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阅读笔记的第十篇,想聊聊柏拉图的理念论。说到这个我就不困了,我第一次看到理念论的时候就感到异常的美,并且预感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Plato)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世家,这个时间点与中国的战国时代相对应。有意思的是,柏拉图本人并不叫柏拉图,他最初的名字叫亚历士多克勒(Aristokles),是后来他的老师才给他叫柏拉图。“柏拉图”原意为“宽阔的”,有人说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他的前额宽阔,有人说是因为他的知识渊博。
柏拉图年轻时候喜欢写诗,他的诗歌通常是写给自己所爱的人,有一首比较著名的柏拉图的诗作给大家欣赏一下:
我的阿斯特尔,你仰望着星星,
啊,但愿我成为星空,
这样,我就可以凝视着你,
以万千的眼睛。
虽然柏拉图出身名门,但他的一生却是颠沛流离,屡遭挫折。起初,柏拉图不满于寡头的暴力统治,但由于民主制处死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柏拉图便对包括民主制在内的一切政治体制都深感失望,他决心通过哲学来教育统治者,希望通过思想来改造一个“哲人王”出来,不过这个理想一直没有实现,他本人反而因为触怒国王而差点被当成奴隶贩卖。在参与政治屡遭挫败后,柏拉图转而从事教育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雅典城外创立了学园(Academy),这也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今天的大学学院一词就来源于此。柏拉图的学园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并教出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一大批思想家,这个学园一直代代相传,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皇帝关闭,前后延续了九百多年。
一、理念论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在哲学上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他的“理念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对此说过一句话:“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这个极高的评价并不是说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完美无缺的(柏拉图自己在晚年就对理念论进行了反思和批评),而是说理念论奠定了西方哲学以精神为本源的唯灵主义气质。
理念(idea或eidos)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动词“看”,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不可被肉眼看见的理念才是更本质的,是本体,而可被感官捕捉到的事物反而是依附性的,是通过对理念的模仿才获得了实在性的。比如说每一条狗在现实里长得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是通过对“狗”的理念或多或少地进行“分有”才成为现实的,而“狗”的理念是不能被肉眼看到的,同样地,我面前有10个桌子,但它们都是对那个抽象的理念(“桌子性”)的模仿和分有。“分有”这个概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沾染上了神圣性”,任何具体的事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那个理念本身却是纯粹和完美的。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念,也因此各种理念之间是存在等级的,最低级的理念就是自然物的理念,比如人的理念,狗的理念;高级一点的是人造物的理念,再高级一点的是数学上的理念,比如方、圆,再高级一点的是哲学范畴上的理念,最高级的理念是“善”的理念,它是其他所有理念共同追求的目标,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由此构成了一个秩序分明严谨的本体论模型,后世的基督教哲学就从柏拉图这里吸取了不少理论资源。

拉斐尔·桑西,《雅典学院》

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常识相去甚远,他把感官的东西都贬低为依附性的,所以这是一种相当不接地气的哲学,即使是当时的人也很难理解。犬儒派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就反驳柏拉图说:我的确看见一张桌子,一个杯子,但我没有看见“桌子性”和“杯子性”。柏拉图说:你说的对,因为你的确具有人们用来看桌子和杯子的眼睛,但人们用来看桌子的本质和杯子的本质的精神,你却没有。
柏拉图如此抬高“心灵之眼”,贬低肉体之眼,这个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因为从他的这种理论里,你很容易推理出艺术是低等的,人的情感与激情也是低等的,事实上柏拉图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富有洞察力的见解,这要从人类思维的发展阶段来理解。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思维水平还比较初级,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在构建理论体系时总是难以摆脱感官的束缚,他们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火、气、四根等等,这些东西都始终摆脱不了外部对感官的刺激,因而限制了人们构建更为抽象复杂的思维模型。
苏格拉底对于这种感官主义进行了批评,他主张要先在心灵里寻找内在原则,再依据内在的原则去规定和诠释外部世界。到了柏拉图这里则全面巩固了这个原则。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一种客观的东西,但它并不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而是可以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理念又是一种思想,但它并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思想或者想象,而是有其客观性。
柏拉图举了一个著名的比喻:有一群从小就被绑着的犯人在一个山洞里面朝洞壁,洞口有火焰在壁上映出了影子,于是犯人们会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了绳子的束缚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着万物,才知道那些东西只不过是光投下来的影子,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柏拉图以太阳来比喻理念,以洞里的阴影来比喻感官所感受到的东西,人通过“心灵之眼”不断地反思,逐渐地接近那个完美的原型。
这个“心灵之眼”就是我们的抽象能力,它其实并不复杂,而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我吃了一块糖,我对别人说“我感到很甜”,“甜”本身是不可被他人感受的,我永远不知道别人感受的甜味跟我感受到的甜味是不是一种味道,但作为一种共相的“甜”是可以被他人理解的,这个“甜”本质上不是靠我们的味蕾产生出来,而是靠我的“心灵之眼”看见的。其实就连“味蕾”也是我的“心灵之眼”看见的,因此原则上我也可以不受感官的限制,去发明全新的仪器来看我所看不见的光,听我听不见的声波,这都是因为我意识到我的心灵深处就隐藏着世界的全部奥秘,我对世界的探索归根到底是对我自身心智的探索,因为万物的本质就是理念,而理念就隐藏在人的心灵和灵魂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思考引出来的。如果我迷信感官的作用,把感官看作是神圣的,那么我就会止步于“所见即所得”的表象,无法深入事物背后的本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