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metro
还记得2018年夏天的那些夜晚,我们全家守在电视机前,捧着碗看纪录片《人生一串》。因为吃不到屏幕上的烤串,孩子差点哭起来,无论大人如何劝说,自家饭最后就是吃不下去。接下来几年,第二季、第三季陆续播出,我只能趁孩子睡着偷偷看几眼。
《人生一串》系列得到了广泛欢迎,三季豆瓣打分均在8.5分以上,片中出现的小馆子名录合集,至今仍是观众点赞最多的收藏贴。
这个春天,没盼来《人生一串》第四季,却看到了原班人马带来的一部全新纪录片,名叫《这货哪来的》(以下简称《这》),从烧烤江湖来到生意江湖,讲述电商小卖家的日常故事。片子是淘宝和方寸印象联合出品的,肯定有广告属性,但豆瓣上目前2000多人打分,打到了9.1,可见确实值得一看。
1
《这》有一个稍显俏皮、戏谑的片名。
“货”,就是从快递手中拿到的各种小商品。英文片名是“In Goods We Trust”,意为我们信任的商品。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全部“made in China”,属于某一个大产业下非常细小的分支,对于整个产业历史来说,非常年轻,是新兴产业。它们的“小”,可能是体积小、单价低,也可能因为意义不那么“大”。有些很传统,比如佛山的狮子头,河北的殡葬业,有些非常时髦,比如情趣内衣和搬家公司。
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仅仅是“商品”,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了,下单了,拿到了成品。实际上,商品从制作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其中被折叠的细节,很多人不了解。
《这》想要做的就是追根溯源,把这条产业链和相关人物介绍出来,比如说到传统手工艺一定会提及“匠人精神”,这部纪录片也想传达出这种手作的“温度感”。
但如果单单介绍产业链,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会变成一个大型企业宣传片,就像以前播出的《生财有道》《我爱发明》之类纪实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猎奇心理,最后形成套路。
《这》也有自己的套路,它的套路来自《人生一串》的成功经验。他们尝试用做美食纪录片的方法,来拍一部讲产业的纪录片。
这种尝试能不能再一次获得成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
同样在B站播出,《这》考虑到了面对的是年轻一代观众,依旧采用了像年长的朋友一样的语气,娓娓道来。
把商品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讲出来,让我想起过去给孩子读的儿童通识读物:你知道货币的起源吗?你知道巧克力怎么被做出来吗?
辽阔土地,无奇不有。就像是给当代中国观众的通识教育作品,让人大开眼界:原来不仅能在直播里下单现场炒菜,也可以买一口锅让它给我做出各种菜;原来地摊上捏来捏去的解压神器,已经发展成一个多品种的庞大帝国;原来当我为搬家烦恼的时候,还可以请专业的搬家公司帮我搬过去,再照原样复原。
这些关于产业的常识性知识,和关于人物故事的内容,是纪录片的两大组成部分,如何平衡好两者的比重,是个技术难题。
《这》刚播出的头几集,还在享受从《人生一串》带来的观众红利,一旦热潮褪去,观众的好奇心下降,才真正到了考验一个作品是否优秀的时候。
B站的弹幕诚实地展示了观众的喜好:纯大场面,介绍产业流程和常识,弹幕安静;一个企业家在镜头前谈大道理,不爱看。但是画面转到有意思的人物身上,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弹幕的狂潮。
纪录片本就是小众的,《人生一串》的热播,基于“食欲”的普遍性,更容易被观众关注。《这》是一个合作项目,考虑到它的广告属性,也许我们可以更宽容一些。
从目前播出的情况来看,虽然分集观片数量在下降,但它仍然保持着豆瓣9.1的高分。
3
拍人有讲究,尤其是拍普通人。《人生一串》积累了丰富的人物拍摄经验,懂得如何怎么把人拍得有趣,有故事感。
当陈英杰导演标志性的烟嗓一出,观众恍惚回到了《人生一串》,烟火缭绕的烤串等待上桌。
烧烤摊的烟火气是热闹喧嚣,人来人往,《这》的烟火气就是讲人,讲我们熟知的“中国人精神”:有人情味,有韧性,不那么容易被生活的磨难打垮,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像一条奔涌的河流,充满了生命力。
《人生一串》有完整的线索:从烤串儿讲到食客,再讲到烤串老板。《这》也基本遵循了这个套路。每个小商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串起这些故事的,就是小商品、小买家和小卖家。
