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继续朝西北方向行驶,左拐右转,不到10分钟,我们来到试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的附近。因为行程计划中并不包括这个景点,所以我们只是路过远观而已。

    下车之后,往前走几步,便能看见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路边树着一块褐色的路牌,指示这路通往试探山,并说明此处离试探山山脚有1.3公里。路牌陈旧不堪,附近四处都是丢弃的生活垃圾,一匹骆驼百无聊赖地卧趴在那里,披着红黑相间的装饰,想必是主人专门用来做载客生意的。见有客下车,骆驼主人上来搭讪,问我们想不想搭骑他的骆驼去试探山,当得知我们并没有去试探山的计划,他只好耸肩摊手,悻悻然离去。

    天空灰蒙蒙的,加上酷热的气候,整个氛围之中,让人有点飘渺的感觉,不过若定睛远眺,我们仍能看到前面连绵起伏的几座山丘,山底下有一条道路蜿蜒而上,山腰处有两个建筑群,一处是登山缆车车站,有缆车在空中穿梭来往,另一处是一座修道院,是希腊东正教教会所建所属。据传统说法,那座修道院所在的山丘正是当年耶稣在禁食之后受到魔鬼撒但试探的地方。

    耶稣受魔鬼的试探这则历史事件记载于新约圣经的《马太福音》(第4章)、《马可福音》(第1章)和《路加福音》(第4章)之中。说的是,耶稣三十岁之后出来传道,在传道之前,他在约旦河受洗,然后就被圣灵引到旷野中。共有四十天,耶稣在那里接受魔鬼的试探。魔鬼撒但很可能已经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但他仍想试探一下,他心怀叵测地试探了三个回合,其目的当然是要“策反”耶稣,想让耶稣在这些试探面前跌倒,违反父神的旨意,就象他当年在伊甸园中成功地“策反”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一样。

    第一回合,因耶稣禁食四十昼夜,饿了,魔鬼就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
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第二回合,魔鬼带耶稣进了圣城耶路撒冷,叫他站在圣殿的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耶稣回答说:“
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第三回合,魔鬼带耶稣一座很高的山,并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回答说:“撒但退去吧!
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这位魔鬼撒但是谁呢?他本是天庭中的天使长,本名路西法(Lucifer,是“明亮之星”的意思),在神所创造的众天使当中,他的地位最高,权势最大,荣耀最多,从他本名的含义中就可以得知。路西法原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可是,路西法心高气傲,自视与创造主同等,想与创造主平起平坐,于是他离开他的本位,并带着天庭中的三分之一天使反叛神,结果被神打出天庭。出了天庭之后,路西法贼心不死,继续寻机会与神对抗。于是乎,路西法得了另一个名字叫撒但(Satan,是“抵挡”和“对抗”的意思,就是说他一直在抵挡对抗神)。后来,神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并把亚当夏娃放置在伊甸园定居,当时神与人同在,人类始祖过着安居乐业、没有死亡的生活。撒但却企图破坏这种神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他化身为一条古蛇溜进伊甸园,对亚当夏娃进行试探,引诱亚当夏娃怀疑神,反对神,亚当夏娃未能经住试探,违反神命而食用了禁果,人类从此陷入罪恶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撒但就常跑到神面前,控告人类犯了这罪那罪,无非是想告诉神他所造的人是失败的,以此来羞辱神。于是乎,撒但又得了一个名字叫魔鬼(Devil,是“控告”的意思,就是说他一直在神面前控告人)。所以,路西法、魔鬼、撒但、古蛇,四个名字都是指同一个罪恶的本源和本体。

    自人类始祖犯罪,罪就借着他们进入这个世界,也污染了所有的人类后代。人类失去“永生”,“死亡”接踵而至。可是神爱世人,不愿意看到人类沉沦,愿意看到人人都悔改,他先后差遣众多的先知对世人宣扬神的拯救,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搭理神,继续在罪道上狂奔不止。神没有放弃,他有计划蓝图,他差遣了自己的独生子道成肉身进入这个世界,并应许所有信靠独生子的人,不至于灭亡,可以重新得到“永生”,这位神的独生子就是耶稣。神子亲自来行动拯救世人,是神施展救恩行动的最高潮。撒但当然不能坐视其成,当然要破坏神的计划。神有神的拯救计划,撒但也有他的破坏计划。撒但的破坏计划就是从破坏拯救者耶稣开始,其行动就是对耶稣进行的那三个回合的试探。

    但是,耶稣不是自己去接受魔鬼的试探,也不是魔鬼强逼他去的,而是圣灵叫他去的。换句话说,是神自己叫他的儿子去的,这一步也是在神自己的计划之中。为什么神要这么做呢?因为神要试验耶稣能不能经得住魔鬼的试探。说通俗一点,这是一场考试。那么,耶稣是神,还需要参加这样的考试吗?别忘了,耶稣当时是道成肉身而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虽是全然的神,但也是全然的人,既有全然的神性,也有全然的人性。耶稣是以人的身份参加这场考试。在考试中,神要让耶稣经过这三个回合的试探战胜撒但,是要向世人揭穿撒但一贯伎俩,显明人性之中对权势的追求、对物欲的追求、对神的信心产生怀疑这些软弱方面,这样,人就能知道撒但的诡计和人类自身的问题,让世人更好地接受神的话语和神的救恩。

