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俄国经济的弱点,为反击政策做指引,从而对苏联施加最凶狠的打击提供建议,这才是中央情报局经济分析工作的唯一有价值目标”
比尔凯西1981年4月就对中情局经济报告的批驳
《马基雅维利看冷战:1979-1991》系列
1、《黑暗森林的序言:冷战没有善恶
2、《冷战的迷雾:美国的衰败假象与基辛格的缓和政策
3、《冷战的误判:苏联优势的假面
4、《冷战的重围: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成就与新挑战
5、《冷战的杀手:罗纳德·里根的马基雅维利人格与他对苏联弱点的理解
6、《1979-1991冷战的历史价值:从波兰到香港,从阿富汗到阿富汗
7、《冷战的利剑:一个情报天才的反苏策略
8、《冷战的血口:苏联迈向阿富汗的灾难之路
9、《冷战的“正义”:卡特政府对阿富汗战争的最初反应和抵制
10、《
冷战的诅咒:美国扶植波兰工人运动绞杀苏联

苏联对世界经济的融入与苏联经济弱点的暴露
自1964年缓和政策实行以来,苏联逐渐摆脱了过去几乎完全独立自主的经济模式,开始以有限的方式融入了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一方面通过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的出口,获得了巨额的外汇,另一方面苏联也通过这些外汇,购买大量西方专利和设备提升来苏联产业的技术能力,同时进口粮食提升了苏联人的食品供应水平
在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相对优渥恰恰依赖于此,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对西方经济的依赖日益明显的表现,而这种依赖赐予了西方足够的经济武器在冷战最后十年无情地打击苏联的工业和民生命脉。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并没有搞清这种对世界经济的融入后果是什么,尽管这种融入让苏联刚开始获益匪浅。
注①:1970-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石油工业占工业总投入的8.8-9.3%,1986年则提高到了19.5%。苏联石油产能1970年为美国的74%,1986增长到了140%;在此期间,天然气产量从相当于美国的30%增长到了133%。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 
注②: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约相当于中国2017年粮食进口量的五分之一)。 ] 
1981年2月,随着比尔凯西担任美国中情局局长,这位向来重视从经济角度打击敌国的美国天才战略家,基于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验
注:比尔凯西在二战期间担任美国欧洲战区秘密情报负责人和战争经济委员会顾问,专门负责“查明希特勒的经济咽喉,并且研究通过封锁、优先购买和其他战争经济手段挤压德国经济命脉”,这种经历使得比尔凯西深知经济战的威力 ] ,
开始建立专门的对苏经济战情报中心,命令他的部下分析解构苏联的经济弱点,以此针对苏联经济的关键缺陷勾画打击战略,即“一切为了提升苏联的财政成本”——这实际上是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大规模秘密经济战的开始,此乃比尔凯西首倡。
注③:前中情局副局长John Sein关于比尔凯西的对苏成本战略——“比尔凯西打击苏联的四条战线:在波兰扶植反苏工人运动,增加苏联财政的统治成本、在阿富汗扶植反苏圣战浪潮,增加苏联财政的安全成本、在国际供应链上打击苏联经济的盈利能力,增加苏联的产业成本、在科技上切断苏联技术输液管,增加苏联,增加苏联财政的研发成本” ] 
苏联经济的数据迷雾与比尔凯西的情报收集
   尽管后来的历史学者对20世纪八十年代大宗商品的暴跌与苏联经济崩溃的关系心知肚明,但实际上,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世人并未能预料到此种情况,至少无法洞察这种脉络,因为当时公开的苏联经济数据缺乏参考价值,犹如一团惑人的迷雾,实际上是很难这种问题的,这种数据迷雾不仅仅使得苏联决策者自己和当时的经济学家对苏联经济弱点缺乏了解,也给比尔凯西的情报团队带来了很多问题——以至于第一批关于苏联经济弱点的情报分析被比尔凯西视为垃圾,撰写者遭到猛烈抨击,“要是战争期间,你们这些浪费时间的笨蛋就应该被枪毙,我绝不会在这份报告中签名”注:罗伯特盖茨,《From Shadows》 ]
在这种情况下,比尔凯西开始从美国庞大的世界级人才库中搜罗高手,1981年4月,兰德公司前经理Henry S.Rowen被比尔凯西网罗过来,让他接管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专门捕捉苏联经济的弱点。比尔凯西专门在中央情报局建立了一个对苏联硬通货流通和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跟踪体系,找出苏联经济最脆弱的地方,从而使美国决策者施加最无情的打击。
注④:当时中情局的经济分析师赫布迈耶回忆道,“比尔认为过去我们总是搜集苏联经济实力的情报,却从未努力去认识他们的经济弱点,这显然是不符合战争规律的。若是情报想要成为有效的杀敌工具,就必须真正追踪苏联经济的脆弱之处”,“比尔每天要花一个小时时间来研究苏联经济的潜在弱点并评估美国手头的武器,当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发明了对德国的经济战了,他是这方面的高手。” ] 
1981年6月,经过对苏联经济和财政情况的粗略评估之后,比尔凯西认为,苏联经济和财政体系可能正处于巨大的困难之中,他要求中央情报局对此进行评估。当时中央情报局对苏联经济进行跟踪的依据是SOVMOD,这是一种利用苏联官方统计数据并通过各种数据计算进行处理的系统,但经过验证后,比尔凯西发现,SOVMOD依靠的数据并不可靠,充满了明显的矛盾,他需要抓取更有价值的真实信息,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显然难不倒比尔凯西,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在残酷混乱的战争中通过各种手法收集有价值的经济情报,有效建立了高价值的情报网。相比之下,冷战期间这个工作显然要容易很多,比尔凯西要求手下与那些正在跟苏联做生意的西方企业展开交流,华尔街的银行家、英国北海油田生产商、德国的工业设备老板和法国的管道企业经理,都是比尔凯西及其部下密切联系的对象,通过这些原始贸易参与者慢慢建立对苏联经济的真实评估。
正是通过这些手段,比尔凯西逐渐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对苏联经济和财政情况把握最深的研究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处苏联科。
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Henry S.Rowen,著名战略经济分析大师,2015年去世,他与比尔凯西的协作让美国情报机构在一团迷雾之中抓住了苏联人自己都未曾真正理解的经济弱点,并给予了最残酷的打击
迷雾中的洞察:比尔凯西眼里苏联原料出口经济的两大弱点
   1982年春天,一份关于苏联经济弱点的情报分析报告终于递交到了比尔凯西的案桌之上,比尔凯西看完之后立即将之交给白宫,尽管由于数据迷雾,这份报告在数据上并不完善,但是通过更为详实的情报搜集,这份报告具有了惊人的先见之明,指出了苏联经济的关键部分能源产业——随着采集成本和技术要求不断攀升而出现的两个可以被美国攻击的重大弱点
“当前苏联实力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原材料或者说能源红利……譬如西伯利亚旧油田方便开采……对西西伯利亚油气工业每投入1卢布,经过3-4年就可以收回30-40卢布的利润,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上帝保佑,苏联人现在有足够的能源可供出口,但是,在可见的将来,这些原料
越来越难以收集
了,因此
他们的开采成本和技术难度急剧上升
……根据我们的情报,在最近几年,苏联人在能源工业上哪怕是非常小的
增长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的真实利润空间必然越来越小

