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想的鸟巢第 43篇原创文章
思想的鸟巢 | 生命因为遇见变得开阔
遇见有缘人是心灵的摆渡,遇见书籍是灵魂的破晓
编者按:今天隆重推出露台看云的两篇散文。她的文章写得极好,用词静炼雅致,每个句子似精心剪裁,生动灵巧,富含哲理。难得的是文字中一股怡然自若的收放心气,颇有汪曾祺先生的神韵,如同她笔下描绘的腊肉、白菜一样,在无我和有我之间随意切换。
关于腊肉的遐想
文| 露台看云
有年去江西龙虎山,购得一方腊肉石。在山脚下的旅游纪念品小店里,一眼看到它,油润润,肥白瘦红,皮色暗黄,肌理和质感都像极腊肉,一头打了小孔,若是穿上绳子,放在厨房里挂起来,几可乱真。造化神奇,石头模仿美食的模样,内里的玄机谁说得清?买回来,原是想做镇纸来用的,只是过于笨重,再说,虽是石头,像了腊肉,便无灵气只有俗气了,用它做镇纸,有唐突佳人之感,故弃之不用。
腊肉石放在书橱里,腊肉冰箱里还有。去岁回乡过年,一时起豪奢心,买下一整只农家黑毛猪。做了咸肉、做了风干肉、做了烟熏肉,送亲朋、送好友,天天蒸,日日炒,浓香肥腻,真是吃得嘴角流油。贪欲实在坏,败坏的不仅是胃口,还有隐隐的情怀。也罢,就当是年少轻狂,惟有放纵才知节制之美。
腊肉虽俗,却是可以入画,摄影作品里尤其多见,已然成了诗意的物象。农家院落,青瓦泥墙,大门上贴着红对联,阳光满地,墙上挂着一溜儿腊肉,门前几只鸡踱步,隆冬里,有暖洋洋的喜气。又或是江南古镇,河道弯弯,多少年过去了,河水依旧静静流淌,照出人影树影花影,两岸人家一如既往,守着时节,冬至后晒腊肉,酱油里酱过,风里吹过,挂在雕花的木窗下,连同光阴里的悲辛欢喜一起封存起来。
飘雪时,取下一方腊肉,切成薄片,盛在白瓷大碗里,洒一捏姜末,蒸透,出锅时,再点几粒青葱,举筷间,便熨帖了日日劳作的胃肠。若是通文墨,爱诗书,也可对一只红泥小火炉,与君把酒言欢,微醺间,把栏杆都拍遍。
腊肉自然是民间性的,虽然也会出现在上流宴席中,但那大多成了点缀,就像贾府里的茄子,早已面目全非。大碗吃肉,古来有之,大碗吃腊肉,倒也曾见过。在皖西南山间避暑,腊肉是当地土菜馆必备的菜肴。
腊肉腌好后,封存于咸干菜缸里,腊肉融合咸菜的香气,又是一番滋味,色泽作暗金,像年深日久的矿石。客人来了,切成块,爆炒,盛在粗瓷大碗里,上锅一蒸,油黄发亮,香气扑鼻。有人无肉不欢,山间是无腊肉不欢,山民性子粗犷如此,山高水硬,非重味不足以抵挡苦寒,饮食与文化素来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饮食,何尝不是一种感觉,反复回味的终究是情怀,山高水长,一路逶迤而来的,承载着多少的记忆与热爱?最喜带骨头的腊肉,慢慢啃,滋味无穷,啃到后来,舌尖微微发麻,仿佛少年的愁肠。
山居时,有时闲逛串门。跑到人家厨房间里,看柴火灶上方挂的腊味,烟熏火燎,鸡啊鸭啊鹅啊猪腿啊,都熏成了烟火色,辨不出肉的色泽,仿佛早已脱胎换骨,融合了阳光、清风、晨露、晚霜,再经烟火练,真正是风味十足,荡气回肠。乡间的厨房,我看着有趣,也觉得亲切,主妇们热情地招呼,坐下,喝茶啊!我摆摆手,就走,就走……
人间烟火的画卷,浩大而清明,从远古到现代,铺陈出绵延不绝的香气缭绕。而于我,是要从中涌现、绽放整个的童年,那些清贫而温暖的岁月,我那相亲相爱的祖父祖母,青砖黑瓦的小小院落,腊肉在阳光下映着油光,天寒地冻,而满室如春。
童年,是回不去的,故乡,在,也非在,坐落于在皖西南山区。山居,既是客居,也是归乡。
作者简介:
露台看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