小卖家的故事无疑是重中之重,不仅讲老板,也会讲团队里的设计师、工人、师傅和销售员,因为电商属性,还增加了对如客服、视频主这些从业人员的介绍。
把这个时代的小卖家当作主角,我很久没看到类似的国产影视作品。虽然我们身处日常之中,但屏幕却越来越被宏大叙事所裹挟,生活逐渐被模糊化,一谈“文化”就要加历史滤镜,首先得从上下五千年说起,背景音乐越宏大越显得大气。
2017年,张译主演过的一部国产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说的就是义乌人经商的故事。它前半部分很好看,讲个体户如何经营小本生意,细节满满,到后半部垮掉了,是因为开始讲到跨国贸易集团操作然后变胡扯了。
《这》拍的几乎全都是普通人,他们是商界中最不起眼的一群人,也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群人:愿意动脑子,肯吃苦,舍得拼命,有点像我们身边熟悉的某个人,也有点像你我他。
镜头下的视角是平等的,有对人物的尊重和关怀,甚至还有一点悲悯心。
有一集就讲了跟卡车司机有关的故事。
毛光友是专门做卡车卧铺垫的小老板。他平时的工作,就是通过网络接下卡车司机的订单,上门安装定制好的垫子,改善司机们的睡眠状况。他管他们叫“卡友”。
没有固定收货地址,卡友们天南地北地跑,他也跟着跑。
他说起一件事,“有一天凌晨两点多三点了,让我送垫子,我说兄弟,你睡一会儿吧。对方说,我不能睡,我已经睡了三个小时了。”
毛哥毛嫂
《这》也有不少类似让人泪目的细节,尽显生活艰辛。
深圳华强北卖手机壳的小伙子,曾经是富士通流水线上的工人,现在晚上去地铁口摆地摊,谈了几回恋爱,因为没钱,都分了。尽管这样,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在深圳安一个自己的家。
云南斗南的卖花姑娘,天不亮赶到早市去抢花,那时候来不及梳洗,蓬头垢面的,到了晚上去直播间卖货,再拾掇一番。
在这些日常生活细节背后,观众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呼应的人生。
4
一部优秀纪录片,可以启迪观众,引起多层面的思考,让不同人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有网友把《这》戏称作“搞钱纪录片”,它展示了五花八门的创意和创业方式,新的工作思路,也能让人进一步思考,在这条巨大的产业链上,小卖家处于怎样的位置,要如何才能存活下来。
也有网友说它是“另类鸡汤”,专治各种“丧”。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原来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活法,不是只有考研、考公,成为做题家才是唯一出路;原来还有这么多人还在努力生活,拼命赚钱,他们的乐观奋斗精神,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慰藉观众。
《这》的另一特点在于它的时代感。节目拍摄于去年疫情期间,真实地呈现了小卖家遭受的各种冲击和影响。产业链被切断,市场缩小,新竞争出现,乐观和坚韧的另一面,是人们的无奈和无力。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历史影像,记录着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
5
再说说不足。
听业内人士讲,这两年美食纪录片的制作,哪怕是长纪录片,也到了这种程度,制作人员掐着帧数看流量,分析出流量最多的画面,以后就比着模子拍和剪,也方便后期做短视频传播。所以观众会看到,越来越密集的高清细节画面,恨不得刺激人的感官停不下来。
这种新媒体的影响,从《人生一串》到《这》,也体现得分外明显:场面转换非常快,镜头切得更频繁了,音乐铺陈得满满的,快要变成图文并茂,随手一切,就可以变成一个十几秒的短视频流传出去。
另外,《这》每集要讲三种产业,每种不到20分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好那么多人物和故事,并不容易,再加上分集导演不同,各集呈现水平也参差不齐。
“百万文案”从《人生一串》开始,一直备受争议。这个传统在《这》中保留下来,作为旁白,它也许的确仍然受年轻观众热捧,但过犹不及,在一些素材不够表达主题的地方,也试图用俏皮话来填充画面;而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的主观评论,起码在我看来,是有些油腻的。
即使是被赞誉的“金句”,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人物本身已足够精彩,举手投足皆是戏。工人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工作结束后扬起的笑脸,人们之间的交谈,是比旁白更有意义的画面。
排版:周蕾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