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神奇,又特别应景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对8年级的学生家长,仅仅进行45分钟的成长型思维训练,就能显著提升孩子的学业成绩。
这个结果是不是大大出乎你的意料?这和我们以往一直在强调的,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可太不一样了。
它转换了视角,告诉我们:
别老盯着孩子啦,关注一下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吧。
关于“成长型思维”,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不了解的童靴,可以先做下功课☞:努力的孩子却不够优秀,大多是因为它…
说它应景,是因为现在老母亲都正面临同一件事情——孩子的期末考出成绩了。
面对成绩单,有人喜上眉梢,有人略感遗憾,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怒气冲冲……
大宝的班主任老师,很有“先见之明”,早早就通知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公开,如果家长想知道孩子考得怎么样,可以单独问老师。
我一直觉得,分数固然重要,不过我们对待分数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也是美国西北大学这个研究带给我们的积极思考。
你对待困难的态度,会影响娃的成绩
先给大家说说,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Destin和Svoboda,是怎样展开实验的。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研究人员招募了6位经验丰富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不同的领域表现都很优秀)组成了家长治疗小组,就两件事情,进行一场持续45分钟的讨论:
  • 他们如何帮助孩子思考未来;
  • 当孩子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他们如何积极地回应。
然后,在一所中学内,研究人员借着开学活动的契机,
招募了45位来到学校的家长,并把这些家长随机分成了两组:
  • Parent Panel Treatment:即实验组(26位),观看以上家长治疗小组的讨论活动;
  • Control:即控制组(对照组,19位),参加一场关于“认识自己”的普通讨论活动。
正如研究人员预期的那样,
实验组的家长们,比控制组更早地和孩子谈论了未来的机会,以及更积极地回应了孩子学业困难的经历。
并且,令人吃惊的是,在学年结束后,
那些父母参与了实验组的孩子,比那些父母参与了控制组的孩子,在学业成绩上高出了约半个等级。

那么,究竟是“谈论未来机会”,还是“积极回应学业困难”,给孩子带来了突出影响呢?
研究人员又做了进一步分析。
他们对照前人研究中的5000个自举样本,以及实验组家长对讨论内容的收获等因素,得出一个最终结论:
正向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业困难上的回应方式(Response to difficulty),而不是如何帮助孩子思考未来的机会(Planned discussions)。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遭遇的学业困难持何种态度——积极or消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没有考好,我们归因为孩子能力差,下次也不可能考好,这就是消极的态度;
在同样的情景下,如果我们觉得失败的经历会帮助孩子成长,并且带着他总结经验和教训,找方法、多尝试,这就是积极的态度。
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这比其他对话——如讨论未来,或其他普遍性的支持行为——如孩子做作业时给他拿点水果,更重要。
初看下来,美国西北大学的这个研究结论,可能会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再来追溯一下相关的研究,或许,个中缘由就清晰多了。
你的心态,是怎样影响娃的成绩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去回顾一下,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也叫“成长型心态”,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率先提出。

一般来说,我们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如果我们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那么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导致孩子在智商上的分化。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孩子持有哪种思维模式呢?
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是父母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父母持有哪种思维模式,孩子也会持有相同的思维模式。
但是,正确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
德韦克和心理学家海默维兹做过很多研究来探讨这个问题。结论是:
并非是父母的思维模式(或叫智力心态),决定了孩子的思维模式。
研究人员让73对父母和他们正在读四五年级的孩子,分别回答一系列问题,来检验他们的智力心态是否相同。
这些问题包括
与智力有关的,
比如“你可以学到新东西,但你无法改变自己的智力”;以及
与失败有关的,
比如“体验失败有利于学习和成长”。

