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 X 赋能 X 行动
 
伙伴说
C计划课程学员分享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载到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转载C计划的原创文章,请联系小C,注明作者,在文首标明文章转载自C计划,文末保留C计划简介二维码,并以“阅读原文 ”的方式回链到本文。

编者按:CJ是C计划的学员,通过她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什么理性的说理很重要,为什么追求真相很重要。理性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更好的论证的过程。如何说理?什么是论证?C计划11月22日开始的3周课程,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一个注重说理的社群中,我们一起谈论工作、情感、教育和社会事件。

在说理中,我们才看清世界和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碰到很多讽刺谩骂类的“辩论”,避重就轻的狡辩,一意孤行的诡辩,基于优越感的说教式辩论,或者干脆归于厚黑阴谋论之后的不辩。

我们也能体会到为人父母后,从自己父母那里直接拿过来的一套与儿女说理的简单的权威方式:比如,“这个事情你就是做得不对,你经验多还是我经验多?我是你老子,我这是对你好...”
 
任何的急迫或逃避,可能都来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急功近利的目的,对未知的不适,或者信息渠道单一。尤其面对孩子,不讲论证的详细过程,不掰开揉碎,分列各个步骤的一一道来,你就要他遵从你,你就要他成为你的朋友,似乎不太可能。
 
我们每天都要讲不少的话,不管面对的是成人还是孩子,是恶人还是善人,是聪明人还是愚笨的人,大概在对话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公认为诚恳的东西。耐得下心来说清楚道理,想必就要有这个诚恳的东西。徐贲老师的著作《明亮的对话》(文末阅读原文看对此书的介绍)中也曾提到,“说理”代表着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包括述说客观事实,包括一步一步基于常识的耐心论证。
 
可是,我们普遍没有经过“说理”的培养,包括学校的系统性课程,以及家庭的言传声教。
 
有人说,又不是上法庭,犯得着那么正儿八经的揪扯道理吗? 有人说,你那么认真,而人家都是利益往来,早就套路深的获利走人了,犯得着那么跟屁股后面揪扯吗?
 
讲真,如果世间的套路是玩功利权谋,我们还教孩子懂事理干嘛? 直接教他们如何获利就可以了。我不是律师,不在法庭交道,但我发现揪扯道理,不仅有趣明目,学习本应该的事理,也于实际生活有好处。

我曾经倒霉碰上特会讲车轱辘话的领导,沟通时经常被弄晕。因为崇拜权威的老毛病,以及对逻辑道理的不能梳理排查,我常常“非常诚恳”的全部点头接受,但这让我非常痛苦。因为这种沟通,除了导致工作低效外,还导致过度看低自己。

后来我发现,一种说理的态度,就事论事的坚持,批判性的质疑,不仅能让工作更有效率,而且在某种阴暗厚黑的人际交往中得以爬出来重建信心。所有的人都应该对一种明亮的对话保持敬畏之心,包括暗藏功利和杀机的人。

非常重要的是,说理,通常也容易发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错误和漏洞,这是非常好的改良自己的工具。我们通常说,应该有好的自我批评,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做不到。因为我们通常认为那是低头,那是丢面子。

而论证分析,让我们尽量用多元和相对客观的眼光,注重反思和修正。此时,丢面子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我们也因此从顽固的情绪争斗中得以脱身。

我们如今生活于信息时代,大量信息垃圾扑面而来,我们有了清理垃圾的需求。这些年各种逻辑类、科普类、客观知识类媒介和工具的兴起,人们更加推崇客观信息,这都体现着我们的真实需要。我们经历过千年儒道,从“三从四德”中生出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从“异类不可活”的恐慌中生出来;经历过片面的群体自信,从永远伟光正中生出来。我们尤其需要,学习说理。

学习说理,最后的目的,无非是力求看到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这于生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生来不就是想要活个真实的自己,来看一看真实世界的吗?

一直记得梭罗的那段话:

Rather than love, than money, than faith, than fame, than fairness... give me the truth.---- Henry David Thoreau.
在爱情、金钱、名誉,公平之上,唯有真相。——亨利.戴维.梭罗

是时候到了要学习说理了,是时候到了要习惯性地用批判性思维,尽量客观,基于实证,怀有耐性去独立思考、查找真相了。坦白说,以上的感受都来源于近期参加C计划的培训课程,包括其推荐的阅读书目和线下线上的讲座,通过C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慢慢体会到,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如何运用重要的工具。以及,将学习到的内容放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社会事件中时,看到现实生活和理性思维的魅力发生滋滋作响的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十分的醒脑,也十分的享受。
正在报名!
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取报名表

大脑加速器
11月22日起,三周时间,区分观点与事实,学习论证基本常识。

PlanC-Edu
Civic Education
Critical Thinking
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
或许你还想了解更多

批判性思维 | 八要素 | 结构化归因

公民教育 | 婚姻的意义 |  LGBT

性别偏见 | 身份标签 | 离开北上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