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数学家在民间
为防止失联,请扫描👇关注风云老师的小号

风云老师精华文章:
中小学篇:
小学篇:
中学篇:
今天一大早,突然有多个家长问我: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这套书怎么样?
不就是一套小奥书吗?
为什么突然会有这么多人问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原来,今天一大早隔壁的浙大数学博士贼叉倾情推荐了这套书

这事,我可不能不管!!

一,
首先,为了避免误伤,先严肃声明两点:

1,《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2,《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这套书编者是华罗庚数学学校校长刘彭芝,出版社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千万不要和市面上马传渔编的《中国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混淆,其实混淆了也没多大关系,因为这两套书都非常垃圾!!
二,

所谓的”华罗庚学校“,前身其实就是人大附中在80年代搞的一个超常教育实验基地。89年的时候这个基地独立出去,还拉上中科大和科学院华罗庚实验室的某些人做陪衬,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华罗庚数学学校”。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学奥数培训的开山鼻祖,老巢和最早窝点,专门招一些数学超常儿童,培训小学奥数。《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就是他们使用的教材,也是小学奥数书的老祖宗。
其实,80年代之前根本就没有小学奥数这种玩意,所谓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针对青少年,也就是中学生的数学解题国际竞赛。80年代国门打开不久,那是一个崇尚金牌和冠军的时代,全社会对奥运金牌,奥数金牌,围棋冠军都是狂热追捧,那个时代流行的口号是“奥运金牌从娃娃抓起”,“计算机从娃娃抓起”,“奥数从娃娃抓起”。
“华罗庚数学学校”这个小奥培训老巢和最早窝点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当时就有一些著名数学家认为小学生应该以玩为主,不必要参加竞赛。但是这种理性的声音完全淹没在当时追捧金牌的狂潮之中。
2004年的时候,华罗庚学校更名为“仁华学校”,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民办掐尖学校,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也变成为现在的《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
三,
我们都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是非常热衷搞神童教育,中科大的少年班在那个时候就非常红火。但是从四十年后的今天来看,当年的这种神童教育热潮无疑是非常急功近利,也是非常失败的,当年举国追捧的那些神童,真正成为某些领域栋梁之材的极少,人生悲剧的倒有不少。
以数学教育为例,我在文章《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数学天赋?》中已经举了大量例子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即使在普遍有数学天赋的数学家群体中,数学神童也是属于少数现象。更多的数学家在中学之前对数学是不感兴趣的,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也很一般,进入中学之后,由于接触更新的数学知识,或者接触到某本有趣,深刻的数学书,或受名师赏识,引导,才开始对数学感兴趣,渐渐激发数学天赋。”

像华罗庚数学学校/仁华学校这样子从小学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的掐尖,这就是典型的“猴急”,非常急功近利。在《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
前言中编者
刘彭芝大谈特谈
超常教育,

其实美国社会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非常热衷追捧神童,
仁华学校
和中科大少年班这种超常教育神童教育模式美国社会早就实验过,也早就摒弃了。我们国家八九十年代的神童热和超常教育只不过是重复人家失败的老路而已。

你们看看编者在
《仁华奥数》前言是怎么吹嘘自己的:
你发现没有,吹了半天,都是一些学生竞赛获奖评奖的成绩。
从华罗庚数学学校八十年代成立到12年仁华学校注销,二三十年过去了,请问仁华培养了几个杰出数学家?
12年教委打压小奥的时候,仁华学校注销倒是挺积极主动的,不做鬼事你怕什么呢?
这只能说明小学奥数这套玩意,压根就上不得台面,只能偷偷摸摸做贼心虚地在暗处忽悠家长瞎搞。

几十年来,国家一直渴望培养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和大师!
你仁华的这套小学奥数体系要是真能为国家培养几个真正的杰出数学家,谁还敢打压你?
整个国家捧你宠你还来不及!
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这套《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也就是《仁华奥数课本》的质量究竟如何?

隔壁那个浙大数学博士推荐理由是这套书“系统性”做的非常好。前段时间他还说《高思课本》单独自学不好,要配上高思的教育体系才好。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家长,
无论是哪本小学奥数书,都是垃圾!!
因为小学奥数这种玩意,哪来的什么体系啊,这玩意本身就是最没有系统性的,拼凑的痕迹太明显了,连傻子都能看出来。

在正规小学数学体系中,知识点确实太少了,少的可怜!自然数,分数,小数及其加减乘除运算,已经搞完一大半了,剩下的一丁点最简单的数论整除知识,简单的图像,面积,周长,体积,最简单的列方程求应用题。
没了!
就这么多知识点,就这么多题型,这可真难坏了那些小学奥数专家。要编书,又不能随便引入中学数学的知识,他们只好搜肠刮肚,去趣味数学里捞各种火柴题,推理题,字谜题,甚至把竖式计算变成数字谜题,大搞特搞,学竖式计算搞这些玩意有用吗?还有千奇百怪的面积题,五花八门的鸡兔同笼型应用题,巧算速算,图形割补,棋盘上的数学,,,,,,,
所有这些玩意都远远偏离了中小学数学体系主干,而且是这边抓一块,那边抓一块,哪有什么体系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
五,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就是《仁华奥数课本》)为例,大家可以欣赏一下里面的内容风格:

贼叉说这本书内容可以用来打竞赛基础??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本书的内容绝大部分内容,包括什么图形割补,找规律,牛吃草,行程问题,流水行船,工程问题,推理题,巧求面积,方格表,,,中学竞赛根本用不上!!
最奇葩的是,《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五年级中里居然讲了被7,13,17,19,23,29整除的判别法????这都是偏的没边没影的垃圾玩意,连正儿八经的数学知识都算不上,居然有勇气全讲完,这不是喂孩子吃S吗?
这就是贼叉所谓的“系统性”?
应该是系统性地喂S吧!!
六,
我是历来鄙视中学数学竞赛的,但是中学数学竞赛好歹可以跟国际接点轨。反观小学奥数,连给中学数学竞赛打基础提鞋都不配,完全是八九十年代落后低下的数学教育观念遗留下来的垃圾。
八九十年代的那些人沒见识也就算了,现如今如果还有谁去推荐小学奥数给家长,那真的不是蠢就是坏。
最后,奉劝贼叉老师,好歹也算个数学博士,就不要再拿这种垃圾玩意误人子弟了,谢谢!
风云老师的几个数学教育交流群都已满两百了,读者们可以找进群的读者邀请,我就不一一拉人了。

《职业数学家在民间》开通了留言服务功能,欢迎点击👇小程序留言评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