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桑贝从来没有放弃“走神”这一可以让他“随时在别处”的特异功能。
——桑贝的好友 马克·勒卡尔庞蒂耶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3751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儿时的桑贝与他创作的小尼古拉。
(图源:小淘气尼古拉官网)
桑贝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在法国的西南部城市波尔多,于2022年8月11日去世,享年89岁。
他的著作《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受到世界各地、好几代小朋友的喜欢,并陆续改编成真人电影、电视动画。他为《纽约客》画了100多个封面,这一数字对《纽约客》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
桑贝笔下的尼古拉和同伴们的童年是法国孩子对童年最美好的想象;但桑贝本人的童年却恰恰相反。
他很清楚自己对童年的印象完全是虚假的;他千方百计逃离一点都不好玩的童年,显然他会去美化那些他能想到的、梦寐以求的童年时光。
努力调皮的小孩
学校是他的庇护所
童年的桑贝很受同学的喜爱,他的成绩不好,但他总是显得很快乐,爱捣蛋,逗得同学咯咯直笑。
他拿老师的贝雷帽擦黑板,带着全班同学爬上屋顶。
他对自己在学校的评价是“装疯卖傻”,处于一种“失控的兴奋状态”。
桑贝淘气的名气实在太大,有一位老师和蔼地对他宣布:“我要惩罚你,你还什么坏事都没有做,但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出来你要做坏事了。”
桑贝在学校不断受到老师的惩罚,可这孩子不但坚持每天按时上学,甚至还把学校当成平静的港湾、甚至是庇护所。
因为比起在家的煎熬,老师的惩罚简直不值一提。
用尽全力逃离一点都不好玩的童年
(翻拍自桑贝的《童年》)
在学校,他就像一位超人,预知到世界末日马上就要来临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抓紧时间疯狂地欢闹。世界末日就是父母三天两头翻天覆地的争吵。
吵架的原因据桑贝说“主要是看老实巴交的老桑贝先生的杂货铺卖了多少货。”“我的整个童年都在听母亲指责我父亲除了那份可怜的小差事找不到其他的工作。”
他是一个私生子。母亲带着他嫁给了桑贝——一位罐头销售员,然后又生了两个孩子。一家人就靠着父亲那点微博的收入生活。
预感到父母会吵架后,桑贝便会魂不守舍地看着挂钟转呀转。如果父亲八点以后醉醺醺地回家,必会发生一场大争吵,吵得整个小区都能听到。
吓坏了的桑贝还要保护同母异父的弟弟和妹妹。
一次,在母亲崩溃的呼救声中,他终于出手砸伤了继父。然而他的英勇没有得到任何肯定,母亲反而将他赶出房门,幽禁在花园放工具的棚屋。“我现在还在想,我当时是怎么活下来的,那简直就是个奇迹。”
(“我仔细数了,我才教训了六个,哪两个在演戏?”)
“我父母真的已经尽了穷人家长所能尽的义务,我对他们没有埋怨,一秒钟也没有……不过我想说的是,当我看到小伙伴的妈妈拥抱他的时候,我的心都化了,因为我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一切只有耳光!
“我母亲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我可以用波尔多口音学给您听:‘来,过来,让我赏你一巴掌,墙会赏你另外一巴掌。’她的耳光扇得那么用劲,我的头撞到墙上,就像一共吃了两记耳光……”
父母的争吵让他很羞耻。“当我的母亲在小区开始大喊大叫,的确是让人羞愧难当。”父母还会为了逃房租匆匆搬家。
换作别的孩子一般不愿父母搬家,因为会和朋友分离。桑贝愿意搬家,他不愿让朋友知道他家的底细,一旦知道,他便会和朋友主动断了联系。
他更想拥有一些对他一无所知的新朋友。为了在朋友面前不丢面子,他用说谎的方式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
用谎话堆起来的平行世界
没钱买课本,他会自作聪明地说自己不需要书;向别人借了一双足球鞋,就为放在背包里给不认识的人吹牛说,某位知名球星是他爸;他会向别人描述“我家的美好夜晚”,好像每天放学回家都有开心的事等着他。
他怕别人看出他的不幸,小时候带着弟弟妹妹在公园玩,遇到认识的人走过来,他就会马上拉起弟弟的手,飞快地跑起来,冲着远方招手,迎接假想中的朋友。一直到跑到没人看见的地方,才会停下来。
桑贝的所有谎话有一个共同特征,除了让自己开心以外,毫无用处。
当传记作者马克问他吹牛是否是为了掩饰贫穷,桑贝回答:“哇,那当然了。”
“我从来不问别人是不是相信我,重要的是编瞎话别人就不会知道我生活的真实情况……我什么都编,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生活……其实很艰难。”
用音乐建造的幸福空间
五六岁的桑贝扭开了父母的收音机,不经意间听到了一首歌《我们期待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我一下子就特别喜欢,这就是幸福啊!或许是因为日子不好过,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那是一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快乐。”
从那天开始,他对音乐开始着迷,在收音机里不停地搜找他喜欢的音乐。
“收音机曾经是我活下去的理由。通过广播,我可以逃离现实,可以幻想,去想些别的事情,去爱一些人。我很爱听广播,因为我觉得它拯救了我。”
在父母的争吵中,他学会了走神,只要还有收音机就行了,再坚持一会儿,熬过去这场吵架,他就能回到好玩的世界里去了。
“当父母打架时,不论发生什么,我都在想:‘一切都不重要,下周就有雷·范图拉(法国爵士钢琴家)的节目听了。’”
等父母吵完架睡下之后,他就从房间溜出来,沿着长长的楼梯回到楼下,把耳朵贴在收音机上,收集快乐。
他把广播里的声音默默记下来,然后敲打身边所有能敲打的东西,寻找那些熟悉的音色。
骑自行车的时候,他发现轮子总是嘎吱作响,他发现刹三次前轮,便可以模拟出三个小号的高音,只要把鞋底伸进自行车辐条里就可以得到有动感节奏的伴奏。这个探索给他的下巴上留下一块伤疤。
在少年之家的钢琴上,他找回了自己从广播里听到的曲子,用一根手指弹出来了格什温的《爱人》。这是人生中最让他陶醉的一个下午。
音乐能让他忘掉艰难时刻,“报纸上的画也让我能够忘掉艰难生活,就像听到《月光》一样。”
如果可以重来,桑贝希望过着怎样的童年呢?
