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开学了,又到了要为孩子成绩七上八下的季节。
为了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提高个人应激反应能力,这些天我开始恶补育儿书籍,其中就包括著名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的这本——《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书中很多思想和观点,不但解答了盘踞我心中许久的疑问,更是启发了我的深度思考和反思。
比如关于孩子教育的“先天后天之争”
乍一听,好像是老掉牙的过时话题。但换个角度深入思考一下,它其实能解释我们育儿生活中很多现象和问题。
比如,全民鸡娃。不管孩子的特质,一窝蜂学钢琴、学奥数、学画画学围棋......N个兴趣班、辅导班齐上阵。孩子还没上学,就开始上各种课,从早学到晚。
比如,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疯狂给他补课、刷题,期望凭这些手段培养出学霸。
这些疯狂鸡娃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家长信奉但可能没有说出口的观念: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家长怎么书写

或者套用爱因斯坦那句名言,成功是靠1%的天赋+99%的努力。

先天和后天之争
但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就在其著作《白板》(The Blank Slate)中,提出了
基因的重要。
他说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基因,就觉得是在鼓吹“宿命论”,使得大家都对基因望而却步。
但如果一味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努力,也是一种极端。所以,他提出了“孩子并非白纸”的理论。
在平克看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设定好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的智商和性情,都会受到天生基因的影响。
这种影响会随着孩子长大,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研究结果发现,哪怕是双胞胎也会因为基因不同,导致天赋、喜好和个性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喜静、有的好动;有的思维缜密,有的神经大条。
成年独立生活后,这种不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和人生走向。
当然,坚持认为后天环境和努力更重要的,也大有人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曾做过一个调查。按照演奏水平,将专业的小提琴学生分成了3组:优秀、良好、一般。
深入调查后发现,这3组孩子都是从5岁左右就开始练琴的,但从5岁到20岁的累计练习时间,却大相径庭
优秀组,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10000小时
良好组,学生练琴时长累计为8000小时
一般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000小时
实验结果说明:
天赋的作用很小,对于任何想要做出成绩的人来说,后天的练习和努力才是正解。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发现,越是需要高认知水平的活动,努力的因素就越凸显。
在国际象棋大师、作曲家、作家、滑冰运动员、篮球运动员、钢琴家等职业领域,都发现了这一普遍性的规律。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一颗种子
退一步讲,我们承认先天、后天都很重要,心中依然会存留疑问:那到底谁更重要?
是不是真如爱因斯坦那句名言所说:成功是靠1%的天赋+99%的努力?
罗宾逊爵士在书中提到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数据研究,它的发现似乎可以结束这场持续多年的激辩。
在追踪39个国家的400多万对双胞胎、对比他们的17000种特征后,这项研究发现对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基因影响是49%,而环境的影响是51%。
结合基数和体量后,这相差的2%其实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先天和后天最终打了一个平手。
这也意味着,一个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成绩好不好,天赋和努力的作用各占一半。
如此看来,孩子并不是任凭我们书写的白纸,他们更像是一颗颗种子。
携带的独特基因,将决定他们最终是长成大树还是小草。浇水施肥是必需的,但施再多肥、浇再多水,小草也是长不成大树的。
但后天的阳光、灌溉、修剪,会影响它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孱弱小树,是野火烧不尽的原上草还是短命无用的杂草。
为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养育很重要很关键,但并非无所不能。认真投入育儿是必要的,但超出影响范围外的焦虑是无意义的。

发现天赋
绝不只是“聪明”
这么说,太抽象了。为人父母,我们到底要为孩子做些什么,才是必须和有意义的?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宾逊爵士认为,为人父母需要承担这五重责任:
  • 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

  • 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 给孩子爱和归属感

  • 培养孩子的自尊

  • 帮助孩子自我实现
相较而言,前4个责任相对容易做到,最难的是最后一个。帮助孩子自我实现的难点和起点,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然后才是帮助孩子善用天赋,过上有成就感的人生。

他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只有真正的天赋和兴趣,才能丰盈孩子现在的生活,并点亮他的未来。
但,这里有个大多数家长绕不过的误区。
一谈到孩子,我们总喜欢用“聪不聪明”来定义。孩子聪明,就是有天赋,会成为学霸;孩子不够聪明,就是没天赋。
确实,智商是大部分人关注的焦点。就连关于天才儿童的测试,也大多聚焦在智商,包括语言能力、感知推理等。
但不得不说,智商或者语言理解力、数学推理力,都只是孩子的学术能力(学习上的能力)。
就天赋而言,学术能力虽然重要,但始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当我们将教育建立在学术能力上,孩子的其他能力就会被忽视。如此一来,学校、父母,甚至是孩子自己,都可能觉得“他不够聪明”。
殊不知,很多时候的问题不是孩子聪不聪明,而是我们如何定义聪明。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很多其他地方“很聪明”时,或许思路就打开了,也会意识到,他实现自我的途径,不止“学习好”一种。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他就将人类的智能分为了8类:
  • 空间智能:大型空间或局部空间的思维能力,飞行员、国际象棋选手都需要拥有这项能力;
  • 身体动觉智能:充分发挥身体作用,如专业运动员、舞蹈演员等;
  • 音乐智能:对节奏、音高、节拍、音调、旋律和音色的敏感性,如歌者、音乐家、演奏家、作曲家;
  • 语言智能:运用口头语言和文字的能力;
  • 数理逻辑智能:理解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 人际关系智能:与他人合作并了解其感受、情感的能力;
  • 内省智能:识别自己的感受、目标,根据自己的特点计划和行动的能力;
  • 自然探索智能:区分自然世界组成部分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智力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每个人作为个体,都是不同智能的组合。
作为父母,不要总盯着“学习”,要把眼光放得更宽广。
对孩子来说,不是他们没天赋,而是他们的优点被我们忽视了。
很多时候,孩子真正的天赋,就藏在我们眼皮底下:
很多喜欢乐高的孩子,长大成为了有成就感的建筑师;
爱好涂鸦的孩子,长大后成了漫画师;
好动活跃的孩子,可能学习不好,但是却擅长舞蹈和运动……
为人父母,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天赋,陪伴他、引导他,并激励他通过努力,借由天赋过上有成就感的生活。
参考资料:
[1]《白板》.斯蒂芬·平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肯·罗宾逊.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川妈说说
罗宾逊爵士还在书中分享了他为孩子挑选学校的故事。他儿子7岁时,他和妻子发现当时的学校不适合他,于是开始寻找其他更适合的学校。在他们第一次拜访新学校时,班主任花了15分钟告诉他们学校有多好,然后把孩子带到另一个房间进行评估。10分钟后,评估结束了,班主任告诉他们,孩子并不是天才,但他们很乐意接收并教导他。最后,他们还是决定放弃那所学校。因为他们认为班主任对天才的定义可能是错误的、对孩子的判断过于草率,没人能在一次简短谈话中就对孩子的兴趣、才能、优势和弱点有足够的了解。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你觉得没有,只是还没有发现。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