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来小姐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Pexels、网络 | 图源

疫情时代的留学生能有多惨?
学校被炸,毕业证没了,一路在战区潜行,刚逃回国,新冠又复阳……
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拍电影。
但这却是视频博主@我是小妖怪的真实经历。
我们多少可能都听说过,留学生在国外如何与新冠斗智斗勇:
四人合租口罩有限,每天轮流抽签出门购物;
导师确诊,戴上四重口罩慰问,回到家全身喷酒精消毒;
千辛万苦抢到的票被一次次取消,整整3年回不了家……
尽管如此,但他们还是相信: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你「战胜了新冠,才是苦难的开始」呢?
你还会有动力扛下去吗?
刷了@我是小妖怪的视频,我才知道,还有人把留学留成「反歧视逃亡故事」。
身处乌克兰时,因为给座位消毒,遭到同学歧视,被嘲笑「套中人」;
确诊了奥密克戎,味觉嗅觉消失,连口音也变了,曾经的好友一夜之间全都消失,连电话都不接;
俄乌战争爆发后,与炮弹擦肩而过,不得已躲进人满为患的防空洞,一晚上都提心吊胆,害怕被踩死;
被接回国后乖乖隔离,捅过60次喉咙,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在「最难毕业季」被安排好工作,上班第一天凭实力赢得全场掌声,却因为感染过新冠被辞退。
而这,才是她入职的第8天……
网友们气不过,纷纷留言:
疫情3年了,怎么还有新冠歧视?
孤立比病毒更可怕。
「确诊」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尚未感染者避之不及;
已经感染的人,未来一切规划都被砸得稀碎。
国外明星的阳性经历,让确诊蒙上一层滤镜;
而当我们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就会发现:
确诊是一场「战争」,没有人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全身而退。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聊:受害者歧视背后的3个心理学真相。
事主:受害者有罪论
确诊之后,你改名了。
新名字是:羊、母羊、小阳人……
这些称呼,仿佛在肆无忌惮地宣布:
恭喜你成为异类。
中国青年报采访过一名66岁老人张新容,她用纸箱壳子做成床铺,在帐篷里住了近一个月,几乎每晚都被蜈蚣吓醒。
而她的家,就在离帐篷不足1000米的地方。
原来,老人从方舱出院后,拿着两次「阴性」的核酸结果,高高兴兴回到小区,结果小区居民死活不让她进门。
「万一你复阳了咋办?」
一盆冷水,泼灭了她回家的愿望。
66岁的老人,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等了一整天,核酸结果在手里捂热了,又被邻居的眼光盯凉了。
平时亲热问好的邻居,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跟她讲。她想搭话,对方边跑边摆手。
深夜11点,老人终于放弃了,只乞求保安允许她回家拿点生活用品,这样至少晚上不至于被冻得打哆嗦。
结果保安不准,她只好在街边帐篷住下,和流浪汉做邻居。
她甚至不敢告诉流浪汉自己确诊过,毕竟对方借了她一个充电器,老人害怕说出实情后,会失去这仅存的一点善意。
「受害者有罪论」如此令人齿寒,却为何从来都野火烧不尽呢?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观点:
人们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感,于是潜意识里认为:这世界很公平,恶性事件不可能随机发生。
那么,受害者就必有可恶之处,悲剧会发生一定是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做过一个实验,请实验对象完成一项记忆任务,记错了就要遭受电击。
尽管对错是随机的,旁观者们目睹实验对象遭受电击,露出痛苦的表情,还是会认为:
这个人太笨了才会被惩罚。
发现了吗?
当受害者近在咫尺,观察者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时。
比起同情,人们更倾向于否定贬低。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些人认为:
只要我不像他那么笨\坏\不小心……就不会遭遇同样的悲剧。
所以,小妖怪的评论区里,才能充满了远在千里的善意。毕竟和受害者相距较远,人们感受不到多少威胁。
而当受害者真的来到身边,情况或许就完全不同。
网上的「反歧视达人」,现实中也可能会成为把老人赶出家门的邻居。
比起失去工作、隔离在家的沉重损失,人们更愿意对远方的哭声洒下同情。
加害者:想象比真实更夸张
于是,一个荒诞的现实随之而来:
现实中那些把受害者逼上绝路的施害者,很可能是个普通人,甚至大多时候都心怀善意。
@我是小妖怪就讲过一件事:
她回国后接受隔离,又撞上最难毕业季,跟1076W应届生卷成一团。
此时,突然有人急招俄语老师。
她提出3个堪称苛刻的条件:高薪,聘用她的男友,派车接她去当地。
对方竟然全都答应了,表现出很高的兼容性。
万万没想到,这样看起来很友善的人,也会因为新冠歧视,将根本没有传染性的她赶出校园。
小妖怪对此毫不惊讶,她淡定地掉着眼泪,收拾包袱走人。
毕竟,自从确诊后,虽说网上收获了几十万粉丝,可现实中大部分朋友都与她断了联系。
孤立无援的困境里,受害者习惯被火上浇油。
而加害者,则在歪曲认知影响下,被动成为「刽子手」,将受害者推向习得性无助。
关于这一点,国际健康学教授汉斯·罗斯林在著作《事实》里,宏观地概略道:
相对于事实,人类普遍相信这世界更加可怕夸张、更加暴虐绝望。
想象中的阳性患者长着獠牙、面露青筋,具有某种非人非鬼的特殊性。他怎么可能是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呢?
