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百岁诞辰。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回忆了自己初访新中国的经历。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广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在回望自己的一生时,杨振宁说:“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
受到父母亲的影响都很大
,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

01
母亲一年时间教会四岁孩子认3000个字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城墙西边的四古巷中,一个七进院的院落里。他是杨家的长房长孙,按杨家的家谱:家、邦、克、振的排列,刚出生的孩子为“振”字辈。当时孩子的父亲杨武之正在省城怀宁教书,所以父亲给他取名“振宁”。
杨振宁十个月大时与父母亲摄于合肥四古巷故居窗外(1923年)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母亲罗孟华生于1896年,当时正属光绪年间。父母是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于1919年结为伉俪的。罗孟华是旧式妇女,缠过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文化程度仅相当于初中,但她极贤惠,杨武之与她感情甚笃。
在杨振宁10个月的时候,父亲杨武之考取了安徽省官费留学生,离开他们母子到美国留学。在父亲远渡重洋的日子里,母亲罗孟华与杨振宁在家相依为命,她为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爱。那时,军阀混战,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炮弹时常落到杨家附近。凡是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抱着小振宁跑到乡下或医院躲藏起来。
在丈夫留学期间,罗孟华肩负起教育长子的重任。晚上睡觉前,她都会给振宁讲故事,因为这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最好的机会。她把自己所熟悉的古代的、近代的故事一一讲给他听,什么“孟母择居”、“岳母刺字”等等。小振宁听得津津有味,关键时刻还不时地发问,母亲总是耐心地作答,一个故事不讲完,振宁总是不肯睡觉。
培养生活习惯,一般人会认为是不值得重视的小事,但罗孟华要求也十分严格,决不纵容和随意。振宁生来是个“左撇子”,母亲认为至少用箸、执笔得换成右手。母亲费了好一番精力才把他吃饭、写字改成右手。
除了让儿子懂得做人必须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以外,她从振宁4岁时,开始教他识字。她规定小振宁每天要学会10多个汉字。
她找来一些白纸剪成小方块,每小块纸上写一个大字。用这些自制的卡片,小振宁便跟母亲学起字来。罗孟华一板一眼教得非常认真,儿子很聪明,十几个汉字母亲只要念上一两遍,他很快就能记住。罗孟华从自己很早就辍学的痛苦经历中,加之丈夫为了追求知识而离开妻儿远渡重洋,使她感受到严格要求儿子的重要性。
有一次,杨振宁在学习写字时心不在焉,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更糟糕的是还写错了几个字。母亲十分生气,罚他重写,直到她满意为止。一年之间,母亲竟教杨振宁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这让杨振宁一生受益。
半个世纪后,回顾这段往事,杨振宁感慨道:“那是妈妈为我的人生打下扎实基础的起步阶段,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
02
《龙文鞭影》是最早的启蒙
母亲只念过私塾,她的读写能力都是自学的。她渐渐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儿子提出的新奇的问题,像“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会下雨?”……诸如此类的疑问一时令她难以解答。
于是在小振宁5岁那年,杨家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孩子们学习,从这时起,小振宁开始了读书生活。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龙文”是良马,“鞭影”即奋蹄疾驰,不须驱策。这是一本中国古代传统的启蒙读物,四言韵文文体,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有许多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杨振宁凭借熟识3000个字的功底,很快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
在其中,他不仅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最初的风采,还第一次探索到自然界的奥秘。
合肥的冬天虽然少有北方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的白雪,但也需要用棉袍御寒。小振宁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对襟棉袍,觉得融融暖意融入心中。为了鼓励儿子并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带小振宁去合肥最热闹的地方,给他买了几件新衣服,去吃点他喜欢吃的东西,母子俩还在一家西式照相馆中合影,小振宁带着好奇的心情感受外面新鲜的世界。
作为母亲,能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期待它在日后能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杨振宁说:“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03
博士父亲采取“不着急”培养方式
父亲杨武之一去便是六年,期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学士学位,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1928年,父亲带着荣誉回归,夏天,父亲受聘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少年杨振宁随父母亲辗转来到厦门。就是在这里,杨振宁开始了他正规的学生生活。
1929年杨振宁与父母亲摄于厦门
杨武之送给了杨振宁一只钢笔,从那之后就开始传授各种知识给杨振宁:鸡兔同笼、唐诗、下棋······直到杨振宁九岁时,杨武之发现了其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数学方面。

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天赋,杨武之并没有太过于想把儿子变成数学天才,而是采用了“不着急”的教育方式。他重视杨振宁人文学科的教育,却不让他去研究数学。
1929年秋,父亲又受聘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振宁和父母举家迁往北平。那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但杨振宁生活在清华园围墙内,与外界接触甚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联大”住房比较紧张。杨振宁和父母就在昆明小东角城租了一所老式房屋。这里环境虽然艰苦,但罗孟华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净整洁,十分温馨。一家人始终在一种互帮互爱、学知识、学做人的浓厚家庭氛围中积极地生活。
回忆往事,杨振宁对母亲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他说:“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女人,意志非常坚强。我常常想,父亲和我,还有弟弟妹妹们,在能够坚持,能够有极坚韧的意志力方面,都远远不及母亲。比如说在抗战8年的时间里,那个时候经济非常困难,父亲的薪水是远远不够,那个时候我们兄弟姊妹5个人,能够撑下来,与母亲的操劳与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
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得好:“谁能在质朴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导和帮助,谁就是老师。”杨振宁此生有幸,有一个不仅与他感情极笃的母亲,而且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深深影响了杨振宁。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作出重大贡献和他身上显示出的高尚品格,与母亲的影响息息相关。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通过考试获得公费留美的资格,于是,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读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1956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为此,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1949年摄于芝加哥大学。左起: 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
杨振宁的思想、心灵和人格的形成都得益于家庭教育的良好熏陶。所以,1993年10月,在他发表的一篇《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最后一节中指出,中国社会特征对下一个世界科学发展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有一条是:“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勤奋和忍耐,注重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征曾经也将继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
父母亲的这种教育,让杨振宁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面发展成功的杨振宁。

最后,祝杨振宁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仅做信息分享之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