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我就下定决心要读PhD(博士)
小时候住在一个单位大院里,院里有个姐姐考上了上海交大,之后去了荷兰读博。
这对当时还小的我而言,是莫大的精神动力。
2017年,我来到香港,在被戏称“红磡技校”的某港校读硕士,与此同时,也开始准备申请博士的相关事宜。
也许是年少轻狂,盲目自信,我申请了美国和香港的博士,还都要求带奖学金。
无奈我条件太差,缺乏发文经验的我,没有拿到一个心仪的offer。
其实我当时申请香港的博士,也是看中了这能作为海外博士,回内地好走人才引进。
结果失算了,香港的理工科博士申请难度并不亚于美国TOP50。
我这个人很执拗,想做的事很难轻易放手,全奖博士没有到手,那就曲线救国,从RA做起。

RA全称Research Assistant,研究助理。
简单来说,RA有点像教授的“书僮”,如果教授满意且有收生的指标,就有机会直接成为ta的博士生。
这几年,很多学弟学妹都跟我咨询过做RA的事情,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在香港读博奖学金高,有的博士类高额奖学金也叫HKPFS,获奖者能获得每年309600港元津贴和12900港元的会议和研究相关差旅津贴,为期三年。
另外香港学术环境相对自由,也没有年龄、性别歧视,加上学校知名度高,在内地博士学位认可度也很高,所以每年申博的人络绎不绝,竞争压力相当大。
我有朋友硕士毕业后,准备直接申请在港校做一年RA,再申博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但直到今年,他还在做RA,并没有成功申上博士。
RA属于工作,一般是一年一签的合同制,多数是港币15000/月,对刚刚毕业的硕士来说还不错。
很多人把RA当做升PhD的跳板,但如愿的也不是百分百。
尽管港校带理工类博士的教授们,很多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招人,先做一年RA考察一下。
文科类我不好说,但据我所知,读理工类很难按时毕业,大概率要延期。
往好的方面想,做一年RA对日后读博的确有一定帮助,能够尽早接触博士的课题,如果能早早拿到好的数据,在主流期刊上发文,将来也能轻松很多。
反正我是死马当活马医了,自从决定做RA后,那段时间我申请了放出来的几乎所有RA岗位。
那两个月,是我来港后非常痛苦且煎熬的两个月。
当时我租住在红磡芜湖街的一栋唐楼,没有工作,也不忍心一直问家要钱,在香港的生活不得不格外节俭。
有时为了省点饭钱,吃完西瓜瓤,我还会把皮切成丝晒干做炒面佐料。
日常快手饭
香港的居住环境实在太糟,没钱很难在这里生活得舒心,尤其是夏季,港式大蟑螂疯狂繁殖,莫名其妙开始得皮肤病。
那段时间香港很湿热,身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扁平疙瘩,我以为是蚊子咬的包,就去万宁买了日本蚊虫水,用了几天瘙痒加剧。
后来去深圳花了一千多看病,才知道是荨麻疹。
患病原因可能是细菌性感染、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与寄生虫,比如虫咬症,螨、跳蚤、臭虫。
除了居住条件不好,工作也难找,几个说好留在香港的室友,也纷纷搬去深圳发展。
这场皮肤病让我整个人的精力被损耗了大半,每一天都很丧。
邮箱发出的简历石沉大海,顶着炎炎烈日去教大面试RA,最终仍然无果。
面试当天的教大车站
教大的RA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总共是四道全英文的简答题,和我的专业有一定相关度,但考察内容非常细,也很学术。
当场考试的总共5个人,看到有个女生在下面查手机(不知道最后有没有录取),我下巴都惊掉了。
这可是RA笔试啊,RA还要投机取巧的话,博士还读来做什么?
