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月23日,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出生于日本的京都。

1935年,年仅28岁的他在日本的Proc. Phys. Math. Soc. Jap.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题目叫做“关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通过假设一种粒子,解释质子和中子的相互作用,他把它称为介子。

因为这一研究,1949年汤川秀树成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53年,他在京都大学创建“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培养了若干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人才。

高中自学量子物理

中学时代的汤川沉默寡言。他用4年时间读完中学,然后跳级进入三高(现为京都大学)。

1924年,高二的汤川开始阅读物理学文献,经常前往丸善京都支店的外文书籍区,在数学和物理学的书架前度过了许多时光。在那里,汤川看到了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赖歇(Fritz Reiche)写的《量子论》,是德语的英文译本。汤川晚年跟后辈提起这段往事时说:“光凭高中学的物理知识很难完全理解书中在讲什么正因为有不懂的地方,才觉得赖歇的书有趣。比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小说都有趣”。

通过自学,汤川学习了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假说和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191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学说以及相关的原子、分子和光谱学等。

智力碾压同学,促成日本最励志文集

汤川同学是个天才,早早的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9年)。

朝永振一郎*是汤川秀树的同学,常年默默无闻。他的日记,很多天都是一句话:今天做了XXX,科研没有任何进展有时候,是大篇幅自卑的段落,说同学汤川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了,而自己连个拿得出手的文章都没有,诸如此类被天才同学打击的内容
朝永振一郎的日记被日本物理学界认为是最励志的文集。因为后世,大家总是说:连朝永振一郎这样的天才,也有非常苦逼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卑而心理难受,更何况我等凡人呢。
1965年,朝永振一郎与施温格、费曼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等人都对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南部阳一郎影响深远。南部阳一郎研究生涯开始时,是朝永振一郎给南部介绍了在大阪城市大学的教职。
他和费曼一样,并不认为自然会遵循人类概念上的美和简单。他写过“大自然创造了曲线,人类创造直线。
资料来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0881/full/
http://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kjdx/pt20190402060000.html
http://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kjdx/pt20190402060000.html
《旅人》汤川秀树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836489
科学日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