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不打不骂,管教好孩子,这件事很难嘛?


技术上来说其实并不难,无非就是明确原则,定好底线,记得鼓励好行为,坚决阻止坏行为,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再怎么倔的小孩都可以被管得顺顺溜溜的。就算是感觉孩子一段时间内油盐不进,天长日久一定会被驯服的,只要你有耐心,就没有管不好的孩子。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耐心”二字实在太难,为人父母最大的对手未必是满地打滚的熊孩子,而是自己易崩的情绪
明明是自己爱到骨子里的孩子,平时就怕他难过受委屈,不小心磕了碰了还要心疼很久,可一旦自己耐心耗尽,情绪失控,进入了暴走状态,就满脑子都是想要伤害孩子的冲动,轻则大吼,重则动手,不把孩子修理得惨兮兮的,心中这一口恶气出不来,就好像能把自己活活憋死一样。
这样情绪经常失控的结果,就会让当父母的行为显得很乖张:时而极为宽容宠溺,时而极其严厉暴躁,把本来简单的管教问题弄得非常复杂难以收场。
比较经典的例子是孩子睡前拖延,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找东西,不满足他就哭闹,满足了他却还是哼唧折腾,直到当父母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崩溃了使劲儿打孩子的屁股,孩子才能乖乖躺好。
平时诸如此类踩踏底线的日常更是不胜枚举:不想刷牙不要洗澡,要买东西要吃糖要看手机……你知道不可以让孩子任性妄为,应该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原则,但好像无论是退让还是拒绝,都会让你很快的失去耐心,暴走崩溃,最终把孩子打骂一顿了事。
最怕孩子哭闹的父母,却往往是最没耐心,最容易把孩子搞哭的父母,这也是十分讽刺了。
其实,橙子非常能理解这种崩溃暴走。温柔坚定有耐心,这事儿确实说起来很好听,可做起来真难,天知道孩子的情绪反弹有多可怕,当熊孩子嘴巴一瘪准备扯着嗓子嚎的那个瞬间,真的是令人气血上涌眼前发黑,难免做出各种不理智的举动。
但是我们既然为人父母,就必须要克服这种对于孩子哭闹的恐惧。不然的话,不但家里所有的原则和规矩全都形同虚设,孩子还会一直生活在父母喜怒无常的不安全感当中,要么越来越焦虑多疑畏畏缩缩,要么越来越麻木不仁油滑成性。
“管教”这件事永远应该是理性的作为,而非出于情绪的应激反应,面对将要哭闹或者已经在哭闹的孩子,我们无论是忍耐退让,还是暴走伤人,都是很糟糕的回应。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可以不受孩子情绪的影响,在刺耳炸裂的哭闹声中,依然可以保持理性的思考,坚持执行自己的管教原则,虽然这很难,但还是要努力去做。
在这里,橙子分享一些自己多年来治愈这种“恐孩子哭闹症”的的心法和经验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孩子哭
。真的是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舍不得拒绝或管教他嘛?其实并不是,如果真的是那样,你看到孩子哭,一定是心中充满疼惜,而不是烦躁不堪,更舍不得冲孩子大发脾气。

我们怕孩子哭,很多情况并非因为爱,而是因为失控所带来的恐惧。
是的,可能是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和原生家庭管教方式的影响,很多父母总会将孩子的平静状态视作“正常”,而把孩子负面情绪导致的哭闹,视作一种“不正常”。
而一旦“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我们就感觉事态失去了自己的控制,从而引发恐惧,而恐惧只会产生两种行为:战或逃。
一开始,我们可能会选择逃避问题,一味的去哄去骗去满足孩子,只让孩子恢复正常状态。但如果孩子一时之间居然不能恢复“正常”,我们就会转变成“战斗模式”,故意将孩子打骂哭,目的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哭?还哭?那我让你哭个够!!
既然我无法控制孩子不哭闹,那至少我还可以控制他哭得更厉害一些吧!至少显得我没有那么无助和无能,连个孩子都影响不了。
这一番操作,就可以完美的将这份失控的恐惧感,全部转变成了“尽在掌控”的安全感。

当孩子真得被修理得很惨,我们也就获得这种掌控感,恐惧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愧疚和悔恨——唉,我怎么回事?怎么又暴躁了呢?我怎么又伤害孩子了呢?