桑贝说:“可能您会觉得可笑!我想我希望拥有‘逼’我去弹钢琴、‘逼’我去学一堆通常让孩子们‘深恶痛绝’的东西的父母”。
一个可以教育他的父母。“给我一个教育模式,而我的教育模式是很没有章法的。我东学学,西学学,显然,我会搞错,会走弯路。”
他一直梦想着成为爵士乐队成员,可是家里没有钱让他学习乐器。另外,他想的要,恐怕不是“令人深恶痛绝的逼迫”而是来自父母的鼓励和关爱。
父母不能给到他的,他会想办法自己去实现。
他想要强身健体,因为买不起装备,他选择了游泳,只需要一条泳裤就可以。
他喜欢音乐,可乐器太贵,而画画只需要一支笔和一些纸,于是他自学画画。
十二岁时他开始画画,卖出的第一幅画作是一个尾巴上拖着平底锅的小狗,它没有家,总是在街上流浪,晚上窝在平底锅里睡觉。这就像他的生活写照。
(翻拍自《童年》)
14岁的时候,他被学校开除了,开始为家里赚钱,想要把钱拿给母亲让他们家里少点争吵。他干过很多苦差事,推销牙膏,骑自行车给人送酒,后来谎报年龄参了军,却因为常常在执勤的时候画画被关禁闭。
因为童年不幸,才要热衷于开心的事
很难想象一个童年如此不幸的人会画出这么多表现童真、快乐、幽默的作品。他把童年画得五彩斑斓。
“有一个现象我觉得很有趣,很感动,甚至很奇怪:如何去解释甚至是童年过得很凄惨的人,当他们回想过去的时候,都会露出某种微笑?是的,是的……人们是如何做到总能把美好的回忆收藏起来?这简直太棒了!”
或许没得到过,反而会更敏锐地捕捉到幸福。
“我的童年一点都不有趣,肯定是这个原因我才这么热衷开心的事” “有时我会发笑,但我还是非常不幸福……”
“当我开始画画的时候,我就想画幸福的人们。画一些关于幸福的人们的幽默的漫画。”
桑贝的一部分童年直接变成了《小淘气尼古拉》。书中的尼古拉依然会挨巴掌,但是当它变成幽默的时候,不会再疼了。
“尼古拉的故事其实是对童年的一种重新审视,审视那些成长过程中我所遭受的痛苦,同时不断告诉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糟。”
1978年,桑贝在快50岁的时候,被《纽约客》聘用。桑贝为这本杂志画了100多个封面插图,他的画作也由此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快50岁时,我才第一次感觉到有生以来的那种存在感,我终于在人海中找到了我的家人们。”
对于为什么画中很少忧郁的形象,桑贝是这样解释的——
“我觉得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只有奇迹才是至关重要的。”“我还保留着小时候的嗅觉,那些幸福的感受……”
“我很惊讶人们经常会误解忧郁的意义。……当你开心的时候,忧郁必然也如影随形。即使当你非常非常开心的时候,在你心里的某个小角落,总有个声音告诉你:‘这种快乐转瞬即逝,但这就是生活。’”
大人的孩童之心
桑贝式的眼睛
有人评价桑贝说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他让人们能够看到生活缝隙下的快乐。
《纽约时报》对他的评论是这样的,“桑贝笔下的人物每天都在勉励抗争,或取得微不足道的胜利,或收获不大不小的失败。
参考文献:
《桑贝在纽约》《童年》《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上海译文出版社
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此大,不要再让自己不开心。在童行,你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欢迎扫码,1元体验,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吧!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互动话题
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童年的经历对长大之后的你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