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我就想讲一首李白的七绝。王昌龄在唐代名盛一时,但是后人披沙沥金地选下来,觉得他还是七绝最佳,又往往将他与李白并列。为了给孩子们一点联系记忆的便利,就选了这首标题长长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其实古诗里面标题还有很多很长的,比如李白还写过《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那也是七绝,“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名句浑然天成,我给团团圆圆讲过,联系到我们去年回岳阳探望三姨姥姥的经历,再想象一下乘舟如浮云间的潇洒,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诗的长标题往往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比如李白的族叔李晔是刑部侍郎,他还有一个族叔是李阳冰(níng),李白的家族实力是很可观的。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透露了三层意思。其一,李白与王昌龄是旧交。其二,这是在王昌龄第二次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的时候写的。第三,李白当时离得很远,为了寄出这首诗,他必须得用官邮或者便寄。这也是唐朝诗人交往的很常见的一种形式。
        这首七绝开头一句写景,景中含情。杨花漂泊,子规盼归,都是中华文化里比较经典的意象。这两点在美国长大的小朋友体会比较少,着重讲了讲。古人杨柳不分,所以这里说是杨花,很难说到底是柳絮还是杨絮。不管柳絮杨絮,都是随风飘零的。子规鸟,我到大学时代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初夏在校园中自习时常常听到,响彻云霄,城里长大的我不知道是什么,还以为是校园某种奇特的报警信号,听了好几年才知道是杜鹃鸟叫,不知到底是布谷鸟还是子规鸟,总之是杜鹃。漂泊和盼归,就成了这首诗的基调。
        第二句实写,“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代王昌龄,王昌龄有时被称为王江宁,因为他做过江宁丞,有时候被称为王龙标,因为他做过龙标县尉。五溪指湖南西部的五条河流,翻山渡水,极言其遥远。现在的湖南西部旅行起来就很方便了,高速修得很不错,跟我十几年前去湘西玩的时候相比应该是好了很多。不过在唐朝,湖南还是蛮夷之地,刘禹锡被贬的朗州、柳宗元被贬的永州,那都是在湖南境内。
        七绝比较常见的写法就是前两句实写,后两句抒情。比如上次学的《送柴侍御》,比如以前讲过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一首也是这样。李白写诗总是让人觉得很潇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仿佛随手那么一抛,就把佳句抛出来了。其实也是也不是。把明月人格化,李白绝对不是第一个,张若虚不但比他早而且写得比他细腻,“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婉转而流畅。但是“愁心”这个意象大概是李白的原创,而且他很喜欢用,“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有一些意象反复出现,这也不是李白独有的特点,他的同时代人王维写诗也往往反复使用一些词汇,空山、明月、松间。所以李白的潇洒畅快里,并不是真的只有那点潇洒畅快,他的思路奇绝,但也并非总是无迹可寻。明月携着他的愁心去到“夜郎西”,打破了他与王昌龄在空间上的阻隔,从这一点来说,这首诗的结尾,与“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息息相通的。
喜欢,请戳: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