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下南洋》剧照  图源网络
买来作伴的小女孩和充实后代的小姑
文/刘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加坡,全然不是现在高楼林立的样子,还是一个如同村姑般的荒凉小岛,许多来自广东福建下南洋的华人生活于其中,带来了家乡美好的传统,如勤俭、善良等;也带来了家乡的陋习,如重男轻女等。一九三一年出生的婆婆说起当年家族中买或卖女孩子,竟仿佛谈论买卖小猫小狗般随意,而根据她的讲述,公公婆婆两个家庭里,女孩的买卖事件竟有好几起,可见在当时何等平常。
卖给马来人的小妹
婆婆一直很感激她的母亲当年肯送她去读小学,因为那个年代同村的女孩子都不被允许上学,只能在家割树胶,割到全身橡胶味。婆婆说,客家人还算好的,周围生活的福建或潮州人更加重男轻女,他们认为女孩子养大了会嫁去别人家,所以不算是自己的孩子,只能趁着还没有出嫁多帮自己干活,不会每个月付三块钱的学费送去读书。在一个大大的肉包只卖两分钱的当年,三块钱的确是一笔巨款。
其实客家人也是非常重男轻女的,当年婆婆能够去读书,主要是因为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倘若她的父母还有别的孩子,尤其是有男孩的话,读书的机会未必轮得到她。
而且当年婆婆差点一出生就被卖掉。婆婆的父亲看到这个头生的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女孩子,没有用,卖掉吧!”想必她的父亲四十岁上才得娶妻,最大愿望是延续香火吧?再加上贫穷,所以不想养一个“赔钱货”。多亏母亲刚烈,抱起女儿指着父亲说,你要卖的话就连我一起卖掉,否则别想动我的女儿!父亲才只得作罢。
接下来的第二胎,父母如愿以偿地得了一个儿子,夫妻俩自然视若珍宝。也因此第三胎的女儿,也就是婆婆的小妹,生在这个已经儿女双全的家庭,就难逃被卖掉的命运了。这个小妹妹为何没有得到母亲竭力地保护呢?难道母亲有了儿子后,就减淡了对女儿的爱吗?还是她自己也为再生了一个女儿而感到愧疚,再无底气护住这个骨肉了呢?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小妹一出生就被卖给了马来人,婆婆说,跟华人刚好相反,马来人喜欢女孩子,因为那时代马来人是男人入赘,所以女孩才是使家族兴旺的宝贝。而且马来人更喜欢华人女孩子,因为马来人以白为美,华族女孩子天然比马来族白皙一些。那么,这个小妹从被嫌弃的本家,进入一个以她为宝的异族家庭,也算一种因祸得福吧?只是终生活在长长的纱笼和黑色的裹头巾下,始终不知谁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她是否曾经为自己的身世而怅惘呢?
买来作伴的小女孩
婆婆的弟弟九岁染病,当时日军占据新加坡,粮食药物都紧缺,弟弟不幸早亡。婆婆的父亲也于几年后死于工地事故。只剩下她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几年后,婆婆出嫁了,住在新加坡初具规模的城市地带,她的母亲则独自守着乡村的老屋生活。六十岁的母亲膝下寂寞,怎么解决呢?那个时代的答案很简单,买一个女孩来作伴即可,听来真如买一只宠物般轻而易举。于是,一个四岁的女孩便被领进了婆婆家,成为一个小小的养女。
婆婆的母亲脾气非常暴躁,年轻时无论对自己的丈夫还是女儿,都是张口便骂举手便打的。婆婆至今还记得当年母亲骂她的词汇非常不堪,其中一个词是客家话的“打炮货”,意思是妓女,如今白发苍苍的婆婆说起这个词还是满腹委屈:“她怎么能这样骂我呢?我又没有出去跟男人做什么坏事,我怎样都是她的女儿啊!”但无论多委屈,婆婆最后的总结还是:“她怎样骂我打我,我也不能记恨她,她怎样都是我的妈妈啊!”所以,即使结婚后,她也时常去看望母亲,给她买炒米粉,以及猪脚之类母亲爱吃的食物去煮给她。
《下南洋》剧照  图源网络
亲生女儿忍得母亲的暴脾气,买来的女孩却不肯忍。这女孩来家的时候已经四岁,想来已有记忆,而且应当经历过离开自己的父母,被带入陌生家庭的恐惧与无力感,可以想象年幼的她曾经怎样大哭恳求,结果父母不为所动,而年长且暴躁的养母更会打骂恐吓,女孩的心灵已经有了一道深深的撕裂之伤了吧?所以,在她长大一些之后,在养母骂她的时候她不会像婆婆那样默默垂泪,而是会大声还嘴,左邻右舍都听得清清楚楚;而养母拿起大棍追打她如同当年追打婆婆时,女孩不但不逃走躲避,反倒抓住棍子得另一头直接抢过来扔得远远得,年迈的养母自然夺不过她,只气得暴跳如雷却无计可施。
女孩还曾经偷拿邻居的菜,而且还不止一次。害得婆婆回去看她们的时候,不仅要调解养母女二人的关系,还要听这个邻居来抱怨说这个女孩偷了他们地里的番薯,那个邻居投诉女孩偷了他家的空心菜。婆婆开始几次对人道歉不迭,回来要教导女孩,女孩却一翻白眼起身走开了。后来婆婆无奈,就对邻居说,你们再看见她偷东西就打她骂她都行,我也管不了她。
而女孩长到十六岁后,叛逆升级,与邻村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来往,不小心怀了孕,就嫁了过去,走的时候都没有跟养母道别,只跟婆婆说了一声:“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了。”这一段买来的关系,就此宣告彻底终结。
买来充实后代的小姑
