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戳:
spring
        这首诗很简单,有色有声,但也有些我以前没有细想过的地方。比如头两句的颜色,翠柳的翠是鸟名,说文解释是“青羽雀也”,其实就是翠鸟吧,非常美丽的蓝色羽毛,点翠这种奇葩工艺的受害者。青天的青是中国古代迷之神秘色,可以是黑色(青衫),可以是绿色(青山),可以是蓝色(青天),还可以是谁都不敢说自己知道的颜色(雨过天青云破处),说文更绝,直接说“东方色也”,非要用方位来形容颜色,就问你服不服?用蓝色的鸟羽来形容绿柳,用含义不明的青来形容蓝天,然后一千多年大家都不觉得违和,我只能说,这不是中文独有的现象,语言的混乱反映出概念的混乱。白居易说“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染青艸也”,用来染蓝色的草。然后白居易引用的是草的本色。这真是乱到家了。古人形容马有好几十个字,朱元璋的后辈为了起名字都能发明几十个字,从绿到蓝这么长一段光谱,为什么这么悭吝呢?
        (事后有朋友指出翠鸟也有绿色的羽毛,是我孤陋了)
spring
        这首诗的下一半也很有意思,绝句一般不讲究对仗,杜甫偏要对仗,而且两句话,一句把窗景推到千年以上的时间,一句把门前推到万里以外的空间。由地面及天空,再推开时间与空间的屏障,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历代有些阐发也很有意思,讨论千秋雪与万里船的象征意义,脑洞开得比较大。但是时间与空间的对仗,杜甫不是第一个这么写的,李白的将进酒开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空间无限延伸,”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无限压缩;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一想时间,念一念空间,然后就哭了;杜甫他不是一个人,这种联系背后有深厚的传统。
        给孩子们讲的时候没拉扯这么远,主要讲了青字的复杂意义要通过上下文求解,然后结合成都的地理位置讨论杜甫看到的西岭千秋雪其实是在青藏高原的东缘,东吴万里船并非来自万里之外,而是来自长江另一端的江南。借东吴一个词,顺便上溯三国、春秋。商人们不辞辛苦逆江而上,为什么?一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天下有了小小的喘息期;二是蜀锦天下闻名,西汉时期就在蜀地置“锦官”,所以杜甫看到的,大约是那些丝绸商人的船队。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难得比较安定的时光,他为自己的草堂一连写了四首绝句,这是其三,也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
喜欢,请戳: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