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篇育儿文章之后,心里的感受会是这样的:
人家有钱才能送孩子去国外,咱根本不可能;
人家那是在一线城市,咱这城市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根本不可能;
人家社会地位高能送孩子去好的学校,咱根本不可能……
这样想也可以理解。这几年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有时候想鸡娃、想内卷也是没有心劲,甚至想要躺平。
先别着急躺平,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什么叫做“可能”,什么叫做“不可能”。
大道理咱们都不少懂,就不多说了。今天主要谈两个影响巨大的心理实验,也算是两个小故事。
文内图片来自:动画电影《贫富差距》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3984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假设-证实”偏见
忽视多种可能性
我们都听过“邻人盗斧”的故事。有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偷的,看邻居怎么看都像个贼。等他找到斧子,再看邻居的言行举止,没一处像偷斧子的。
这个人就是陷入了“假设-证实”偏见,他认定自己知道了一些真相,并去主动寻找支持这一“真相”的证据(不幸的是,只要寻找,这样的证据总能找到),同时排除掉其他“可能性”,把可能的事实视为绝对事实。
可想而知,在“假设-证实”偏见下,我们并不会总结到经验,只会证明自己内心已有的想法。当我们为这一假设收集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时候,会让一个原本错误的信念变得坚不可摧。
不光是我们,学术界也有这样的案例,有些心理学家甚至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惜篡改数据。
用篡改数据的方式
证明自己的观点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做了一个实验,他想要证明精神病院不能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他派出8个卧底,加上他自己,一共9个人,扮成病人,假装幻听,进入精神病院。
他们只是在幻听和名字方面做了假,别的方面都是如实告知。入院后,很快他们表示幻听的症状已经消失,可以出院了。但是,他们还是平均花了19天的时间——最短的7天,最长54天——才出院。
1973年,罗森汉的《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论文发表在重磅科学类期刊《科学》上,他用实验数据做支撑,信誓旦旦地表示,精神病学基本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他的这个结论“像一把匕首插入了精神病学的心脏”。
这篇文章在精神病学史上一直是被转载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尽管他是以心理学家而不是精神病学家的身份写的这篇论文,尽管他一生都没有治疗过一个重症精神病患者)。
这篇文章的影响力非常大,造成了学术和公共层面掀起了对精神病学质疑的浪潮。美国各州县精神病院的总人数急剧下降。
罗森汉一生都对这些医院的名字和假病人的名字守口如瓶。他在文章中写道,他决定保护这些人的隐私,因为他要谴责的不是个别医生和医院,而是整个医疗体系。
被删掉的“可能性”
9号假病人
记者苏珊娜·卡哈兰,因为得了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被误诊为精神疾病,可以说她是现代版的假病人。
她写过一本书叫做《燃烧的大脑》,写的就是她得病期间的经历。
当她看到《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后,她把这篇论文读了上百遍。也因为论文中没有被揭密的部分,她决定深入调查,找到论文中提到的医院和假病人,了解最原始的信息。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本书:《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一个心理学家的精神病院卧底报告》。
她花了很多年研究罗森汉的工作,想弄个水落石出,结果调查却显示她的偶像罗森汉极可能严重违规。
她发现了当年实验中的9号病人,罗森汉的论文里并没有提到第9个假病人。
9号假病人所到的精神病院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这家医院拥有“一流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工作人员和病人平等交谈,和病人一起做游戏、聊八卦,甚至还加入了病人的合唱团,病房还安排了一次海滩一日游活动。
9号假病人是在医院的建议下出院的,告别的时候还有点儿恋恋不舍。
这个9号假病人的经历明显与罗森汉的假设不一致。罗森汉想要证明的是精神病院是一个缺少关爱、没有治疗效果甚至还会给人带来伤害的地方。
于是,在论文最终定稿的时候,罗森汉删除了9号假病人的数据。就这么个小样本实验,罗森汉在做了删除动作后,论文里的数字居然一个也没有变。
有了这个发现后,苏珊娜·卡哈兰重新评价这篇论文,“失去了机会去创建某种立体的、更难应付但更真实可靠的东西”
忽视“可能性”带来的悲剧
苏珊娜·卡哈兰表示:“罗森汉的研究充其量就是一块小小的馅饼,但恰恰满足了我们最糟糕的本能。它让精神病学陷入了尴尬境地,迫使四面楚歌的精神病学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下注,误导了多年来的研究、治疗和护理工作。
“它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只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故事,但对重度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十分可怕的影响。”
如今,在美国,真正的精神病人要想住院变得很难。“精神病人要是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甚至都无法到医院接受治疗。”
精神病院不接收病人,病人去了哪里了呢?被推向了街道和流浪汉收容所、甚至是监狱。在2014年的一次统计中,美国各州监狱里,重度精神病病患的数量几乎是精神病院里的10倍。
“如果精神病院床位够的话,现在在监狱和看守所里的许多重度精神病病患很可能当时就送精神病院了。对那些罪行较轻的人,尤其如此。”
有这么一个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因为偷了三块薄荷夹心糖果被费城看守所拘留。但是因为没有受审能力,在监狱里煎熬了1017天。在监狱里,他极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假如没有忽略9号假病人的体验和数据,而是将这种“可能性”当成一种目标和方向的话,事情会怎样呢?
