诗》。这是个关于王位争夺和手足之情的故事,孩子可以理解;同时又展现了诗歌的力量。在紧张的情势下,发出带着强烈情感的叩问,令孩子印象深刻。
二、“童年记忆”《跟着祖父学诗》。《小枇杷》的文章基本都是原创,或者根据历史故事改编,这一期由责编亓莉莉首次提出摘选《呼兰河传》里的片段,大家也都觉得这段文字很符合“童年回忆”栏目一贯的风格。女作家萧红笔下的学诗经历,既有孩童的懵懂,爷爷的慈爱,也有诗歌的美好,和终要成长和离别的感伤。画家燕子细腻的配图,也更加渲染了文字的感染力。
三、“中国人文”《诗人为什么能写诗?》。延续《美人之美》的风格,这也是关于一类人物的综述文章。作者用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的经典佳句举例,总结出诗人“敏感”“爱美”“重情”“较真”几个特点,深入浅出地告诉小读者诗歌创作的历程和背后的故事。看了这篇文章,即使是读诗不多的中文学习者,也能够开始领悟诗歌的美好。
四、“你问我答”《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美虽然有一定的标准,审美却是主观的。三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他们最喜欢的诗人、诗句和理由。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借此和孩子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诗人和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此,对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从听古人的故事、看作家儿时学习的体验、读对诗人、诗作的分析,最终回到“我”个人的偏好上,完成审美的内化
14.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地理主题系列,在做完六大古都后,接着讲哪里呢?

        论大城市,我们还没有讲到上海、深圳;论平衡地理方位,我们可以选择成都、广州、哈尔滨等;或者可以讲讲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可是出乎意料地,2020年11月刊,《小枇杷》推出的主题是“喜马拉雅”。
        这期杂志自然地理与人文并重,我们花了不少篇幅讲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动植物等;同时“童年回忆”说的是一个珠峰脚下长大的藏族少年最终登顶珠峰的故事,“民族民俗”《东方来的人》则介绍的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夏尔巴人。这期“诗词金句”首次推出现代诗——海子的《西藏》。
        为什么暂不讲东方明珠、世界之窗,而选择一个“偏远”的角落?为什么不是行政意义上的“西藏”、“拉萨”,而是地理概念上的喜马拉雅?

        我想《小枇杷》成长至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无论杂志的编写者何种背景,我们都在努力呈现一份客观的、宽容的,不带政治和宗教色彩的杂志。
世界屋脊
       “我们希望今后当孩子听到‘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句话时,能够真切地理解它背后的含义。故宫、长城是中国;外滩、世博是中国;长江、黄河是中国;世界屋脊也是中国。中国博大的领土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它生态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复杂性。只有体会到这一点,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
——2020年11月刊导读
15. 中华美德
        2021年5月,我们的植物系列介绍了一个很接地气儿的主题——五谷。
        这期杂志,我们既讲了《中国古代的粮食》,又讲了《从美洲传到中国的作物》,既有儿时经历《夏天的收割》,又有以一粒小麦为主角的《小麦的旅行》。这些内容比较偏重自然科学,通过科普,孩子们了解到中国古人如何用上千年时间摸索出现今花样繁多的食物,世界人民又如何交流和传播各自的成果,农民如何辛苦种植、收割,食物又要经历哪些神奇的变化最终来到我们餐桌……所有的这些,最后在“诗词金句”的《悯农》中得到升华,最终希望孩子理解的是,食物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和感恩。
        其实在之前很多期杂志里也是这样,虽然不一定像“孝”那一期正面介绍一项传统美德,但是把围绕某一主题的各种知识编织在一起,就是想呈现给孩子某些善良、美好的传统,并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也就是回到我们的初心——《小枇杷》要传递的是真善美。

  “我们对食物的偏好和消耗量会变,但我们对粮食的情感并没有改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这期杂志能够帮助您的孩子亲近土地,认识粮食,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2021年5月导读
16. 最后的两个生肖
        《小枇杷》每年第一期的主题都是该年的生肖,从蛇开始,截止到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只有两个生肖还没介绍到(十年!)——兔和龙。
小枇杷
历年1月刊
2022年·虎
即将出版
        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龙又是中国民族的象征。从蛇而始,以龙收尾,这样的一个轮回似乎格外有象征意义。

        介绍十二生肖动物的时候,我才发现,每种动物除了都有奇特有趣之处,还都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同理,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切,哪一样又能跟文化划清界限、毫无关系呢?文化,是我们生活的土壤,而我们代代传承之爱就是树根,树根深深地扎进土壤,把营养送到树梢。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无论《小枇杷》这个平台生长出多少枝叶,根只有一个——是爱。我们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却拥抱“欧风美雨”的洗礼和浇灌;不论我们的年龄和辈分,目标都是一样:在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以爱相连,共同成长。
      这话嘴上说说也许流于空洞腻味,但这条成长之路,却是我们用十年的时间一步步走来,从懵懂到自觉,从热情到坚定,从跌跌撞撞到铿锵有力,从你不知道我,到我们携手一起,共同成长。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