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开始,咱们先来个小互动
现在,请大家说出自家娃身上的5个缺点;
好,说完缺点,再列举一下他身上的5个优点。

怎么样,大家都列出来了吗?你们觉得,优点和缺点,哪一个说起来更容易些呢?
不出意外的话,我猜大多数童靴都会发现,说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咱们张口就来;但要说优点,就费劲多了,总觉得模棱两可。
甚至,列优点的时候,都说不到5个


是孩子身上的优点太少吗?当然不是。
回忆一下思考孩子优点的过程,是不是我们在心里总会忍不住质疑:是这样吗?哪些事情体现了他有这个优点……

再想想平时批评孩子时的情形,“你太不懂事了”“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这样的话总能脱口而出。
我们为什么对“说优点”如此苛刻,对“说缺点”却如此放任呢?我觉得,大概是受到了咱们传统文化中“满招损,谦受益”的影响吧。

之所以“多批少夸奖”,是因为担心夸多了,孩子会骄傲自满、不思进取。
但久而久之就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我们会习惯性地忽略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非常容易陷入“视网膜效应”!
什么是“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最早由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提出。
它是指: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举两个栗子:
如果你买了某个品牌的包包,你会突然发现大街上有好多人背这款包包,但之前却没看到过;
如果一个人经常骂别人很凶,他极可能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人。
引申开来,“视网膜效应”代表一种“所见即所想”的现象,属于信息收集上的验证性偏见。
也就是说,当我们已经持有一种特定观点时,更倾向于寻找支持这个观点的信息。
这显然会带来片面的结果,但因为咱们的认知系统都比较懒,所以整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根本不会被意识察觉。
你看到了人脸还是杯子?我们的知觉具有选择性,选择白色部分为知觉对象,黑色部分就会沦为背景,反之亦然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由“视网膜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
研究者找来一批志愿者,让他们读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女孩“简”一个星期的生活,其中既有体现简外向的事情,也有体现简内向的内容。
之后,研究者把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要判断简适不适合做图书管理员,另一组要判断简适不适合做房产经纪人。

结果,两组志愿者都给出了简适合指定工作的证据。这时,研究者又问他们简适不适合另外一种工作,两组志愿者都表示不适合。
从这个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当要求志愿者判断简适不适合从事内向型工作时,志愿者们会去寻找更多简是内向性格的证据。并且,忽视简也有外向一面的证据。
当要求志愿者判断简适不适合从事外向型工作时,志愿者遵循了相同的认知规律。

这说明,虽然对简的性格的描述是客观的,但因为关注点不同,人们就会收集到不同的证据,
并且很难注意到与已持观点相反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眼睛就好像一个吸盘,选择性地把同自己一致的信息吸引过来。
慢慢地,我们还会主动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观点。周而复始,直到新的认知进入,才可能打破这个循环。

所以,当我们认为孩子身上有某个缺点时,就一定会找到相关的证据。
有趣的是,这个缺点还会滚起雪球。只要你不转移注意力,不改变固有观点,孩子的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达到灾难性的程度。
卡耐基曾说:“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优点,20%是缺点。”
如果我们紧盯着孩子身上那20%的缺点不放,选择性忽视那80%的优点,我们眼里的孩子可不就全身都是毛病和不足了吗
久而久之,我们也将很难客观判断出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孩子也会被我们的责骂和不满影响,出现叛逆、自卑等心理问题。
怎样跳出“视网膜效应”?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能已经明白,“视网膜效应”的发生,有两个关键点:
  • 从自我出发,以己度人;

  • 注意力受限,选择性地注意那些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那些相反信息。
因此,要跳出“视网膜效应”,就要击破这两大要害。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出出主意,介绍几个实用的好方法:
①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多肯定自己
一个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也不会懂得欣赏他人。如果你总是关注自己身上的缺点,就会选择性地注意孩子和周围人身上的缺点。
这也是卡耐基当年教人们改善人际关系时的一个重要观点。
他告诉大家,要先关注自己身上的优点,然后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交到朋友,受到大家的喜爱。
所以,要跳出“视网膜效应”,童靴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太空泛,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自身优势的工具——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过下面这个具有普适性的“6大美德和24项品格优势”,可以作为大家了解自身优势的好帮手。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6大美德和24项品格优势
塞利格曼在提出这些美德和品格优势后,还开发了一套可以测量它们的量表。但原版量表是英文,且包含240道题目,对咱们来说用起来很不方便。
好在,国内已经研发出了本土化的量表。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就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自主研发了测量品格优势的量表,感兴趣的童靴可以测一测~
想测试的童靴,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里留言“品格优势”,我会把相应的量表发给大家~
②探究自己的行为模式,接纳自己
大多数时候,咱们之所以会无限放大孩子的某个缺点,是因为想到了自己以往的经历。
比如,你觉得自己因为胆小错失了很多机会,所以不希望孩子胆小。但是,你的胆小等同于孩子的胆小吗?
其实,咱们只不过是不接纳自己罢了,和孩子无关。
孩子和大人作为不同个体,经历的事情不会完全一致,孩子也会发展出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我们与其担忧孩子,不如多去了解和探究自己的行为模式。
观察一下自己在哪些类似的事情上最无法容忍,思考一下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自己的哪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又是从哪儿来的……它是牢不可破的吗?它是绝对真理吗?
接纳自己,才能真正接纳孩子,跳出“视网膜效应”。
③学会“六顶帽子法”,用更全面的思维思考
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分别表示六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大家拓宽思考角度,更加全面地看待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
这六顶帽子和代表的意义如下:

