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吴玲瑶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历
吴玲瑶,西洋文学硕士,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十届会长。文笔以机智幽默见长,美国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长期有专栏。《明天会更老》被狂传转载上亿条。著有《女人的幽默》、《比佛利传奇》等五十六本书。《美国孩子中国娘》上美国中文畅销排行榜第一名,《幽默酷小子》为台湾教育部好书推荐,《笑里藏道》获林语堂幽默散文奖,作品入选台湾高中文选。曾主持极受欢迎的旧金山湾区KTSF电视节目《文化麻辣烫》。
琦君阿姨住在新泽西州时,常常和我煲电话。我非常佩服她对人的热忱,受她影响,我对朋友也十分上心,常常能帮忙的就帮忙。曾受人之托帮忙办大型文学年会活动,我全力以赴,一一做到。没想到此人得手后变脸像翻书一样快,没有一声谢谢。我才惊觉朋友分成善良和善于利用人两种,对后者要警觉地保持距离,才算有活得通透的智能。
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不同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距离,适度的距离会产生亲而有间、和而不同的舒适感。如何远不孤单、近不受伤,君子之交淡如水,大路朝天各走不同的舒适感。如何远不孤单、近不受伤,君子之交淡如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刚刚好的距离,保持新鲜感,算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就像森林里的树木之间,为了彼此都能顺利地长成大树,要有适当的距离。哲学家叔本华曾经借用刺猬的行为来解释人相处两难的困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互相取暖的刺猬,靠得太近,彼此都会受到伤害,距离合适,才能感受到相处中的美好。连孔老夫子也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人的许多烦恼源于人际关系,要掌握好与人相处的距离。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别越界。保持距离就是互相尊重对方独立人格的觉悟。亲人间,距离是一种尊重;朋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间,距离是礼貌。
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人们搭乘客满的电梯或拥挤的公车,最不舒服的是无法保有私
人空间,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人目光直接接触。我曾经参加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第一次被排队没有空间吓到,为了防人插队,几乎是前胸贴后背、挨着前头的人,甚至伸出手抱着。长期在美国生活的我们无法接受和陌生人无间隔,但是不这么做,会莫名其妙马上冒出一个人理直气壮地插在你前面。
如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可以借着科技,透过手机、网路和社群媒体,来建立情感的联系,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天涯海角有了手机打开视频,能填补古人的遗憾,不再感叹“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明月不谙离恨苦”,握有手机,马上灵犀一点通。
“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原本是一句交通宣导的口号,如今也应用在防止病毒的传播上。世界各地的政府都采用“保持社交距离”来控制疫情,Social Distance Zone从1.2公尺到3.6公尺,成了我们外出的一种自保方式。
有一次某先生在疫情期间到超市购物,排队时前面女士身体发出一声响。她为了掩盖尴尬竟然先发制人地对这位先生说:“如果你听到什么声音,表示你没有做好social distancing 保持足够距离。如果闻到什么味道,表示你口罩没戴好。如果觉得味道不好闻,表示你的covid-19病毒测试是阴性。”机智的她竟然说出这一番道理,这位先生只好戴好口罩离她远一点。
(寄自加州)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吴玲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