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部分的港漂群体一样,母语是普通话,之前基本上没怎么接触过粤语。
幸运的是,我受聘的职位,都是些接触本地客人的工作,从而增加了练习和交流的机会。
留港时日渐长,交流基本无阻碍,却时不时在生活里或者工作上,我会听到这些评语:
“你是哪里人呀?不好意思这么问,其实我感觉你应该不是在香港长大的……”
(我心里想,我哪里长大关你P事……)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知道你会说,但我就是觉得你哪里讲得不正宗。
这次想要参加粤语考试的契机,缘于第一:

某次在体验官看到母语是普通话的男朋友,帮助本地女友考普通话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怎么说旁边都有个免费粤语指导,当然要多加请(li)教(yong)。(文章链接在这里:辅导香港女友参加普通话考试,我可太难了
第二:就在类似“想怎样,我的粤语就是这样子啦”的想法开始稳固前,看到马来西亚歌手Gin Lee的专访。
她一个本身不说广东话的人,都能讲得这么字正腔圆,我的心里写了个大大的“服”字(怎么比,人家是明星+处女座好不好)。  
提供粤语考试的机构还满多的。
虽然中大貌似很出名,最近两年,我开始留意到关于“粤音朗读测试”的新闻报道。
我浏览了他们的网站,觉得他们的附件还做得满认真的(后来他们告诉我真的是人手每个加上去再用电脑整合的)
当时时值八月,官网上说每年一月和六月举行,那我就期待着下年报考。
可能因为疫情原因,在九月初,我竟然听到开始报考的新闻,想想竟然不用等那么久,不如试一下。
填下了自己的个人资料,选取的考试时间等等。
完成并付费之后,我的电邮里收到了付费凭证。
因为电邮里也没有复述我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再过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基本上把这个事情忘记得七七八八(所以才发生了陆续以下的事情)
我基本上只有通勤的时间才能略微看一看准备材料。

之前我学粤语的笔记是这样子的:先自己读一次,再听自己哪里的读音怪怪的,再把这个字去查字典查读音,整个过程很费时。
好吧,以为自己现在不用查读音了,都有人写好了,这个事情变得简单好多了吧……
NO NO NO~~这和我们每个人都会读拼音,但是普通话讲得标不标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开始的时候,略略读了两三次,就胆粗粗地找先生请教。
先生找到了无数个吐槽点,什么那个字读得不够好,那个音有点夸张,应该怎样改善。
我就不敢敷衍了,读了八九次才敢找先生评价,他说流畅度好了点。
这样子进行了几次,收到的评语开始变少。
他有时会读给我听,让我感受一下句子和句子连贯的感觉是怎样的。
他的读法给人的感受确实不一样,句子之间的连接非常自然,而我……
更像是一个google语音的发声机器……(咱们读贯了普通话,很难避免声音有高低吧,不自然是难免的吧)
但语感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两三天就能改善的。
后来当我读完,先生总是那句:“嗯,都系咁啦!”,我知道我已经被先生放弃了……
除了流畅度,入声字也是一个入坑点。
比如“吸入”(kap1 jap6),后面的“p”音尾囊括了英语的发音方法,但因为是轻音又很容易在发音的时候忽略了。
再比如“感觉”的“感(gam2)”,“淡”(damm6),“尴尬”的“尴(gaam3)”是要最后把嘴巴闭起来,才算完成。
还有“地铁站“的“站(zaam6)”,发了这么多年才知道这个字最后是要把嘴巴闭起来(我终于服了,为什么我的粤语不标准了)
这些完全在普通话是没有的发音机制,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改善的好机会。
考试日期在10月30日,星期六。

