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Tsung-Dao Lee)出生于中国上海。杨振宁一起发现了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李政道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三。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祖父李仲覃是为苏州圣约翰堂的首任华人主任牧师(教区长),曾祖父李子义是江苏东吴大学(即现在的苏州大学)的前身苏州博习书院创建人之一,伯祖父曾任东吴大学教务长达数十年,伯父也在博习医院和东吴大学任职数十年。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嘉兴秀州中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江西赣县组建的赣县基督教联合中学(简称赣州联中)就读。
李政道于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师从束星北及王淦昌等人。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师从吴大猷及叶企孙等人。吴大猷评价在西南联大就读时的李政道说:“每日来我处,要我给他更多的阅读物和习题,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我无论给他怎么难的书和题目,他很快就做完了,又要来索要更多的。
李政道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到芝加哥大学学习,导师是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50年,李政道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白矮星的氢含量(Hydrogen Content of White Dwarf Stars)。
1950年到1953年之间,李政道曾经就职于威斯康星州的叶克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此期间,他解决了很多长期遗留的复杂问题,声名鹊起。罗伯特·奥本海(Robert Oppenheimer)称赞他是迄今为止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研究工作“具有令人惊叹的新奇思路、广泛适用、独特风格(a remarkable freshness, versatility, and style)
1953年,李政道任职于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并一直在那里工作。29岁那年晋升为正教授,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建校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李政道一开始研究的是量子场论,后来转移到粒子物理学。
研究K介子衰变时,李政道预测到这种衰变只能用“宇称不守恒”来解释,他和杨振宁在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文章。这一预测被吴健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获奖时31岁,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最年轻的是劳伦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二十五岁的他与父亲共享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维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获得诺贝尔奖时也是31岁。
1960年,李政道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物理学教授。三年后回到哥伦比亚任物理学首位恩里科·费米教授。对解释某些弱作用中的违背时间反演不变性做出重要贡献。
李政道关心中国的科学发展。1974年向毛泽东建议成立少年班,不久之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1985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7年李政道及亲友捐赠30万美元建立“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等六所大学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资料来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1099/fu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sung-Dao_Le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政道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7/lee/biographical/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Tsung-Dao-Lee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