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月18日,坂田昌一(Shoichi Sakata)出生于日本东京。他的粒子物理模型带来了后来的夸克模型。
坂田的父亲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政科,曾在内务省担任官员,后来在大阪神户转往实业界发展,担任过纺织公司、汽车公司的社长。坂田在京都帝国大学学习。
坂田毕业后于1933年前往东京的理化研究所,加入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仁科芳雄 (Yoshio Nishina的团队,当时仁科是那里最年轻的主任研究员。坂田的第一篇论文,是利用量子场论计算正负电子的产生与湮灭。
1934年,坂田到了大阪帝国大学,跟随后来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做研究。1937年,坂田和汤川发表论文,基于汤川的介子模型(meson theory)预测存在电中性的π介子。1939年,汤川到京都大学担任教授,坂田也跟随去了京都,做了讲师。
坂田(左)和汤川(右)

坂田于1942年获聘名古屋大学的教授,并一直在该处任职。他在名古屋构建新的物理理论,培养新秀,形成了“名古屋学派”。
在名古屋,坂田最著名的工作是“坂田模型”(Sakata model),认为所有强相互作用粒子都是由质子、中子、超子及其反物质构成的。虽然坂田模型最终被发现是错的,但他这种思考自然界基本组成的方式,带来了默里·盖尔曼和乔治·茨威格所提出的夸克模型。除了电荷是整数这一点外,质子、中子和超子的性质分别与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夸克一致,这也解释了这模型的成功之处。 如今我们知道,质子、中子及强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坂田探索了中微子混合,时间早于1998年户冢洋二、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实验发现中微子在不同“味”之间振荡。
坂田于1970年去世,时年59岁。

资料来源:
[1]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1400/full/
[2]粒子物理在東洋的先驅: 坂田昌一(上) 熱血的左翼物理青年
https://pb.ps-taiwan.org/catalog/ins.php?index_m1_id=2&index_id=371
[3]粒子物理在東洋的先驅: 坂田昌一(下) 名古屋學派的開山祖師爺
https://pb.ps-taiwan.org/catalog/ins.php?index_m1_id=2&index_id=422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