因为一直没有收到这个机构的任何电邮,在开考一个星期前,我有点紧张。
再收不到电邮怎么办?或者,他们是邮寄?
然后,全部都一片寂静。
机构的网站上,只有一个中央邮箱的地址,和一个gmail貌似非官方的邮箱。
除了这些,什么都没有……(热线电话?没有。官方地址?没有。)
开考的前两天,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我终于忍不住了,就发了封电邮查询。然后还是一片寂静。
周五晚上,我在没有收到任何电邮和信件的情况下,决定罢考(要不然你说呢?)。
还有点沮丧地跟先生说:“哎哟,这次黄了,还以为有新闻加持,可以信得过啦!算啦,报考费当打水漂了。”
然后,在考试的当天,我就出去溜娃。出发前有个用手机号码打过来的电话,我接了之后,发现对方打错。
结果,在溜娃中,大约11点又有这个字头的电话来了。
娃还小,身边又只有我,我当然“带娃大过天”,以为又有人打错,就没有接。
谁知二点左右回到家,发现有留言,才觉得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听完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在11点通知我,12点要来到考试。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来?抱着娃来?这事是不是早点告诉我比较好?
于是在有点郁怒之下,马上打回去投诉。
对方很耐心地听完我的一轮牢骚,最后决定有补考日期了再通知我。
当我收线的时候,我感觉其实我也满不对的。
对方大可以不打这个电话,任我放弃就算了,人家打过来,起码是负责任的,起码我的钱没有打水漂。
上一轮的电话之后,我收到了一封中文写的电邮。
我觉得还是诚意拳拳的。于是经过几轮的电邮来来往往,终于定下了考试日期。
依照上图,考试地方不是已经提及了吗,于是我想不如问下路线怎么走(路痴如我),他们回复的速度非常快,告诉我现在地点变了。
嗯,我想着我就是城大生吗,这个肯定不是问题。但是……城大哪里?
他们也回复得很快(是早上七点回复哦),但是只给了我教室代号。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多问题的原因,电邮的语言沟通从中文变成了英文。
我想英文不是个问题(每天打电邮都要用的吗),只是凭着这个教室代号,我一个城大生也没有信心找到……
再经过电邮的一轮来来往往,我们终于敲定了早上九点在城大门口见。
而在这一刻,我才知道一直用英语回复我的,是何方神圣。
她的下款是Dr. Lau,我想以我在内地学习的经验,到时应该是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很有学术威严的女士。
没有正式考试之前,我已经觉得虽然他们很神秘,不过回复很快,态度也非常真诚。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预计我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大约一个半小时前出发。
我可以从红磡坐东铁线,怎样好像时间都够用。
谁知快到红磡,被告知东铁线连接红磡和九龙塘的路线因为受阻而暂停。
我要从红磡底层出来到地面转屯马线,搭六七个站到大围再坐回头车。
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这样子转车。
途中,我写了电邮给Dr. Lau,说我有可能会晚点。
不到一分钟,我就收到了她亲切的回复。
我放心下来。来到九龙塘站加上一路狂奔,竟然还有三分钟到九点。
乘电梯的时候,我留意到商场那边好像有位穿白色西装的女士,一个人站在那里。
通过电话,知道这位就是Dr. Lau。
我和她一起走的时候,不禁一路惊叹:
哇塞,她看起来比我还年轻(因为自己也不年轻了,对比自己,人家绝对是年轻有为),就已经职位这么高了!
她的服饰,装扮都好潮!
而且,如无意外的,第一次用电话联系我,还被我喷了一脸的就是Dr. Lau (哪里有个地洞让我钻进去)。
她也告诉我,如没有特殊原因(例如出于考生自己的原因),补考基本上不会受理。
因为他们也要再特别安排人手时间,比较麻烦。
但是出于我的情况特殊,他们决定酌情迁就我。
我们在大学门口登记好了之后,我就跟着刘博士从这里拐到那里,等到准备好的时候,时间也快九点半了。
我来到考场,考场里只有我一个考生。
刘博士让我先放松,她在我面前摊开了要读的材料,告诉我现在的这份是有注音的,一会儿正式考试的那份是没有注音的。
然后她问我准备好了没,准备好了就开始。这时,现场一片寂静……(只有她和我)
然后刘博士按下了录音器,说现在可以开始了。
然后!!现场突然有广播器广播,说现在要做消防演习!而且广播还不停重复再重复。
刘博士都有点懵了……好不容易凑齐的人手时间,是又要打水漂了吗。
这个小插曲却让我开始冷静下来,紧张的心开始淡定(人家刘博士都会这样,你还怕什么),然后就请求说等广播停了后再试试看。
这次幸运的是,没有声音再出现,我也安静地完成了考试。
考试完成了之后,我觉得这个早上还过得满有意思的。
我很感谢她们为了我一个人特意抽出时间和人手安排考试。
一大早考试完成了,校园里都不见什么人
刚开始学习粤语的时候,收到的评语都是正面的。什么哇塞,你会粤语哦!

没有工作前,粤语的用途仅限于听懂以及和本地人沟通,所以其实有这些评论的原因,是因为期望不太高。
工作环境里,本地人是以本地口音为标准。
当其他人都是操一口地道口音的时候,自己有一个半个音抓不住,听众就会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不是自己的粤语变差了,而是受众的要求提高了。
非常感谢香港有这么一群人,默默地为我们的语言学习出力,提供免费的优质教材和破例提供贴心的补考安排。
也从中感受到语言只是一种理解的途径,只要大家从心出发、互相理解,那心情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END-
●    ●
/本 文 作 者/
Ms. Koo
希望永远心怀如BB一样对语言的学习初心
TA的更多文章
/小 助 理 推 荐/
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本文为“香港体验官”版权所有
转载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小助理
你参加过广东话考试吗?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