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新闻在网上被吵得很凶:
这些文章大概的内容是一名在东南亚生活的俄罗斯网红,因为自己的极端饮食模式(只吃生水果和果汁)而导致营养不良死亡,不少媒体上都用了“饿死”来形容。而相关新闻的评论区,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嘲讽的比例都很高。

今天才写这个事情,主要是想等到更确切的死因报告。这周,马来西亚警方终于公布了她的死因,根据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的报道,当地警方经过调查,确认她是因为心脏方面的原因导致猝死。
根据报道,在去世前几天,她曾经因为健康原因就诊,并被医院要求进一步留院观察。只是她本人强烈要求出院,希望返回俄罗斯,在签署了相关文件后离开医院,但几天后还是因为心脏原因猝死。
“网红”这个词,现在似乎只是一种职业的代称而已。就像英文中对应的Influencer,现在也未必有多少Influence的本意了。
这位死者(笔名“Zhanna D'art”)虽然媒体被冠以“著名网红”的称号,甚至在一些满嘴跑火车的外国媒体(纽约邮报等)形容为“million followers vegan raw food influencer”(百万级生纯网红),但实际上,她在抖音、脸书的粉丝很少,主要运营的INS平台上,生前也只有1万多粉丝,反而是死后因为新闻增加了几倍,令人有些唏嘘。
我翻阅了她所有的INS内容,她这些年发布的内容其实不多,远达不到一般自媒体网红的频率标准,所以“网红”估计并不是她工作和生活的重点。她死后被冠以“百万著名网红”这样的称号,无非是媒体想要营造出眼球效果,多消费一些罢了。

她去世后,新闻传遍全世界,不仅她长期生活的东南亚,以及祖国俄罗斯,从美国到欧洲,从澳洲到印度,从印度到中国,似乎变成了全球的热点新闻虽然小报媒体居多,但能被全球的媒体争相报道,也说明了这个话题本身的流量属性。
只是和一般的新闻人物过世不同,这次的流量并不是来自死者的知名度:虽然说起来对死者不礼貌,Zhanna D'art在生前,算不上出名这样的网红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过于“常见”,甚至即便是去世,也往往不会有什么媒体会关注。
这次之所以不同的是,Zhanna D'art是一名“纯素网红”,这不仅仅是一种极端的饮食习惯。而素食主义,在最近这些年更是容易引发人们争论的议题。
关于素食主义在饮食健康方面的话题,我们之前曾经聊过 ——
是否素食,或者说是否吃肉,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吃肉或者吃素,本身并没有哪种更健康。