这件事情涉及到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学术倾向,有可能即使不忽略9号假病人的状况,周围的人还是会选择视而不见;但也有可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历史很难假设,不过咱们可以看一个重点关注“可能性”的实验,这个实验依旧是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让人变年轻的逆时针实验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埃伦·兰格,她做了一个经典实验——逆时针实验,考察“在心理上让时光倒流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她挑战的是“人老了是不是还有可能变年轻。”
1979 年,她和助手们把一个旧修道院改造成了“时空胶囊”,这里的一切都参照20年前,也就是1959年的样子布置。
有 16 位 75 到 80 岁的老年人参加了这项实验,这些老人的身体条件能够参与实验,但是依旧是人们印象中老态龙钟的样子。
实验开始前一周,这些老人做了身体和智力等指标的测试,接着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要在“时空胶囊”里静修一周,他们需要想象年轻的自己正生活在那里。他们要提交一张1959年左右拍的照片,要像活在1959年那样写一个自我介绍。实验组织者会把这些内容装订成册,并分发给同组的每一个成员。
实验组的实验结束以后,对照组也在同样的地方静修一周。
他们的待遇与实验组一样:住在同样的地方,参加同样的活动,讨论同样的话题。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谈话的时候要用过去时,要提交自己的近照。一旦开始静修就被要求追忆过去。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他们现在不是1959年,而是年老的自己在追忆青春
结果如何呢?两组都有了变化,比如生活能够自理,体重都增加了1.3公斤左右,变得有劲了。总而言之,这两组人在很多指标上都变年轻了。
不过实验组的变化更大。通过实验一周前后的照片对比,很容易看出实验组年轻了很多。实验结束的时候,甚至有些人打起了橄榄球。
英国广播公司(BBC)重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是一样的,所有老人的智力都提高了。
埃伦·兰格表示:“逆时针研究的结果并没有表明每个人只要谈论过去的生活,都能获得同样的结果。不过,研究结果确实表明,只要去尝试,这些改善就有可能发生。

“可能性”才会创造机会
埃伦·兰格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在传统的、描述性的心理学中,只有当大部分研究参与者都表现出某一效应时,才能下结论说这一效应真的存在。那些不符合研究假设的实验对象会被看作是无用的数据噪声。
而在埃伦·兰格的研究中,这些例外情况正是研究的焦点。她认为,科学数据只能说明一般情况,揭示一般规律。而我们是作为个人存在的,所以在面对这些科学理论和数据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感受,提出另外的可能性。
普遍的结论,甚至包括医学研究并非不正确,也不是没用,只是我们作为个体,拥有它们所缺失的一些信息。
她认为“确定”是一种残酷的力量,它让人不相信其他可能性。当一切都确定,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保留“不确定性”才能创造出掌控生命的选择和机会。
永远不可能的“芝诺悖论”
有一个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你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全程的一半,一半之后又有一半,永远有剩下路程的一半要走,因此你永远也到不了终点。举个例子,你距离一杯水60米,每次都有剩下一半的路程要走,因此你永远都喝不到水。
这就像是我们在向条件优越的家长学习时的心态,咱这个条件没人家好,那个条件也没人家好,怎么可能向人家学呢?于是别人分享的教育文章看了也就只会留下一肚子酸水和灰心丧气。
可能性心理学,看到的是“可能性”。它的“反芝诺悖论策略”是这样的,从我们所在之处到我们想去之处,总能迈出一小步,如果迈出这一小步,那么我们总能迈出第二步,这样继续下去,最终我们就能实现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目标。
可能性心理学认为,我们不应以现状为出发点,而是应该以目标为出发点。这是思维上的一个细微改变。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孩子可能性基础上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个时候去参考别人家是怎样做的),而不是去达到别人家的目标。
我们要让自己更好,让孩子更好。别人的好的方法可以成为我们的脚手架,多看到别人,是为了多考虑“可能性”,而不是徒增焦虑。

让孩子迈出第一步,再迈出下一步,一直走在路上~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就让童行的项目制学习来帮助你。
欢迎1元体验,带孩子走出去,看看大大的世界吧!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互动话题
这两个实验有让你对育儿产生什么新的感悟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