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希苏

写申请文书的时候,写什么,是学生碰到的第一个挑战。写出新意,让招生官感兴趣,读得下去,这文书才算一篇好文书。内容是第一位的,写得好是第二位的。
我们有些经历,是所有同年龄人,不管哪个国度的,共同的经历,例如学习,考试,用PPT做演讲,看博物馆,听讲座,做义工,假日打工这些东西属于平常,写了也写不出新意
有的同学想体现自己的国际视野,写种族歧视,写LGBT,写性骚扰,写那些美国正在发生的事,不是不可以写,但是你写了,招生官认为你投其所好。他要你写对你重要的事,美国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心理上可能产生反感,弄巧成拙。
再说,写美国人关心的事,你写不过美国大学生,招生官也不想听。我不能把话说得绝对,也可能有同学能写出独特的视角,有独特的见解。只不过我不推荐。
我过去有一个同学是塞尔维亚人,前南斯拉夫解体时,他的家庭在战乱中分裂,自己颠沛流离来到美国,闯荡世界。它的托福和GMAT的成绩都非常低,然而他被录取了,因为他有独特的经历。这个对美国人很有吸引力。他的故事启发了我:在写申请文书的时候,抓住中国特色,写和中国有关的题材,是一个好策略。
我们中国的同学比外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学都勤奋、都辛苦、都努力。我还要说,我们的孩子们经历的事情,参加的活动也比任何国家大多数同年龄的孩子都多,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更是多了。
因为我们国家每分每秒在发生着无数的故事。要比周游世界,我们比不过发达国家的一些学生。如果说中国的事,谁能比?为什么不写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事呢?
打中国牌,写外国没有的东西,连招生官也感到新奇的东西,那可能让他们眼睛一亮,对我们刮目相看。
前几年,高考后有学校的学生把书撕了,从楼上往下扔,有如漫天白雪飞扬。这应该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吧,那些招生官读起来不是天方夜谭嘛!这么有戏剧性、新闻学的事件,可以挖掘出许多深层次的东西,居然没有人写。要是写,招生官肯定感兴趣。
人啊,有个毛病,天天看到的,反而看不到了。就像对我们最重要的是阳光和空气,我们习以为常,视为当然,反而不去说它了。这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挖掘。
我们同学们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善于由小见大,由表及里。不善于从一件平凡的事情当中看出不平常,写出不平常。我的观点是,我们不缺题材,我们有的是故事,就看我们怎样扬长避短。
我们要扬长避短。我们的“长”在哪儿呢?
我们第一长,应该是中国特色,美国没有的,中国文化特有的东西,中国学生特有的经历,美国学生不可能经历的,就是中国特色。
什么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呢?很多啊,那些只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例如春节啊,中秋啊,结婚的仪式啊啊,编织、刺绣、剪纸、锻造等手工艺啊,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我们贫穷的地方很贫穷啊,我们有扶贫和支教啊,我们有科技下乡啊,我们在40年中让7亿人脱贫。中国发展那么快,祖国面貌变化那么快,许多家庭经历过令人咋舌的变化,经历着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家里出了个大学生,第一次买车,第一次有了私房,等等等等。
我们在短时间内盖了那么多高楼大厦,铺了那么长的高速公路和高铁,有些西方人,第一次来中国,觉得自己是乡下人一样。我们的家乡,我们无数个城市和乡村,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在这个大图画里面,找一些与自己有关系的主题,应该不难吧?很可惜,我们的学生写这个题材的很少。
第二是中西差异,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制度的差异等等。制度差异很明显,政治和经济体制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两种体制都能成功。西方在过去的一二百年中获得极大成功。但是我们的体制在当代,最近的半个多世纪中获得了更加伟大的成功。如果你想读商科,写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分析其做法和结果,不是很好的题材吗?
文化差异是个前沿课题,它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那么,为什么这是中国人的“长”呢?因为西方人麻木,我们敏感。西方人为什么麻木呢?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是正宗,对其它文化不屑研究。我们中国人呢,看到西方那么好,就去研究,我们对西方有很多了解。自然而然就有比较,我们的文化敏感度就出来了。
例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小学生每天学习十几小时,晚十点前作业做不完,而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小学生没有作业,在我们看来简直生活在天堂里。这个题目可以大做文章,这可以体现我们的全球化意识,教育理念等等。
我们在文化方面,价值观方面,传统方面,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待人接物,都与西方人不同。
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人吃狗肉,外国人惊诧不已!狗是宠物,怎么能吃?狗在中国人眼里并不高贵,是贱货,我们骂人骂“狗东西”、“狗腿子”、“哈巴狗”,把狗当宠物养是这一二十年的事。
有人也许会问,吃狗肉和留学申请怎么能挂上钩?当然能,它反映出你对文化差异敏感、善于观察、思考细腻、善于说理、对中西方文化开始了探索,是不是?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写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在西方犯忌,说什么他们也会反感,最好不写。我是想用写极端的例子,开拓大家的思路。总之,文化差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大题目,可写作的题材很多,前提是我们的思路要开阔。
第三,写中国学生和学校的事,例如我们的应试教育,留守儿童,农民工的孩子在城里入学难,孩子们追星,学校不敢开体育课,怕孩子受伤被告上法院,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胖,近视眼数量多,孩子们迷恋网络游戏,考试舞弊严重,高中阶段苦读,进入大学后放羊,不好好学习,这些是我们在当今时代的一些特定问题,别的国家没有,对这些现象做些思考和调研,甚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能够体现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领导力,是不是?
同学们一定要挖掘与众不同的题材,在故事的开头就要吸引住招生官。有如你进入一个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奇花异草。要不形体硕大,要不色彩独特,要不形状怪异,要不散发奇香。有特色,与众不同,才能引起注意。
作者简介
王希苏
王希苏,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获得英文学士,硕士,博士。在哈佛做博士后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或工商企业管理硕士。
曾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英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任客座教授,教授MBA课程。
出版专著《领导的实践》,翻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文集《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长期从事教育和培训,在欧美大洋洲多国进行演讲。近年从事留学生指导工作,帮助中国学生进入一流名校。
小贴士
“留学夜话”系列文章由王希苏教授独家撰写,连载10期,本期为第8期。
如果读者朋友们对于留学有独到的见解,也欢迎后台联系留学君投稿。期待你们的新观点!
往期链接
撰稿人:王希苏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记者:屈琦
监制:
李璨
责任编辑:张影
酷暑已至,“老外”解暑也有妙招
7.13更新政策|部分国家最新入境政策汇总
多种留学途径实现你的留学梦
毕业季又至,留学生如何突破求职困境?
全新项目 | “《留学》选品”正式推出!
热浪侵袭北半球,全球多地酷热难耐
官宣 | 教育部部署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WeChat:13716319877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