    从魔鬼的角度来看,耶稣所经过的是三个试探(Temptation)。但从神的角度来看,耶稣所经过的是三个试验(Test)。试探和试验,两个概念常被人误解和误用。它们虽仅一字之差,且两者本质上都是考试,但两者却是迥然不同的。试探是一种恶意的考试或引诱,其目的是阴暗的,就是希望考试者通不过考试。相反,试验却是一种善意的考试或考验,其目的是良善的,就是期望考试者通过考试。神从不试探人,也不被人所试探(参《雅各书》第1章第13节)。只有魔鬼才怀着恶意常来试探人。

    耶稣受试探时,已被圣灵充满。第一回合是物欲的引诱,第二回合是怀疑神的引诱,第三回合是权势荣华的引诱。感谢赞美神!耶稣都是用神的话将魔鬼一一击退。这就让世人看到,耶稣全然得胜,他配作天国的国王。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由魔鬼掌权,物欲横流,道德放纵,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被恶者试探,被恶者引诱。可是,我们不是束手就擒,乖乖就范,我们可以向神祷告,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参《马太福音》第6章第13节)。如果遇见了试探,该如何行呢?那就得靠着两样法宝,一是圣灵,二是圣经。耶稣战胜魔鬼的试探,靠的也正是这两样法宝。

    你别以为只要手中有了圣经,有了神的话,你就可以战无不胜,其实还要有圣灵,因为圣灵可以帮助你辨识圣经的真义,使你不致于断章取意或望文生义。要知道,魔鬼也读圣经,他也知道神的话,而且他比你我都精通圣经。何以见得?你看他在第二回合的试探时引用的话就是直接取自圣经。但是,魔鬼没有圣灵,所以,即便他能把圣经倒背如流,也无济于事,总也不能得胜神子耶稣。所以,要想在诸事上得胜有余,圣灵和圣经两样缺一不可。
▼去试探山的路▼
▼试探山▼
▼试探山上的修道院。取自网络▼
▼这幅作品讲的是耶稣在旷野受魔鬼的三个回合的试探。取自网络▼
    哈哈。说到试探,一个小小的试探就来了。停车场边就是一家阿拉伯人开的店铺,哎呀,名字起得还真不错,叫“试探货廊”(Temptation Gallery)。辅内辅外,小商品摆放得琳琅满目,还有各式水果,那些在廊檐上挂着的一串串椰枣,格外地醒人眼目,有黄橙橙的,有熟褐色的,引诱得大家口水直咽。不得不买它一串,尝个新鲜。

    椰枣是阿拉伯地区的主要特产植物,是本地的一种最普通也是最有价值的果实。当年太太在科威特工作时,每逢回国探亲,她就常常捎带些阿拉伯椰枣让家人品尝。椰枣富含果糖,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自古以来被视为滋补佳品。

    阿拉伯沙漠地区到处都能看得到椰枣树。其树高大婆娑,伟岸挺拔,当它们果实累累时,还得用织网兜住,以防椰枣纷纷落地喂了动物。阿拉伯地区的椰枣树实际上是古时从美索不达米亚一代传入的,其种类共计约有100多种。

    对于古代阿拉伯的贝都因人来说,椰枣和驼奶是他们的主要食品,除了驼肉之外,椰枣实际上是他们唯一的固体食品。椰枣有很多食用方法。若把椰枣泡在水里一直泡到发酵,可以制作一种叫枣醴的饮料。枣核磨碎之后,做成饼又可以喂骆驼。椰枣产量大时,还可以做成椰枣酱储存起来,以备缺乏之需。据说,在古代,占有椰枣和淡水是每一个阿拉伯贝都因人梦寐以求的理想。阿拉伯人还喜欢把椰枣和葡萄干等一起泡在凉水中,过了一两天发酵之后有甜味和酒味,酒却并不醉人。中国古代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好象把食物作为老天一样来崇拜。古代阿拉伯人对于椰枣也有近乎相似的崇拜,曾有一位阿拉伯先知对阿拉伯人如此说:你们要尊敬椰枣,因为椰枣和人类的祖先亚当是用同一种泥土造成的。当然,这种教导夸张无稽,不必当真,权作谈资而已。


▼停车场边的阿拉伯人开的店铺,除贩卖纪念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水果,铺外挂着串串椰枣▼
▼阿拉伯沙漠到处都能看到硕果累累的椰枣树▼
长按下图可以关注本号,谢谢您的支持!


★圣地游学记系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