  • 白帽子
戴上这顶帽子,你就要更关注信息本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据……都是客观的、明确的东西。

  • 红帽子
戴上红帽子,你就可以直抒胸臆。你的感觉怎样,直觉是什么,情感状态如何,都可以不加批评地说出来。

  • 黑帽子
这个帽子代表“谨慎”。你要寻找自己想法中的缺陷、可能出错的地方,从而反驳自己之前的观点。
比如,你感觉孩子总是很胆小,那么,孩子真的没有胆大的时候吗?把“总是”改为“有时候”是不是更确切?
  • 黄帽子
戴上这顶帽子,你就要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创造性和新的思维方向。比如,孩子虽然内向,但内向孩子是不是也具备外向孩子所没有的优势?

  • 绿帽子
戴上这顶帽子,你就要更发散地去想,除了前面想过的,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
  • 蓝帽子
蓝帽子表示,要冷静下来,有逻辑地、有重点地思考。戴上蓝帽子,咱们就可以进行最后的信息汇总,并确定该怎么行动了。
④用成长性思维看待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想帮助他纠正,是因为那是我们小时候踩过的坑。
我们不想让孩子走咱们的老路,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吃大亏。
但是,我们有没有放大事情的严重性?我们是不是把孩子看“死”了?
塞利格曼曾说:“只要孩子愿意,他们可以自己改正缺点。”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都有改变的力量,我们要学会用成长性思维看待他、引导他。
我们得相信,不管起点在哪儿,人是在终身进步着的。
关注孩子每一天的小进步,肯定孩子的努力;拿孩子的昨天和今天作对比,而不是整天把“别人家孩子”挂在嘴边。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才行。
⑤善用工具,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
前面的品格优势测量,太小的孩子可能还无法顺畅地理解问题,所以不太合适。
不过,咱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加留意,好好陪伴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前段时间,我还看到《人民日报》发布的、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滕伯格博士的一份儿童潜能自查表,可以帮咱们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更具天赋或才能。

大家在对号入座前,我还想说一句,这只是一个参考和辅助工具,并不是绝对化的。
我觉得,和确认孩子的天赋相比,这个工具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且,和天赋相比,孩子的好品格、好习惯,对他的人生和成长更加重要~
下面说一说结果:
  • 如果孩子在1、8、17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语言天赋。

  • 如果孩子在6、12、18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乐才能。
  • 如果孩子在3、7、15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数学、逻辑方面有天赋。
  • 如果孩子在4、11、13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间方面的才能。
  • 如果孩子在5、9、14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身体动觉。
  • 如果孩子在10、16、20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认识才能。
  • 如果孩子在2、10、19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认识他人的才能。
此外,童靴们还可以每天记录一件能够体现孩子优势的小事
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我觉得它是一个善用“视网膜效应”的方法。如果你多多关注孩子的优点,是不是就能看到更多优点了呢?
也许,一时之间你还总结不出某件事体现了孩子的什么优势,就是觉得孩子做得很好,那也别吝啬,就记下来吧。
你还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朋友、老师对他的评价,争取不掉坑,更加全面地看待孩子。

总结一下,要想摆脱“视网膜效应”的束缚,大家要跳脱固有思维,多看自己身上的优点,并且更全面地、动态地看待孩子。
这样,就不会纠结于孩子偶尔犯的一个小错,把孩子越推越远了,也不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情结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过一个叫“过程理性”的概念。结果理性是一种完美状态,过程理性才是现实生活。
放到教育上来说,我们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
这个目标无疑是模糊的、不确切的、可变的。所以,咱们无法倒推,权衡各种利弊,给孩子规划出一条完美的成长之路
既然如此,莫不如把“过程理性”做好,把每一天都踏实过好,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川妈说说
其实,还有一个疑问,估计大家都会想到: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优点,伴随他的长大,眼里看到的越来越多的都是缺点?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晒照,分享他的成长过程,但等孩子越来越大,他们就慢慢从父母的朋友圈里消失了。
中,可能有孩子的原因,刚开始都是一张白纸,慢慢就千差万别了。但我想,更多可能是我们的原因。从最初、最简单纯粹的愿望,慢慢被世俗的观念所裹挟,我们选择性看重一小部分目标,比如成绩、特长等等,而忽视了更多元化的东西。事实上,总是只有一小部分孩子能达成那些目标,于是,更多的孩子被认为不够优秀,甚至是差劲的...
推荐阅读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学渣总觉得考的不错,学霸总觉得自己考砸了,为什么?其实,都怪邓宁-克鲁格效应…
“挺过就是刘嘉玲,挺不过就是蓝洁瑛”?还是给孩子讲讲野马的故事吧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