必须另外给他取个名字,就像贴一道平安符,划清界限,退散妖魔。
这源于无知、陈旧的知识体系,没有及时地吸收真相;
也源自本能、原始的保护机制,没有成熟地更新换代。
漠视者:避免情绪化决策
在这场针对阳性患者的歧视里,除了少数受害者和加害者外。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恐怕是为数最多的一类人。
毕竟,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不想受焦虑影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拒绝一切相关信息:不看、不听、不聊
这是有益的,能阻断部分焦虑情绪蔓延;也不完全有益,因为不知道这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而长期「闭关锁国」,一旦遭遇危机。
我们就很可能会成为行动最慢、错误最多、拿锤子乱敲的那一个。
《事实》的作者罗斯林,就因为闭门造车差点没命。
他去刚果共和国调查流行病,给村民抽血。
不知是谁造谣「他要卖我们的血」,听信谣言的村民愤怒地举起了刀。
后知后觉的他才开始解释,但失去理智的村民已经听不进去了。
幸好,一位50岁的妇女站了出来,救了罗斯林一命。
从此以后,罗斯林再也不敢「闭门造车」,他开始研究人们情绪化的世界观,并发现这是一切歧视和漠视的源头。
那么,在过载的时代里,如何既避免被庞杂的信息吞没,又不至于陷入信息茧房呢?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也不是拿歧视和漠视这两把锤子乱敲,而是给自己造一个系统的工具箱。
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就是这个工具箱。
这时,不妨先站定一个符合逻辑、相对客观的立场。
然后,建立几个相对可靠、多元信息渠道。
这样,就能在避免过度焦虑的同时,做出相对理智的判断。
而如果一不小心,被庞杂的情绪冲得头昏眼花,不妨:
尝试加几个前缀「准确来说……」「源头在于……」「本质上是……」
然后围绕这些前缀搜集信息、展开思考,这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务实感,避免陷入情绪化的以偏概全。
最后,是活在现实中,用心经营「附近」,好好对待身边的人。
毕竟,受歧视的新冠患者或许看不见摸不着。
然而,受害者歧视从来都没有远离哪怕一天。
上学时被欺负,哭着跑回家求安慰,爸爸却骂「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还让你好好反思;
对象出轨了,亲戚朋友却觉得是你没本事,笼络不住枕边人;
遇到路上有车被剐蹭,抬头看见司机是女性,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冒出:呵,果然是女司机。
你看,针对受害者的歧视和偏见是多么无处不在,而与歧视对抗有多难?
而:
管他是谁,只要不是我就好;
我要离被歧视的人远一点,小心殃及池鱼;
倒霉,我造了什么孽才遇上这种事?
又太过容易。
毕竟,为了保护自己,你我都可能以偏概全、情急生乱。
当这些声音在脑海中响起,也不用奢求自己拯救每个受害者。
只要不主动去做加害者,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又有何不可?
有余力的话,就好好去爱身边的人。
正如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所说:
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点个在看,也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事实》【瑞典】汉斯.罗斯林;欧拉.罗斯林;安娜.罗斯林.罗朗德

2.《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美】斯蒂芬.A.米切尔;玛格丽特.J.布莱克
- The End -
后疫情时代,病毒带来的社会隐喻还未淡去,我们也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漠视者”、“加害者”藩篱,或许,这是因为我们受到了习惯性思维、情绪和能量模式的影响,从而缺少让自己清醒的力量。
畅销书作家迈克尔·辛格的经典之作《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循序渐进地带你倾听头脑中的声音,在信息繁杂的世界里找到清晰的自我,释放心中能量,悦纳自己,理智前行。
明天上午11点,本文点赞数最高的5条留言,将获得壹心理送出的《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一本。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
点个“在看”,多点理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