公公的父母不曾卖过女孩,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且这个孩子也来之不易,因为婚后第一次怀孕,却意外流产,一个成形的男宝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世界。之后再次怀孕,生下了男孩,然而还没满周岁就夭亡了。两次的痛失爱子的经历,让他们开始感到畏惧。
其实,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婴儿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从网络上最早只能找到新加坡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的婴儿死亡率,居然前期高达千分之六十,也就是大约十六个婴儿出生,就有一个在满周岁前去世。想来二三十年代的数字更会高的惊人。但公公的父母哪里会知道这个统计数字,只在两个儿子都未成活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担心是命运出现了问题,就决定找算命的来求问一下。
算命人拿到他们的生辰八字推算一番,得出的结论是,父亲这边的家族受到某种诅咒,要破除这个诅咒也不难,就是要假装是别的家族,即再生出孩子,父亲不可以要父亲的名份,只让孩子称他为叔叔。而对母亲的称呼无需改变,还是妈妈,因为算命的并未说母亲的家族有问题。或者在华人传统的观念里,母亲并没有自己的家族,只是丈夫家族的附庸吧?公公的父母听了一口答应,因为他们太希望有自己的孩子了。
不知是算命的灵验还是根本就是概率问题,第三个孩子出生,就是公公,真的存活了下来——而且长寿到九十岁了还很健康——也真的一直称呼父亲为叔叔,称呼母亲为妈妈。所以这个家庭中的独特景观,就是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而公公只有“叔叔、妈妈”。这种称呼法,我还没有在别的家庭见到过。
似乎算命的法力有限,公公的父母得此儿子之后,再未生育。于是,为了充实后代,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个时代最常见的解决办法:买一个女孩。当然,倘若可以,他们肯定希望买男孩,但当时华人的观念里,男孩是命根子,女孩才是平常的商品。没费什么力气,便打听到一个福建家庭有刚出生的女孩要转手,便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地达成了两家的心愿。这就是比公公小四岁的妹妹,婆婆的小姑。
《下南洋》剧照  图源网络
这个小姑不知为何性情非常敏感多疑,什么都要和别人比,尤其在意父母对她和对她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公公)是否有差别,一旦发现哥哥有什么而自己没有,脸上就会阴沉许多天。父母对她算是很好了,为了不惹她不开心,都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可她还是不满意,常常紧盯着父母对待哥哥的一举一动,似乎总能找到他们偏心的证据。后来哥哥娶妻(也就是我的婆婆)进门,家庭变大,她紧盯的对象也随之增加,新嫂嫂成为了新的比较对象,甚至比盯着哥哥更甚,无法接受父母对嫂嫂的任何一点好,时常嘟囔说:“对一个外来的都比我强。”终于,当她发现了母亲给嫂嫂做了一件衣服而没有给她做,就在一个夜晚收拾了自己的衣服离开了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此后也无一丝音讯。时间过去了近七十年,不知道现今已经八十六岁的她是否还在新加坡,甚至,不知是否还在人间。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这位小姑几乎生来就在公公的家庭里,没有人告诉过她是买来的,但不知道她是否观察到了些什么,或者从邻居闲谈中听到过蛛丝马迹。长大后她的身材比较矮小,被取外号“矮婆”,与公公一家明显不同,当然长相更是明显不同。并且,“叔叔、妈妈”的奇特称呼,应该也会让她有所困惑。这些都可能让她怀疑自己的来历吧?现代医学认为胎儿在母腹中都能感受到母亲的情绪,而尚襁褓中经历的分离,是否也在她的心灵里留下了不易觉察却无法消除的印记呢?她的敏感到底是生性如此,还是早期记忆所造成的呢?
后记
其实不止三四十年代,婆婆在六十年代生下了两儿一女后,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可能公公的父亲觉得三个孙辈已经足够,就打算卖掉这个女孩。好在公公强烈反对,他很有办法,小心地把小女儿的“报生纸”(相当于出生证明)贴身收藏,连上班都带在身边,没有报生纸的孩子无法合法卖出,公公的父亲无计可施,这个二女儿才得以在自家长大。
也不只在新加坡,国内的女孩子也相类似。虽然未必是被买卖,但在未有计划生育时被送人,在有计划生育的时候被流产,都是女孩可能面临的命运。我的第二个姐姐小时候差点被送给不能生育的亲戚,那是每户孩子多的年代;到了一胎时代,我的一位朋友刚出生时,爷爷一看到是女孩,就要扔掉,以免耽误生孙子。东北的冬天,要把她扔出去的铁锹已经拿到床前了,在邻居阿姨的极力劝阻才留下一条小命。这个时期,离我们此刻并不太远。
不过,听说现在很多地方的人更喜欢生女孩了,身为女人,是不是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呢?
作者简介
刘欣,二十多年前毕业于吉大中文系,现居新加坡。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