面试是项目研究的负责人和其他两位教授一起,用英语和粤语同时考核。
负责人告诉我,这个项目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和美国TOP的研究所合作。
英语和粤语都不占优势的我,自然败在了local学生的手下。
当然,也不是所有RA岗位都要求识得三文两语,如果人够机灵,在硕士阶段就可以和相熟的教授表达这个意愿,在本学院寻求RA岗位。
我有几个内地同学都是完全不会粤语,毕业后留在自己学院和学系做RA。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投递简历,2018年初,我终于得到在香港排名靠后的某校做RA的offer。
工作地点靠近何文田,从唐楼搬出,又进了唐楼,所幸每个月有了收入。
教授允诺的薪资是18000/月,cover掉房租和自己开伙的费用,每个月还能有点结余。
在香港,RA也分全职和兼职。
全职的RA,如果教授自己手握项目经费,那就比较灵活,教授会让你说说自己的期望薪资,有的多的能拿到22000港币(比如中大),我做的这间学校一般没有这个价。
这部分是有还价空间的,前提是你有实力并且不那么在意会否续约。
全职RA虽然工资相对高一点,但也意味着需要吃住全套在香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香港租房成本很高,小户型的房子月租也在每月10000+的水平,刚找房时还要额外支付给中介一笔费用。
为了省钱,我选择了合租。
而香港物价,更是出了名的高,20000也算不上生活得舒适,更谈不上存钱潇洒了。
如果不是读博的信念很坚定,我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住在不到9平米的房间里,睡着1.2米的床,每天都想着能回自己家的大床睡个舒坦觉。
为了生活宽裕一点,我一边做全职RA,一边还给内地一家自媒体供供稿。
整间办公室除了我,其他RA都是兼职的。
他们通常是时薪制,一个小时在150港币上下,相对比较灵活。
但对港漂来说,兼职不仅意味着收入不稳定,还需要考虑到签证问题。
因为只有全职可以办工作签,假如IANG签过期了,其实会很麻烦。
但办公室的这些同事没关系,因为他们都是local,不需要担心住房和身份问题。
我在港校做RA的这一年,主要的工作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程序编写甚至合作论文等。
尽管跟博士的待遇差不多,但能不能转PhD要看教授有没有课题和经费。
这也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如果RA满意教授的方向和大学的环境,RA期间教授很认可你,加上刚好有合适的课题和经费,转PhD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至于好不好发文章,如果你是帮导师做一个东西,那几乎没有可能给你挂名。
尤其是像我这样,在末校做RA更难有好机遇。
有时,RA这个角色让我感到尴尬,既非学生也非教职人员,很难有真正的归属感。
生活上的艰难只是一方面,很多人对香港人情淡薄的环境深有体会,做RA更是这样。
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长期岗位,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做一年算长,3个月也不算短。
哪怕是一起共事了大半年的同事要离开,这里也只是体面说一句再见,因为对彼此来说都只是“识咗一阵”。
我做RA的这间学校排名很靠后,留在这边读博不是我所希望的,家里的压力也很大,一直催促我回内地就业。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点,到2019年入如果还没有申请到博士,就先找工作,边工作边等机会。
其实RA做到半年的时候,我就陆陆续续获得一些香港公司的面试通知。
然而,去现场面试后,我怀着自己做过RA的经历、对留港找工作有优势的美梦,一下就被HR击碎了。
他明确告诉我,哪怕是QS50的高校做RA,这段经历在简历里丝毫不能让招聘公司产生很大的兴趣。
原因是香港产业很单一,并没有太多真正需要research的岗位。
RA经验在一般的公司无用武之地,这段经历和之后要寻求的职业也没有太多连续性。
全职做RA的期间,我也没忘记申请博士。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束了一年的RA工作,我拿到了日本TOP5大学的博士offer,每月奖学金折合人民币18000,和做RA的工资持平。
放弃了死磕香港,也终于迎来了新机遇。
对比在日本读PhD和在香港做RA的不同之处,PhD需要有极强的自驱动力,因为没有老板push你。
Upgrade之后你不找老师,老师也不会找你,成果完全关乎自己的前途和时间线,心理压力比较大。
而在港校做RA课题组是有进程表的,不能拖全组的进度,做好RA就要做好一个工具人,最终决定权还是由项目负责人(PI)掌握,心理压力不会很大。
最后,很多人想要用RA作为一个读博跳板,认为做了RA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干个几年反正没什么影响。
这个想法对于一部分实力很强劲的人来说,没有毛病。
离开香港两年了,很多学弟妹还会问我:“在香港做RA香吗?”
我想负责地告诉刚刚来港的硕士生们:
除非你铁了心要干学术这条路,这辈子不读博就活不好了,并且有充分自信能留做PhD,否则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END-
●    ●
/本 文 作 者/
豆子
失败是成功的孙子
/小 助 理 推 荐/
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本文为“香港体验官”版权所有
转载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小助理
觉得有用,就点个「在看」吧!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