在这种愧疚的情绪下,我们可能又会不计一切代价的去把孩子哄开心……
就这么一番情绪的大起大落,一会儿宠一会儿骂一会儿哄,反复无常的样子。什么原则啊底线啊,基本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所以
,想要不让自己进入暴走状态,最重要的并非是修炼自己的“忍耐力”
(因为你总会感到“忍无可忍”)
,而是要改变自己对于“孩子哭闹就是不正常不应该”的既有刻板印象。
既然我们成年人都难免崩溃,又为什么期待一个孩子可以一直开心快乐、情绪稳定呢
?既然那是只活生生的,真实的孩子,他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会哭闹会有意见那才是个正常的,有安全感的孩子啊!

只要你可以在心里有“我接下来这样做,孩子会哭闹一阵”的预期,甚至做好保护好耳朵,离孩子远一点,想办法转移自己注意力的充分准备,就会有另一种更容易的“掌控感”,也不会因为失控的恐惧而进入战斗状态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毛头每次弹新曲子,都难免多多少少因为感到挫败而哼哼唧唧,甚至崩溃不已的情况。如果我觉得他的情绪是不应该的,我就会为此非常生气,忍不住要吼他,然后两个人互相吵成一团。但只要我能够理解接纳他的挫败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行动预案——今天他要练新曲子,可能会很挫败有情绪,我要及时安抚他,如果安抚不了就把他拉走,拉不走就离他远一点——那么我就更容易保持冷静,至少不会被他的炸裂状态给带偏。
总而言之,
时刻告诉自己:孩子闹情绪了,虽然很讨人厌,但是很正常。我知道要如何要如何应对这件事,也知道事情的后续将会如何发展。
我给他准备了他健康营养的食物,他觉得不合口味不想吃,很正常。我可以接受他少吃或不吃。
你拒绝了他玩手机的要求,他失望的哭哭咧咧,很正常。我可以等他哭完之后,再和他重新讲一遍看手机的规矩。
你想要训练他按时入睡,他因为不适应而大闹,很正常。坚持一阵也就习惯了。
你带他去陌生的地方,他因为害怕而畏缩哭泣,很正常。多来几次就熟悉了。
你想要让他尽快转换场地,而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而不愿意离开,很正常。闹过一阵也就平静了。

你教孩子一个新技能,他觉得太难学不会闹脾气,很正常。先歇一歇,以后再多教几遍总能会的。
……

说这些正常并不是要纵容孩子,而是
要给予自己掌控的感觉,也给予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只有我们当父母的不被情绪冲昏头脑,对孩子坚持原则,孩子才能真正的学会规矩,懂得是非,最终内化自律,而不只是学会看大人的脸色下菜碟。
你可以把日常可能遇到的问题列一个清单,主动的去预测出孩子所有可能的的反应以及原因,并尽量的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试图理解他,并且拟定应对方法,就会从一开始就获得掌控感,也就没那么容易暴躁发脾气了。
就算在某一次,你觉得孩子实在不可理喻、无理取闹,又导致自己情绪失控了,也不要急着自责,更不要怨孩子太过分。这只是你遇到了新问题而已,只要再及时复盘反省,思考一下这次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闹情绪,类似情况再发生要怎么应对,然后再在实践中逐步调整,事情自然会重新回到掌控之中。
就像学步的孩子不能怕摔跤一样,我们学习为人父母,也不能怕孩子哭闹。无论是当父母或者当孩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越是对孩子期待太高,也会失望越大。越是对自己要求越高,越是会感到无助和恐惧。一厢情愿的将孩子的“哭闹不懂事”视作“不正常”,并不会让所谓的“正常”状态变得更多一点,只会让你自己和孩子都感觉自己很“不正常”很糟糕。
不如就先接受孩子就是个爱哭爱闹的熊孩子,也接受自己是个正在学习的父母,那么,无论是孩子还是你自己,都会获得更轻松更友好的成长环境。
所以,要做更好的父母,从淡定的面对孩子的哭闹以及自己的崩溃开始吧!
热门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