“引进西方技术,对维持这个赚取硬通货的关键部门至关重要……如果开采难度越来越大,那么
苏联将不得不在广泛的领域进口西方设备和技术
,以在别的地方增加生产”

“根据情报得到的苏联人工期,我们估计他们在八十年代里需要进口至少1500万-2000万吨的先进钢管,他们还需要进口精密的勘测设备和油田所用的高负荷潜水泵,或许还需要气体压缩机的大马力涡轮机注:Peter Schweizer《 Victory: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s Secret Strategy that Hastene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
根据收集到的情报,比尔凯西逐渐意识到,美国打击苏联经济命脉的机会正在到来,他注意到,在1980年初,随着占苏联石油产量25%、方便开采的苏联最大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的产量下降之后,西西伯利亚其他巨型油田的产量也开始出现下滑,易采而便宜的巨型油田已经开始枯竭,那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和西方技术设备的引进,这是必须的步骤,也是比尔凯西能够施加打击的苏联经济咽喉注:里根时代国防部长Caspar Weinberger《为和平而战》 ]
在这种情况下,比尔凯西看到,
随着苏联易采低成本之油田和矿区的日渐枯竭和产能下降,苏联不得不转向那些较难开采的油田和矿区
,这将给苏联产业带来两个重大问题:

第一,苏联能源出口产业的成本逐渐增加,这也意味着其赚取外汇的财政代价日趋攀升和真实盈利能力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如果能够联合那些采油更加成本低廉的海湾产油国一起行动——譬如打压能源价格,就足以无情地打击苏联能源产业,重创其财政和外汇体系
注:根据美国情报机构测算,1970年,苏联每年维持油田正常运行的成本是每年41亿美元,到了76年-78年,随着勘探采集难度的增加,这个成本变成了81亿,到了1980年初,这个成本是110亿 ]
这一点,导致了比尔凯西推动之石油危机后的美国中东外交重大政策转变,即里根政府寻求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亲密合作,一起打击苏联,后面的具体内容我们会专门谈到。
第二,
苏联能源开采的技术难度日渐攀升,这也意味着苏联旧技术无法应对,为了转型,苏联能源产业的维持和发展离不开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
,在这种情况下,比尔凯西推动了美国对苏联这些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禁运,努力堆高、迟滞苏联能源产业的技术转型——比尔凯西认为,如果苏联自己研发这些技术,即便侥幸成功,那么苏联也将不得不多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财政开支,这将有效增加苏联人的产业成本。

注:根据中央情报局估计,苏联能源产业维持需要三方面的西方设备:回转式钻机、勘探技术、海上勘探技术]
正是基于此,比尔凯西与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一起施压白宫,要求对相应的技术出口进行严厉限制,1981年10月,在比尔凯西的主导下,美国政府开始推动一项针对苏联关键产业技术的大规模限制计划。

至于这项计划如何有效施行,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外交努力。
后面,我们将会谈到比尔凯西组建反苏大同盟,围绕着经济、技术和波兰、阿富汗,发起对苏联的联合打击。其中关于冷战如何推进的逻辑和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把握。
王陶陶语音节目系列
《推荐节目:现代政治的技巧
欢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点击二维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