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李宁道歉,或许能得到理解,但很难得到人们的同情
文/海北尬生

上了一上午的网课,打开手机,准备放松一下,结果看到了李宁的新闻。简单来说,李宁出了几套新衣服,被人指太像日本侵华略军的军服,于是,网络上便有人号召抵制李宁,说他是卖国贼等等。
乍一看,这个衣服看起来的确是有些像大家以为的日本兵的衣服。其实他们这场以飞机为主题的走秀节目有很多套衣服,有蓝色,也有白色,但是这套绿颜色的衣服,再加上布帘,看起来的确像大众脑海中的日军服装。
那么,大众脑海中的日军服装从何而来?主要是抗日剧。但是作为一个关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军事史的人,我可以说日本当时的军服其实和我们看的抗日神剧里的服装并不像,颜色这个问题,当时所有的陆军军装都是军绿色的,无所谓“仿照日军”。至于布帘,我想是因为相同的设计目的导致的。日军设计那个布帘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防寒,后来也被用来防蚊虫,用在这种户外衣服上也是可以理解。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李宁服看作日本的军服,又为什么设计师的解释没有多少人去听?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关于抗日战争的那些电视剧应该难逃其咎。这些片子所选用的服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基本上都是错的,而且错的很全面,很彻底,从钢盔,到衣服的具体设计,到布料的颜色,再到鞋子的样式通通有错。
日本军服  图源网络
相当一部分讲述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抗战活动的片中的日军就佩戴了我之前说的那个“布帘”,而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这个“布帘”填充棉花的主要作用是防寒,纯粹用布制成的是为了防蚊虫,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战斗的日军都不面临这方面的困难,即使是关东军,也不会经常见到他们戴这个东西,因为这就像棉帽一样,是只有冬天才能戴出来的。并且关东军除了918和后面苏联对日宣战之后的战争,基本上没有参加什么大的对抗。因此,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时间,你都是见不到穿成这样的日本士兵的。显然,很多人是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当时侵华日军的军服就应该是这副样子,才形成了这种错误的认识。
抗日剧剧照  图源网络
而至于人们为什么喜欢这种漏洞百出的抗日神剧,以及大家为什么会因为他们以为的真相就来痛骂李宁,我想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并用大众心理学来解释。大众心理学告诉我们,群众是情绪的奴隶,遇到事情时,群众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自己情绪的宣泄。当人们对情绪的宣泄的需求恰好与对真相的追求重合时,事情将朝着有利于真相的方向发展,但是很遗憾,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
有些时候,真相是被人厌恶的,而常识和习俗都是被维护的。抗日神剧虽然粗制滥造,不经推敲,但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仇日情绪和民族主义情绪,因此才大行于世。当遇到李宁这种牵扯到民族主义的事的时候,情绪使人们已经预设了李宁的罪名和它应该做出的反应:设计成这样就是叛国,李宁就应该道歉。而当企业拒绝被冤枉,选择为自己辩解时,无疑违背了人们对它的预设。
人们不需要李宁说出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人们只需要满足自己情绪的宣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著名的德雷福斯案。法国总参谋部的间谍案一下子成了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宣泄点,结果几乎没有人在乎德雷弗斯是不是真的有罪,他是不是真的是间谍,对他的审判是否是公正的。直到以左拉为代表的法国知识分子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这种疯狂才停下来。
面对这样的大众心理,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宣传策略。一家就是华为。在它深陷制裁风波的时候,本是可以调动民众情绪的最好时机,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直用理性的方式处理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华为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是一家国际性的公司,不希望放弃自己在美国的业务,甚至还表示自己可以把技术出售给美国以缓解冲突,尽管只要他们说任何一点刺激民众的话,就可以使他们的销量暴增。
李宁的选择完全相反。它把这些冲突看做打垮国外竞争者的绝佳机会,尽一切努力包装自己,让自己与国家的命运挂钩。举个例子,运动产品其实基本上不含棉,因为棉的性能并不比化纤优秀,但李宁还坚称自己用的是“新疆长绒棉”,只为了蹭上新疆人权问题的热度。甚至于他把自己的商标都改了,在名字前面加上了大大的“中国”二字,还请了一大堆战狼系明星为自己代言。
  图源网络
虽然企业卖出的产品是面向能付得起这个价位的每一个人,但是企业不同的设计思路,宣传策略、企业文化还是会导致他们在不经意中选择不同的客户。比如汽车,国外就有金融人士都爱开宝马、老师爱开沃尔沃,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爱开萨博的说法,甚至有人可以通过一个人选择的汽车,描述一个人的身份,甚至面相。李宁的宣传策略就导致了它选择了最容易冲动、最情绪化的人作为自己的顾客,发生这种事也是在所难免。可以想象,如果是华为设计了一款明显带有日本风格的手机,或者聘用一个日本人做高管,想必不会引起这样的风波。
写到这,我突然间想起一个人:司马夹头先生。这位应该没有想到,自己在美国买的几套房子不但没有成就他,反而还毁了他。这不就是活该吗?想当初他说联想是卖国贼,说莫言是叛徒,他已经为自己挑选了最罔顾事实、最看重情绪、最不理智也最无知的受众。有人在他买房一事爆出之后为他洗地,说“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在美国买房,就他不可以?”答曰,还真不可以,因为他一直在宣传这样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他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自己否定自己。
10月19日,李宁在官方微博上道歉。自事件发酵起至昨天,李宁股价暴跌,三个交易日失去了123亿。这样一来,群众看起来胜利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正确的。数量一定代表真理吗?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吧。另外,也希望李宁能够意识到,自己今天遭到的灾难来自于自己昨天的行为,它的遭遇或许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但很难得到人们的同情。
图源网络
大众当然有权批判一些不爱国的人,但你必须要保证你的批判是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同时,这种批判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一定要记住未经法律的审判,所有人都应该被视为无罪,这就是所谓的无罪推定的一个表现维度。如果不在法律的许可下进行这种批判,就很有可能导致鲁迅所谓的“可恶罪”——“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另外,永远不要做试图利用民众情绪为自己牟利的事,因为没有人能够控制它,他就像核反应中的链式反应,一旦开始将无法停止,并且将以指数扩张。群众的情绪永远需要安抚,不需要刺激。正如勒庞所说: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我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起为海北尬生呢?就是因为我有些时候会逆潮流而动,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让人感觉比较尴尬的声音。我认为这样做其实很有必要的。如果是所有人都只持一种声音的话,这种声音是正确的还好,可如果是错误的呢?这方面的亏,我们吃的还少吗?
作者简介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