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我在互夸群潜水,好几次看到有人说,怎么感觉娃越大越没出息了。
小时候什么都愿意尝试一下,上小学后变得特别畏手畏脚,害怕犯错,有时候为了避免犯错,宁可不开始做一件事,怎么转变这个局面呢?
我很想回一句,家庭教育不转变,学校教育不转变,娃不可能转变。
但又觉得爹味儿太重了,没说。
今天就来聊5毛钱这个话题吧。
1
上周我们去动物园,出来的时候,门口排的队一眼看不到头。
沿着队伍走过去,我发现那些唉声叹气、拿帽子呼呼扇风、相互抱怨的家长,身边都有个十分不耐烦的娃。
那些表情舒展、聊着闲天、时不时和娃玩个小游戏的家长,身边的娃好像完全不觉得排队等待煎熬。
娃对一件事的态度,真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对待错误的态度也是这样的。
漂亮话,老师家长都会说,你要勇于尝试哦,你不用担心犯错哦!
但不少人都有“知行不一”的毛病,说一套,做一套。
娃不会看你怎么说,他们看你怎么做。
如果娃每次犯错后,等着他的是唠叨和批评,他们当然会尽量避免尝试不熟悉不擅长的东西。
尝试新东西意味着可能犯错,而大人对犯错如临大敌,怎么办呢?
什么不做就不会犯错。
只做简单的事就不容易犯错。
永远不碰有挑战的事最安全了。
2
不过话说回来,对待错误如临大敌,全怪我们吗?
三十多岁回头看,我们从小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错误的容忍度太低了。(今天仍然没有很大改善)
记得上小学时候,我和两个同学为了抄近路,从学校围墙上翻出去,被教导处主任抓了个正着。
班主任让我们写检讨,在全班同学面前念,另外两个同学念得鼻子一把泪一把,博得了老师的原谅。
但我的演技不行,没哭出来,念得也不够富有感情,最后一段还有点寥寥收场。(原来“突如其来的结尾”从小学就开始了
就因为这个,班主任觉得我的态度不够诚恳,不依不饶地数落我,“你一个女生,怎么这么没脸没皮呢?”。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自信,畏手畏脚,生怕犯错了被羞辱。
直到小学毕业,离开了那个环境,才慢慢自愈走出来。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都觉得犯错是一种耻辱,是见不得人、抹不开面的。
好像一定要低声下气检讨,声泪俱下求原谅,这样才算态度端正,才能弥补过错。
相比之下,德国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就有点“厚脸皮”了。
之前我分享过德国科学馆里的一场实验show,有个小彩蛋没写。
两个穿白大褂的“科学家”大叔,表演喷火实验的时候,演砸了。
他们戴上防噪耳机,让观众捂好耳朵,提醒了好几次,很吓人的噢!
结果,火喷出来了,但连个响儿也没听到。
空气凝固了5秒钟,一个德国家长开玩笑说,哇塞,吓死宝宝啦!
全场都笑了。
大叔也笑了,他说,这是我故意设计的,这个实验是想告诉孩子们,科学家也会犯错。
全场又笑了,这次还有掌声。
“故意设计的”当然是胡说,德式幽默就是这么冷。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人夏天不用空调,因为靠讲笑话就能降温!
演砸了,不是准备材料过程中出错了,就是操作实验步骤中出错了。
如果你继续深究,为什么材料准备会出错?为什么操作步骤会出错?
德国人会说,因为材料是人准备的,因为步骤是人操作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能会出错。
找出错误的地方,下次注意改正就行了,只要人还有一口气,都有可能犯错,没什么好抬不起头、抹不开面子的。
刚来德国的时候,我对这种“理直气壮”认错的态度表示无法理解,觉得怎么犯错了底气还那么足?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呀!
现在,我可以理解了。

这是罪感文化的特点。
3
之前和大伙分享过罪感文化耻感文化的不同。
今天很适合再炒个冷饭,因为8月15日(也就是昨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日,日本和德国对战争的认罪态度,可以很好体现两种不同的文化。
二战结束后,德国认错态度很诚恳,各种赔钱和补救。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华沙犹太人纪念碑时,献完花圈,后退几步,突然双膝下跪。
事后勃兰特说,我这样做,是因为语言已失去了表现力。
德国总理下跪谢罪的画面传遍了全世界,在德国也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批评指责,但更多的是尊敬。
当时很多外媒评论说,勃兰特跪下了,德国站起来了。
德国的认错态度利索干净,原因之一是德国的罪感文化。
在这种文化下,人们相信犯了错必须面对和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赎罪。
但日本的态度呢,不仅不忏悔,还美化侵略战争,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蠢蠢欲动修改和平宪法。
他们不是不知道错,而是在日本的耻感文化下,犯了错不承认=没错,错误被掩盖=错误不存在。
4
收住!
说回今天的主题。
当年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犯错的容忍度低,但我们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啊!
班主任当着全班那么羞辱我,我现在也早就释然了,没留下什么心理障碍。
所以,我们怎么对待娃犯,到底会给娃带来什么实际影响?
养娃就像带团队,就用一个关于团队业绩的实验来论证这点吧。
按照朴素的思路,一个团队的绩效怎么样,取决于团队里的每个成员水平。
汇聚了一批优秀人才的团队,按理说可以做出更出色的业绩。
这个朴素的思路,被谷歌的“亚里士多德计划”彻底颠覆了。
谷歌在内部采访了200多个员工,观察了180多个团队,他们最终发现,一个团队中有什么人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团队成员如何相互影响。
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其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叫做“心理安全度”。
在心理安全度高的团队中,我可以放心表达我的观点,不用担心被人觉得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犯错了不会被惩罚(包括语言上的批评指责)。
这样的团队效率更高,业绩更出色。
一个美国教授看了谷歌的这个发现,他就琢磨,在“心理安全度”高的组织中,会不会犯错更少呢?
于是他在各大医院做了统计调查,结果一出来,他和他的小伙伴都芭比Q了。
越是优秀高效的医疗团队,出错的概率反而更高。
这啥意思啊?
既然是这样,那所谓的“优秀高效的团队”,到底优秀高效在哪?
深入探究后,他发现,不是这些医疗团队真的出错更多,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安全度”高,所以更倾向于真实地报告错误。
而那些“心理安全度”低的医疗团队,出错后会想办法粉饰错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瞒报少报,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数字更好看。
但是,问题始终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这样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
心理安全度高、真实报告错误的团队,报的错越多,解决办法也越多,然后改进方案推行到整个医院,以后发生类似错误就越少。
心理安全度低的团队,还是停在原地,风平浪静,却千疮百孔。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养娃的启示?
我们对犯错的容忍度高,娃就不需要担心犯错而被唠叨批评,也就是说,他们有更高的“心理安全度”。
心理安全度高,他们尝试新东西的时候状态是放松的,即便搞砸了,也不用想办法掩盖错误,只要总结经验改进就行了——这是一个让人“向上生长”的良性循环。
突如其来的结尾上,我又要爹味儿了。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育儿的问题,我们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然后寻寻觅觅,兜兜转转,最后发现,答案都在我们自己身上。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黛西好物推荐
这周是一年一次的英文原版杂志征订,别错过啦。
我们读了一年的《OKIDO》适合3-8岁,插画像一幅幅艺术品,每期围绕一个科普主题展开。
小娃友好的《DOT.》适合2-6岁,侧重点是生活,认知,艺术,英文零基础也可以读。
原文留言板里揪出12位免单,别忘了留言掺合!
黛西专辑精选
不开打赏,喜欢就“在看”转发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