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一下近两周的小中文课。自从挪到网上,还没有完全找到教书的节奏。团圆一边听课一边捣乱,其他小朋友就只好忍着(这一点倒是跟以前没有区别)。然后因为是网上,怎么保证每个小朋友想发言提问的时候就能出声,可以自由顺畅地跟我还有别的小朋友交流,还是难题。待我慢慢摸索哈。
上节课讲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王昌龄是盛唐诗人,比李白大三岁,成名很早,跟李白杜甫王维这三大咖都有深度交往。盛唐人选编的《河岳英灵集》里面,选他的诗比李白王维还要多。河岳英灵集这本书我们以后还会提到,因为它多少折射唐代当时人们对诗人成就的看法。比如杜甫的诗,河岳英灵集就没有选,细细想来是很有意思的。
《送柴侍御》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被贬官龙标(今天湖南黔阳)县尉的时候,写给朋友的。朋友柴侍御要去的地方在武冈,和龙标之间隔了一道沅水。所以这首诗的第一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也有版本作“沅水通波接武冈”。
古人写诗很多时候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最重要的是写给别人看。所以送别诗是其中很大的一类。送别诗多传苦情,王之涣说“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昌龄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送君不觉有离伤。”其实这个“不觉”也可以有两解,不觉得,还是不知不觉中?诗无达诂,读者自己去想。即便是解成“不觉得”,其实也是在透露诗人心底的一丝惆怅,这一点,即便是小朋友们也都能理解了。
这首诗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也是前一阵子大热的诗句。传达的意思非常简单,对应到王昌龄和柴侍御一水相隔,同在楚地,是一种解法。讲课的时候,我稍微发挥了一下,最近小朋友们都在家里,虽然同在一个小镇上,却想见而不能见,对这离别的难过,应该说有点感受了吧!然而即便分隔两地,大家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吹到的是同样的微风,傍晚赏同一片晚霞。想想我们在中国的亲人们,今晚沐浴的是同样的月光。这样的情感和这样的视野,穿越一千三百年,落到如今,还是那样贴切。孩子们如果能读懂这一层,这首诗也就读懂了一大半。
任何一个诗人,放到历史中都不是孤立的。那些飞扬的奇思,其实常常可以找到前人的痕迹。初唐诗人王勃曾经写过,“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细细品来,王昌龄似乎正是反用了王勃的诗意。但是这种借鉴和反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王昌龄读了王勃的诗,于是故意反写一首。有时候,这种借鉴是漫长的、隔代的,有时候是间接的;有时候是诗人们不自觉地受到了同一个源头的影响。比如人们都认为牛顿是伽利略的直接继承者,但是其实没有任何史料表明牛顿曾经阅读过伽利略的著作。只能说,生活在同一个大时代,每一个睿智的声音,每一颗敏感的心灵,或许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发出美好的共鸣。
喜欢,请戳: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