重要的是营养的充分、丰富、平衡。不吃肉或者纯素,肯定会导致摄入某些营养难一些,但也有其他方法补充,少林寺的和尚大部分身体也还不错。相反,吃肉吃鱼,营养摄入可以更全面,但大部分什么都吃的人,也并没有比吃素的人更健康,吃肉吃到血脂爆表是很常见的现象。
所以吃肉也好,吃素也好,都只是一种选择,并不代表结果就好。想要结果好,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吃肉或者吃素
从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媒体或许没有把这个新闻当热点炒作的价值。
而之所以有些媒体会热衷这个话题,或许是因为“素食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饮食健康的话题,它的后面,还加了“主义这两个字。
可能很多人听到素食主义,想到的只是“不吃肉”,但实际上素食主义内部本身的派别差异,远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就节选WIKI“素食主义”词条中分支介绍的部分内容,来做一些介绍:
  • 维根主义(Veganism,中文常翻译为纯素主义):
    • 伦理纯素主义/道德维根主义(Ethical veganism),会避免食用所有由动物相关(包含劳动)制成的食品,例如蛋、奶类、燕窝、起司和蜂蜜。除了食物之外,也不使用动物制成的用品,例如皮革、皮草和含动物性成分的化妆品。
    • 饮食纯素主义/饮食维根主义(Dietary veganism),对自我的道德要求上没有那么高,饮食维根主义者不会刻意要求自己不使用动物性制品,在定义上与五辛素主义/蔬食主义相同。
  • (佛教)全素主义/(佛教)纯素主义(Buddhist/Asiatic/Oriental/Chinese Vegetarian):这类素食主义者依照宗教(主要以汉传佛教为主)的斋戒饮食禁忌,不吃任何动物性的食品,不吃蛋,只食用植物,但不食用任何定义为五辛(五荤)的植物:大蒜、葱、薤(藠头、小蒜)、韭菜、兴渠(中药称“阿魏”/另一说洋葱)等和其相关产品,现代也有被扩充解释为任何一种含有大蒜素的葱科植物(如,洋葱)。通常也不食用酒精性饮料。另外,虽然现代汉传佛教界基于人道角度,多不鼓励食用奶类和蜂蜜,但食用奶类和蜂蜜并不违反教义。在中文世界中,“全素”及“纯素”通常都是指此类主义者。
  • 五辛素主义(Five pungent spices vegetarian diet) 或 蔬食主义(Plant-based diet/Plant-only diet:因为五辛素的名称衍生自宗教用语,有时与 非该宗教信仰者 在沟通上容易造成混乱,所以也有人用“蔬食”来作为此类饮食的称呼方式。五辛素主义者的饮食内容与维根主义里的“饮食维根主义(Dietary veganism)”相同。
  • 奶素主义(Lacto vegetarianism):表示不吃动物性食品,包含不吃蛋及蛋制品,但会食用奶类和其相关产品,像是奶酪、奶油或酸奶。
  • 蛋素主义(Ovo vegetarianism):表示不吃动物性食品,但食用蛋类和其相关产品。是否吃奶及五辛则因人而异。
  • 奶素主义(Ovo Lacto vegetarianism:表示不食用动物性食品,但会食用蛋及奶制品。是否吃五辛系因人而异。
  • 蛋奶五辛素主义 或 无肉主义(Non-Meat vegetarianism):表示不食用动物性食品,但会吃蛋也吃奶制品,也吃植物性食品包含五辛。
  • 果食主义(Fruitarianism):仅食用水果和果汁或其他植物果实,不包括肉、蔬菜和谷类。
  • 水食主义(Waterian):仅饮用清水来维持生命。
  • 苦行素食主义(su vegetarianism):这类人为坚定心中的信念,以苦行的方式进行素食,不仅戒蛋,牛奶,甚至戒大豆、食盐。甘地为其代表人物。
  • 耆那教素食主义(Jain vegetarianism):可以食用奶制品,但不食用蛋制品、蜂蜜和任何形式的根茎食品。
  • 生机素食主义(Raw vegetarianism):这种食用方法是将所有食物保持在天然状态,即使加热也不超过摄氏47℃。
  • 半素食主义(Semi-vegetarianism)或称弹性素食主义(Flexitarian),可能基于健康、道德或信仰而不食用某些肉类,像是不食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红肉是最普遍的类型,这些人会食用部分禽类和海鲜。这不是传统的素食主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半素食主义包括:
    • 方便素食主义:这类人会在生活中尽量选择素食,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比如在没提供素食的餐厅用餐时),也可以食用肉类。
    • 锅边素食主义:这类人会在生活中只食用素食,但这些素食可允许和动物制成的食品混杂在一起,或是接受使用与荤食共煮过的锅具及碗盘。比如说,当餐桌上有一盘彩椒牛柳时,这类人会只食用彩椒的部分,而不会完全不吃,又称为"锅边菜"、"肉边菜"。
    • 鱼素主义(Pescetarianism,或称海鲜素):这类的人主要是以素食为主,偶尔会食用鱼和其他水产品,但不食用其他陆地动物。
    • 陆素主义(Non-aquatarianism):这类的人强调海洋动物的权益,日常饮食主要是以素食为主,偶尔会食用陆地动物,但不会食用鱼和其他水产品。
    • 禽素主义(Pollotarianism):这类的人主要是以素食为主,偶尔会食用鸡肉,但不食用哺乳动物的肉,即所谓的“红肉”。
    • 白肉素食主义(Pollo-pescetarianism,或称白肉素):这类的人主要是以素食为主,偶尔会食用鱼和鸡肉,但不食用哺乳动物的肉,即所谓的“红肉”。
    • 长寿健康饮食法(Macrobiotic diets):食物仅包括谷类和豆类,但偶尔会食用鱼和其他水产品,这类着重能量平衡与健康长寿。
    • 免费素食主义(Freeganism):这类的人以纯素食为主,除非肉类、蛋、奶制品的来源是免费的,这类着重减少浪费、反对过度消费。
    • 道德杂食主义(Ethical Omnivore):这类的人的食物来源必须是天然的、有机的和道德的,不含抗生素荷尔蒙等人工饲料添加剂。
相信大部分人没看完上面的分类内容,就已经晕了。
可以注意的是,这里面,绝大多数的分类名字都是“xx主义”,英文对应的是-ism。这也表示了,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已经不是健康饮食的科学话题,而是一种理念。
正如第一条“维根主义(纯素主义 Veganism)”的词条定义中,所用的词,这已经是一种哲学(Philosophy)。
而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哲学、主义、包括宗教信仰,都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党同伐异
一旦进入信仰的领域,就可能会出现排他问题:我的主义就比你的主义高明,我的信仰就是真神,你的宗教就是异端......于是最终变成了否定他人,甚至抹杀他人的黑暗故事。
在这个时代,素食主义争论有时会表现出来相似的情况。原本一种饮食习惯的差异,上升到主义的高度后,就时常出现“吃什么更符合道德”的互相攻击。
即便是在一种主义内部,也会因为“互相攀比”,出现越来越极端的信仰派别,就像最初素食主义只是不吃动物性食品,之后出现了连动物参与生产的食品都不吃的道德维根主义。
而争夺眼球的“互联网攀比时代”,原本就容易触发各种极端倾向。比如这次成为新闻主角的“素食网红”Zhanna D'art,她不仅仅是不吃肉,而且支持水果,甚至根据她去年的INS内容,她从2016年开始就“不喝水”,只喝椰子汁等果汁,并说明这是她所信仰的“生食水果派(raw fruitarians)”的通常做法。
现在这个世界,之所以主要的几大宗教看上去还算相安无事,那是过去几千年血腥厮杀之后,人类的痛定思痛所带来的。但或许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记忆能力没多强。“以史为鉴”的要求太高。新时代的一些“主义”,甚至比宗教的排他气质还强烈些。
如果一种主义总表现出自己的“绝对正确性”,就会遇到更强的反作用力。素食讨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来我往中,脱离了科学范畴,也不是可以互相尊重的个人饮食习惯,越来越像一个必须你死我活的信仰斗争。
在这种争议环境下,“素食网红饿死”自然就成为了很多媒体抓眼球的话题,因为塔可以引发各种关于素食的网络争论 —— 反对素食的人宣传只吃素的坏处(人类本来就要吃肉);不那么绝对的素食派别赶快澄清自己没那么极端(至少要吃菜啊);生水果派则说Zhanna D'art的死和饮食无关(我也吃了很久还活蹦乱跳)......
但实际上,从Zhanna D'art的案例中,能告诉我们的,恰好是:即便是健康生活理念,当被极端化抽象化后,也有可能带来和原本初衷截然相反的结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