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章:

去年在公众号上写了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两天阅读量五十多万然后就被删了,如果正常发酵几百万不成问题,也说明了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之高。在这篇被删的文章中我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人口增长陷入了一个低速瓶颈。那么在本文中,我会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为什么作为一个个体的年轻人,丧失了生育抚养下一代的动力了呢?
在被删除的那篇文章中我粗略地画过一个图,讲不同财富水平群体的生育倾向的高低:经济水平最低的群体中,往往更倾向于生育,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之类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是因为在最贫穷的群体中并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甚至于避孕的条件,他们根本就没有少生孩子的这种意识。而当财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养孩子也并不成为负担,许多豪门家族都将“人丁兴旺”作为很高的期待值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港台明星嫁入豪门之后迫于生育的压力,不得不打催卵素,这也是许多嫁入豪门的女星生育双胞胎甚至多胞胎的原因。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脱离了赤贫但还远远称不上富的区间内,这就是为什么整个社会的生育率普遍降低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这一群体没有很强的生育动力呢?还是要从经济学找原因,这个根源就在于,在当今社会,众多普通劳动者们养活自己就要竭尽全力了,多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泰山压顶般的负担。
经济学讲究对于人行为的分析要从机会成本入手: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项选择,当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称为“替代性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活孩子要多少钱不是问题,节衣缩食吃苦耐劳咱一般年轻人也做得到,但是这其中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呢?我天天996加班,公司给我养娃带娃的时间么?我作为一个女性,因为生育丧失了可能的晋升机会怎么办?更不用说在北上广深孩子的户口问题、入学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等,这一切一切都是生育的成本。
因此,这一现象的核心问题就是,生育和抚养孩子这一选项,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尤其是女性和底层男性——机会成本太高了。机会成本高的首要原因,就在于这个社会对于女性、尤其是选择生育的女性来说,太不友好了。
第一个层面,从家庭的再生产角度,女性从事家务劳动、抚养孩子的劳动,并不被社会承认。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近几十年来,虽然女性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包括女性进入男性控制的专业领域,但是一个工作领域仍然远远滞后:家务虽然比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的男性做了更多的家务,同时女性做家务有轻微的减少,但依然存在高度不平等。若干英国的调查就发现,女性仍然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的工作,在这些活动上平均每天花费4小时3分钟,而男性则是2小时17分钟。在女性已经在付薪领域工作的情况下,这样额外家务相当于‘第二班’。”
从这话题继续延伸下去,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女性的家务劳动是无法得到社会承认的。换句话说,家务劳动也是劳动,也创造价值,但是不会有人给女性的家务劳动发钱。在十五章中讲过,美国女性社会学家沙伦·海斯(Sharon Hays)提出了一个密集型母职(intensivemothering)的观点,认为母爱与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同资本主义利己价值观是违背的——资本主义讲究用钱衡量一切,付出劳动获取报酬,但是母亲抚养子女这种人类最伟大的感情,如何用钱来衡量呢?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又是金钱异化了一切的社会,就算不能衡量,那就会被剔除在社会评价之外,让伟大的母亲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因为她们无法创造肉眼可见的金钱财富。那这样女性,尤其是能够获得高社会评价的高学历女性,选择不生育也是时代性的困境。《共产党宣言》里这段话我引用过无数次了,但是依然应景:“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我们伟大的恩格斯早就分析过这一问题。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加强化了父权制。首先,资本主义创造了大量财富,而通过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财产所有者和继承者,往往是男性。其次,资本主义经济想要成功,必须将人——特别是女性定义为消费者,用消费主义洗脑她们,让她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只能通过剁手买买买、通过日益增长的物欲与消费——而不是在生产劳动中去实现,某种程度上针对女性的消费主义也是父权制的精神奴役,比如京东美妆的那一句广告语:“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最后,资本主义依靠女性作为家中的无偿劳动力,承担抚育儿女和家务劳动,来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部分。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通过支付低工资来剥削男性,也通过不支付工资来剥削女性。”
在印度经典电影《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认为男人能办到的事,女人一样能办到——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平权思想,而女性走向社会的一大先决条件,就是要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句台词是一针见血,非常有价值。《摔跤吧!爸爸》一部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电影,很不能理解一部分人为何要打着“女权主义”的旗号来批判这部电影。电影中女儿态度的一个转折点就是看到了早早嫁人的朋友未来的生活,被家务和生育绑架的生活:
所以说,这件事情的根本是父亲带领两个女儿去反抗印度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这其中反复提到的就是“家务劳动”就是父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女性要获得独立和与男性地位的平等,就必须要从家务中解放出来而从事社会劳动;而女性能够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条件是,社会的生产劳动中要有女性的一席之地——这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简而言之,脱离家务劳动、或者说男女平等承担家务、或者说女性家务劳动能够获得市场层面和金钱层面的认可,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男女平权是互为表里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的反面也可以是:既然女性的家务劳动几乎无法获得平等地对待和资本主义层面的价值兑现,那么女性生育欲望低也是情理之中,是被资本社会异化的结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