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事清单,涵盖六大方面共计30项。
一、立法工作为民
01、完善政府立法工作调研机制,探索设立政府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立法工作的便利度。
02、推进《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献血条例》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
03、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传染病防治、居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群众关注的立法项目前期调研。
二、刑罚执行护民
04、根据疫情情况有序推进罪犯与亲属面对面会见工作。
05、进一步做好服刑、戒毒人员教育改造,减少重新犯罪。
06、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帮扶教育工作。
07、进一步推进罪犯、戒毒人员与律师远程视频会见。
三、普法宣传惠民
08、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
09、在全市举办100场民法典主题宣讲活动,在北京电视台播放《民法典》通解通读系列视频。
四、法律服务利民
10、支持延庆、怀柔、平谷、密云等设立区级惠农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乡镇惠农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
11、在16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咨询点”。
12、选取一批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的公证机构,实施“公证服务周六不打烊”。
13、持续推进公证事项“跨省通办”。
14、新增68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
15、实行“小客车摇号”公证事项“一网通办”。
16、集中开展办理遗嘱公证活动。
17、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公休日发证不打烊”和行动不便申请人“送证到家”服务。
18、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劳动人事、商事合同、诉讼与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法律问题开展法治体检。
19、持续推进仲裁网上开庭,为当事人提供更大便利。
五、减证减时便民
20、核减申请公证事项材料清单。
21、全面推行设立律师事务所的住所证明、资产证明告知承诺制。
22、全面推行申请律师执业人事档案存放证明告知承诺制。
23、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
24、压减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注销审批时限30%-50%。
25、压减律师执业申请审批时限30%-50%。
六、依法治理安民
26、北京市律师协会设立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依法依规为群众提供民商事纠纷调解服务。
27、创建100个“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8、开展对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评审。
29、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解活动。
30、开展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老年人、农民工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
仅限已注册人员进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