结果发现,与智力有关的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根本没有什么关联;父母对失败的态度,却可以显著影响孩子的智力心态。
换言之,父母和孩子持有的智力心态,并不一致。比如,你觉得自己持有的是成长型思维,总是在鼓励孩子,但孩子可能持有的却是固定型思维。
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父母怎样看待失败。
德韦克和海默维兹还开展了一项几百人参与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失败的态度,会通过他们对失败的反应,传递给孩子。
比起其他抽象的感知,孩子更容易内化父母对失败的看法,从而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父母把失败看成可怕的、负面的,孩子就倾向于持固定型思维,觉得智力是不可塑的,成绩也不会有大的起色。
反之,父母把失败看成有益的、积极的,孩子才会倾向于持成长型思维,觉得智力是可以靠努力改变的,成绩也就提高了。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研究。
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两所小学、共451名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研究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结果表明:父母对待失败的看法,的确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即,父母对失败的看法越积极,越倾向于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的数学成绩就越好。
你可能非常害怕失败
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当他从学校回到家,把成绩单递给你时,你的反应会是?
德韦克和海默维兹,给大家提供了几个选项:

①我可能会担心(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的孩子不擅长这个科目;
②我会鼓励他,让他告诉我从测验表现不佳中学到了什么;
③我会试着安慰他,告诉他:如果你不是所有学生中最有才华的,那也没关系;
④我会和孩子讨论,向老师寻求帮助是否有用;
⑤我可能会发现自己总在想着这场考试,没办法放下;
⑥我会让孩子知道,这是一个把那些没有掌握的知识弄懂的好机会。
请童靴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一两个最符合自己的选项。

如果你们选好了,就一起来看看自己对失败的态度——
选择了①③⑤的童靴,属于绩效导向,更关注孩子的表现和能力,对失败持有更多的消极看法;
当孩子考得不理想时,父母表现出更多焦虑和担心,会向孩子传递出智力是固定的信号)
选择了②④⑥的童靴,属于学习导向,更关注如何学习和提高孩子的表现,而不担心失败以及失败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对失败持有更多的积极看法。
父母表现出更多支持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则会向孩子传递出智力是可以改变的信号)

好啦,现在大家知道自己对失败的态度了。不知道和大家原本认为自己是哪种思维模式一致吗

下面可能要做的,就是调整我们面对失败的态度了。
还记得最早那个研究吗?短短45分钟的讨论,孩子的学业成绩就有明显的提升,且是上了中学之后。
我们的孩子还小,效果或许更显著。尝试一下吧,就从这次期末考试开始~
拿到孩子的成绩,不要用它定义孩子的成败,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带着他或鼓励他,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我常跟大宝说:所有的考试都不能决定你什么,但是可以帮助你分析自己。它们是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站,帮助你复盘过去、及时调整以更好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Mesmin Destin,Ryan C.Svoboda.A brief randomized controlled interventiontargeting parents improves grades during middle school.Journal of Adolescence,56 (2017) 157-161.
[2]Kyla Haimovitz,Carol S. Dweck.What Predicts Children’s Fixed andGrowth Intelligence Mind-Sets? Not Their Parents’ Views ofIntelligence but Their Parents’ Views of Failur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7,28(4).
[3]万淑雅. 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1.DOI:10.27667/d.cnki.gzymu.2021.000590.
川妈说说
大宝的考试成绩还没出来,他有些担心:“妈妈,如果我考得不好怎么办?”
“不怎么办,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然后想办法改正。”我回答。
“你不骂我吗?之前你那样要求我复习。”他有点不相信。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做的一步,必须认真对待。至于结果,复习也不能做到100%查漏补缺。考试没考好,说明之前的学习有问题,打你骂你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得仔细分析原因,寒假才好对症下药。”我跟他解释。
他想了半天,冒出一句话来:“你意思是,如果考试考得不好,我寒假还得继续学习是吗?”

“不对,不是继续学习,而是更多学习,复盘上学期的内容。”我纠正他。

“啊......还不如打我骂我一顿呢!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一次考好,不要反复学习......”他信誓旦旦地下决心。
恍惚间,我感觉找到了,对付不想学习孩子的终极法宝......
推荐阅读

双减之后,这一类孩子更会笑到最后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